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太可愛,怎麼都抱不夠!」快打住,讓寶寶安安穩穩的睡覺吧

圖片源自網路

周末去看朋友家剛剛滿月的奶娃娃。

小娃娃正睡得甚為香甜,朋友則緊緊的抱著寶寶坐在床邊,寶寶的爸爸也湊在裡面伸著頭,一幅看不夠的樣子,邊慫恿著朋友:「你閨蜜來了,還不趕緊出去招待?」

朋友戀戀不捨的想要把寶寶放到床上,寶爸已經伸長了雙臂,小心翼翼的接過寶寶:「讓爸爸抱抱,讓爸爸抱!」

朋友輕輕關了門,對坐在沙發上的我嗔怪:「看出來了吧,真是他上輩子的情人,捨不得放手一分鐘!」

這樣「搶娃娃」的戲碼,一天能夠在她家裡重現N多遍。除了他們小兩口搶著要抱,就連寶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要搶著抱。

我是已經司空見慣了。當初還在醫院觀察的時候,護士已經無數次的「告誡」他們:不要都圍著寶寶的小床那麼緊,給寶寶留一些新鮮空氣吧!

圖片源自網路

【常抱著寶寶,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其實,對於寶寶來講,這樣頻繁的抱著真不是什麼好事兒。

因為寶寶幼小稚嫩,骨骼可塑性較大,具有一定的彈性。如果老是把寶寶抱在懷裡,就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以致造成肢體變形,甚至脊柱側彎。

另外,寶寶的胃也和大人不一樣,胃底發育不健全,賁門多處於鬆弛狀態,而幽門又多處於緊張狀態,抱得過多,對胃影響大,往往容易引起吐奶。

還有就是摟著寶寶睡同樣也要不得。

對於小寶寶們來說,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讓他一個人睡,不僅可以睡得很香甜,還有利於其心肺、骨骼的發育。

而如果總是抱著寶寶睡,那麼他的睡眠質量往往會比較差,而且因為身體受到大人的限制,所以肌肉往往也很難得到妥善地休息。

抱著睡還會導致寶寶總是呼吸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非常不利於其健康成長。

圖片源自網路

【母乳媽媽讓寶寶吮吸著、摟著入睡,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有些母乳媽媽喜歡讓寶寶吮吸著入睡,似乎這樣寶寶可以睡得更香甜。其實,這樣做並不利於寶寶成長。

這樣會導致寶寶醒後便嚷著要吃奶,時間一長,就會養成不能按時、按頓吃奶的習慣,影響了寶寶的消化和吸收。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隱患存在:

媽媽摟著寶寶同床睡,寶寶就很自然地長時間面向媽媽的一邊入睡。而可能的後果就是:斜頸。

如果媽媽習慣於隻睡在寶寶的一側,那麼長此以往,這種睡姿會使孩子的頭、面部習慣性地向一側傾斜,形成習慣性或姿勢性斜頸(一側臉大一側臉小),俗稱歪脖子。

姿勢性斜頸一般都是由於不良睡姿、抱姿哺乳習慣或一些眼科異常影響形成。左右交替哺乳或平臥睡姿,一般情況下可自行緩解。

所以寶寶能夠獨睡最好,或者媽媽在寶寶左右側勤換著點方向睡。

另外,媽媽摟著寶寶睡,最大的安全問題是:

母乳嗎嗎都很辛苦,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餵奶時往往因疲勞而容易睡著,萬一不慎堵住了寶寶的口鼻而不自知,造成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圖片源自網路

【搖晃著寶寶,不管是哄睡還是逗著玩兒,都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不少爸爸媽媽為了安撫啼哭的寶寶,或者為了哄寶寶睡眠,往往喜歡把孩子抱在懷裡或放在搖籃裡搖晃不停,有的甚至把嬰兒高高拋起逗樂。

這樣搖晃寶寶,無意中會傷害寶寶的大腦。年齡越小,越容易受到震顫的損傷。對寶寶的成長百害無益。

這是因為新生寶寶的腦袋佔身體的比重較大,佔全身的比例遠比成人大得多,加上寶寶的頭頸部比較柔軟,對頭部支撐力很弱,難以承受較大幅度搖晃和高拋的震動。

如果不停地搖晃寶寶,就容易使他的腦髓與較硬的腦殼相撞,以致引起不同程度的腦損傷,如大腦毛細血管撕裂,視網膜毛細血管充血、腦震蕩等。

因此,大人不要搖晃嬰兒。

除了不能晃動之外,也不能過早豎抱寶寶,這是因為他們的頸部肌肉、骨骼都還比較柔軟,豎抱很可能損傷他的脊椎。

圖片源自網路

新生寶寶很強大,他們是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歷經十月的變化,作為勇敢的億萬分之一才來到媽媽身邊的;

新生寶寶也很脆弱,他們渾身無力,只能仰仗媽媽事無巨細的撫養、爸爸愛心爆棚的守護,當然還有最為科學的育兒態度,才能健康成長每一天!

所以我們愛寶寶、疼寶寶,既要有細緻、精心的照顧,還要有科學、強大的心態才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