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QFII“抄底”精準 連續三年馳援後A股持倉又到高位

  QFII“抄底”精準!連續兩年增持後,目前A股持倉又到高位

  存量資金博弈是當前市場行情的主要特色。後續指數能否繼續向上突破,將有賴於增量資金的帶動。隨著A股“入摩”即將成行,QFII將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有報導稱,相關規則將進行修訂,提升QFII持有股票佔A股的比例。若能成行,將給A股帶來巨額增量資金!

  Wind數據統計顯示,QFII2017年三季度持倉相較二季度出現大幅增長,且QFII的投資風格完全引領了市場風向。最新數據顯示,QFII正加大在醫藥生物板塊的布局。

  連續三年馳援A股

  隨著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市場普遍預計海內外資金將加速流入A股,這從QFII在A股上的投資動向便可見一斑。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22日,QFII共重倉了38隻股票,從持倉偏好來看,績優股仍是QFII持倉的重點方向,從行業上看,屬於醫藥生物行業的有5隻股票,屬於化工和食品飲料行業的有4隻股票,此外電子、鋼鐵等行業亦有涉及。

  QFII持倉市值最大的是福耀玻璃。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1.21億元人民幣,佔流通股比例為1.93%。其次是樂普醫療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恩華藥業創新股份天虹股份天房發展湯臣倍健,主要集中於醫藥生物板塊。

  從持股數量上看,領航新興市場股指基金(交易所)最多,為7隻;而持倉市值暫居榜首的則是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

  截至3月22日QFII持倉市值居前的部分股票

  數據來源:WIND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表示,QFII在 A 股市場的話語權日益增加,A 股國際化加速,其投資風格將成為影響A股市場風格的重要因子之一,建議聚焦“超級品牌”價值股。

  回顧歷史,外資“抄底”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

  “QFII作為境外投資者,其持股動向和投資標的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歷史上QFII有兩個明顯的增持操作:一是2014年下半年。2014年上半年指數處於2000點附近長期橫盤,下半年之後開始回升,QFII可謂抄底十分精準。二是2017年的三季度。隨著A股入摩消息落地,QFII開始大規模增持。持股市值居前的股票包括貴州茅台海康威視格力電器,股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表示。

  Wind數據統計顯示,歷史上QFII持倉市值最高的時候是2014年的1634.25億元,而2013年時僅931.63億元,2014年正是上一輪牛市爆發期。此後持倉市值驟減至2015年的1072.57億元,2016年提升至1185.27億元;2017年三季度更是突然爆發至1342.66億元,增加了157.39億元。

  2011年來QFII持倉市值

  數據來源:WIND

  “經過谷底之後,QFII持倉市值大增,表明A股的投資價值再度獲得外資認可。”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投資經理表示。

  持股市值佔比有望提高

  近年來,QFII持有A股的市值持續攀升。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QFII的A股持倉市值已經翻倍。2011年,QFII持倉市值為580.95億元;而截至2017年三季度,QFII的A股持倉市值達到1342.66億元,增加了761.71億元,增幅131.12%。

  以首個向中國證監會提出QFII申請、首個拿到QFII資格、首個下單的QFII——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為例。Wind數據統計顯示,2003年年報期間,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持股市值僅5.04億元人民幣;到2017年三季報期間,該集團的持股市值已經高達145.09億元人民幣,14年時間,增長了近30倍。

  “QFII和RQFII的額度、規模包括家數都在持續增加,並且已經逐漸從試點漸成規模,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一股新興的力量。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對於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品質,更好的服務資本市場的企業,提高投資機構的水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東北證券分析師付立春曾點評道。

  值得注意的是,QFII的審批額度和持股市值佔A股的總體比例並不高。

  “這主要在於政策層面的一些限制。原本外管局對於單個QFII獲批額度的上限,每家不得超過10億美元,2015年時,單個QFII的額度放寬到10億美元之上,目前單個最大的是澳門金融管理局的50億美元,整體是逐漸放開的狀態。但QFII的A股持股比例還是存在一定限制,整個QFII投資於A股的比重和單隻股票的比重都不大。根據相關規定,單個QFII在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所有的QFII加起來則不得超過30%。在2015年時,曾經有上海機場外資持股比例逼近30%的限制水準,被暫停買入。”張剛說。

  此類限制正在出現松動。3月10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監管層就修訂《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逐步放開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將單個境外投資者持有上市券商股份的比例限制提高到30%。

  早在2014年3月下旬,上交所便修訂並頒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交易實施細則》。修改後的《實施細則》將所有境外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總和,由不超過該上市公司股份總數20%提高到30%。

  限制有望放鬆

  近期又有消息稱,交易所將改善海外投資者市場準入,計劃促進外資持有A股,具體包括三年內外資交易A股的比例達到15%,三年內把外資持有A股的比例提高到10%。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QFII持有A股比例僅0.21%,甚至低於2011年的0.23%,最高的時期是2014年的0.38%。

  假如上述政策成行,將外資持有A股的比例提高到10%,以3月22日兩市最新市值計算,持倉市值將達到6.26兆元,而2017年三季度持倉市值僅1342.66億元,相當於將釋放6兆額度。

  “消息是不是真的暫且不論,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A股的國際化進程正在提速,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在加強,QFII的擇股路徑值得投資者關注。”前述不願具名的私募投資經理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