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度牒:古時僧尼受戒的文字憑證,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

度牒——古代出家人的憑證

文|黃晨光

度牒,度僧牒省稱。也叫戒牒、黃牒。是古時僧尼受戒的文字憑證,有度牒的僧尼,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

(一)發展歷程

1.起始時間

度牒的起始時間,據《事物紀原》:“度牒自南北朝有之。”比較可靠的資料,是唐代的“祠部牒。”唐時度牒由祠部頒發是古代封建政府為控制佛教寺院僧尼數量而設的一種制度。即經政府甄別或試經合格而頒發允許出家者剃度為僧尼之證明書。僧尼也以此牒為身份憑證,可免徭役。由官方發給的僧尼身份證明始於南北朝,而統一稱為度牒則始於唐代。

2.發展:宋沿唐製,亦有鬻度牒之例。軍費大增,度牒收入成為官府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明代由僧錄司、道錄司掌頒,洪武五年(1372)始行,二十四年定製,三年一頒牒,令僧、道赴京考試頒給,不通經典者黜之。

清初沿明製,天聰六年(1632),定各廟僧、道以僧錄司、道錄司綜之,凡諳經義、守清規者,給予度牒。乾隆元年(1736),酌複度牒。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因“攤丁入畝”政策的廣泛推行,隻由寺院頒發“戒牒”。歷時千年的度牒制度終於被廢止。

今天,僧侶持有的僧侶證,與此類同。

(二)度牒形製

度牒形製,唐時是尚書祠部所出,故用“綾素錦素細軸”製作而成,大致與朝廷的詔令文告相類似。牒上詳載僧尼道士的籍貫、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傳戒師等十師署名以及官署。

“行者康守忠,年四十三,無州貫。誦經一百二十紙,並誦諸陀羅尼。請法名惠觀,住東京廣福寺大弘教三藏毘盧舍那院。”

其格式起首為頒發者的官銜稱謂,次為出度者姓名、出度意願、同意出度的理由,末為年月日及頒發度牒者署銜簽名或鈐印。

度牒材質,唐時為綾素錦素鈿軸;北宋時為紙;南宋時改用絹。度牒制度元明沿襲未改。僧尼必須隨身攜帶。

(三)度牒申請流程

1.“正度僧尼”(官方認證)

唐朝認可的“公度”方式大體有:試經度僧(試經)、特恩度僧(皇帝詔敕恩度)、進納度僧(繳納錢物)三種。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規定“試經度僧”制度:凡白衣能誦經五紙者,政府頒發度牒。度牒由祠部頒發。未取得度牒而私自出家稱為“私度”。

特恩度僧是由皇帝詔告天下、布施恩澤的度僧方式,也要經過經業策試。

“安史之亂”時,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唐肅宗采納右仆射裴冕建議,實行度牒收費,即“鬻度”。唐末,藩鎮割據,各節度使也採用此辦法斂財。

2.“具名申省”

“具名申省”地方州府代受度者向尚書省祠部司申請度牒,內附受度者所有資訊。

3.“省司給牒”

尚書省祠部司頒發度牒。武後延載元年(694)敕令“天下僧尼隸祠部”。度牒由禮部四曹之一的祠部掌管。故稱“祠部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二:“天寶五載丙戌五月,製天下度僧尼並令祠部給牒”。

4.“為憑入籍”,地方官署及所屬寺院根據度牒將受度者列入僧尼籍中。

在這個流程中,地方州府在“正度僧尼”和“具名申省”兩個環節中起著重要作用。

(四)度牒的弊端

唐時開始實行的“鬻度”,即進納度僧制度,是為解決經濟困境和財政危機而實行的一種以交納錢財為前提條件的出度方式。度牒價格高開高走,普通善士出家變得越來越困難,而有錢購買空名度牒的富裕僧人因為度牒而合法地具有公度的僧侶身份。《大宋僧史略》卷下《度僧規利》載:

“唐肅宗在靈武新立,百度惟艱,最闕軍須,因成詭計。時宰臣裴冕隨駕至扶風,奏下令賣官鬻度。僧尼道士以軍儲為務,人有不願,科令就之。其價益賤,事轉成弊。鬻度僧道,自冕始也。”

另外,度牒的發放由尚書省祠部司掌管,地方州府負責受度者的資訊“勘責”與核實,以防僧尼冒名、濫度以及私度者混入“官度”等問題。因此,祠部與地方州府的配合,才能確保度牒發放的公正合理。但是,這也使得地方州府在度牒審核方面具有一定權力,容易被地方豪族和富裕僧人左右,成為其斂財工具。

度牒制度本是國家對僧侶道士進行有效管控的一種制度,也明確了僧侶道士的權益。但隨著“鬻度”等形式的出現,以及地方州府的參與,使得度牒制度出現一些弊端,不僅對僧侶制度造成影響,也使得國家編戶賦稅有一定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