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閑話水滸:作者設計王倫這個形象用意何在

既然王倫起義在宋代歷史上那麽重要,那麽熟於宋代歷史的施耐庵,為什麽把沂州起義的王倫作為反面人物寫進《水滸傳》,又設計了他被林衝火並的情節呢?

王利器在《耐雪堂集》中繼續分析到,這說明王倫第一個在趙宋王朝相當富強的時候,從其心髒地區搞起起義來的。他雖然失敗了,但他的歷史意義是肯定的。《水滸傳》第八十二回宋江全夥受招安時,宋江對眾弟兄總結梁山泊的起義事業說:“自王倫開創山寨以來,此後晁天王上山建業,如此興旺。”宋江肯定了王倫的歷史功績。但王倫沒有完成他的歷史任務,他那失敗的教訓也是應該批判的。王利器列舉了“群眾對王倫的批評”、“下級對王倫的批評”、“當時成千上萬農民的呼聲”等等,認為作者安排這一形象是“批判地肯定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能長官農民革命。由於《水滸傳》對中國農民革命運動的矛盾內容,進行了歷史的暴露和批判,不滿於王倫式的農民革命,創造了作者理想中農民革命長官者的形象……”

拋開這些說法當時那些特定歷史環境的話語風格,從其內容實質上看,這種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實際。且不說施耐庵是否有那麽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單從王倫這個形象在後代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來看,後代人們提起王倫這個人物,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在農民起義歷史上的功與過,而是他的嫉賢妒能和心地狹窄。王倫這個形象的魅力就在於,“王倫”這個名字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嫉賢妒能”和“心地狹窄”的代名詞。而且從綠林好漢的習俗來看,人們更向往那種心胸寬廣,性格豪爽,為人大方的江湖義氣;而王倫的性格卻與此格格不入。所以作者安排這個人物,還是從反面來襯托其他梁山好漢的豪爽氣概和寬廣胸襟,並非是從政治鬥爭的高度上來考慮這個人物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