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發脾氣時,第三位媽媽的處理方式,已悄悄拉開孩子將來的層次


文 | 幸孕姐

孩子發脾氣是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因為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及情感的表達能力有限,此時有了需求主張不知如何表達或者表達了但是被父母忽視,就會發脾氣。

美國親子溝通專家帕蒂認為,發脾氣是孩子心理康復機制之一,為孩子發泄心中的負面情緒提供了良好的管道,有利於身心健康,下面給大家分享兩位寶媽的故事,看看當她們遇上還愛發脾氣的時候,是如何解決的:

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青青媽媽:女兒3歲

前一段時間,本來答應了帶女兒去海洋館玩,結果公司突然通知加班,計劃泡湯,我第一時間向女兒解釋了這件事情,可是她就是不聽,一直地對著我說,「媽媽就是大壞蛋」、「我不要你了」、「我要讓怪獸把你抓走」等話,還不停地把自己的玩具丟到地上,我越哄孩子鬧得越凶。

之後,我就一言不發,當作沒聽見地去做自己的事情,留女兒一個人在房間,過來1小時左右,見沒人理她,自己出了房門,我知道此時她應該差不多冷靜下來了,於是認真地對著她解釋了原因,然後並主動賠禮道歉,並約好了下一次去的時間。

專家點評:其實,這位媽媽的做法是比較正確的,很多小孩發脾氣時都會說狠話,也就是所謂的「詛咒式語言」,一般是發生在語言敏感期階段,她們認為通過說這種話可以得到別人的重視,所以看到大人的回應越激烈,她們越以為自己是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不回應,讓她們覺得這種語言其實根本沒有震懾力的時候,自然就沒有繼續的動力了。

@張張媽媽:兒子2歲半

有一段時間,我家寶寶的脾氣特別古怪,每次洗澡的時候都要把小黃鴨給放在浴缸裡,有一次忘了放,就開始又哭又鬧,怎麼哄都不消停,最後我實在是太煩了,直接對著他大吼了一聲,還打了幾下他的屁股,導致寶寶那幾天一直不願意理我。

專家點評:這位媽媽的做法是相對而言不太理智的,當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某一段時間特別愛無理取鬧的時候,一般代表著他們進入了「秩序期」和「反抗期」,他們的自我意識提升,認為世界就是按照自己的規則所運轉的,如果哪天出現了變化,就代表著秩序被挑戰,所以會做出一連串的反抗舉動。父母應該做的是多多的滿足他們合理的請求,如果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就要盡量跟他們講道理或者轉移其注意力,一味地反駁和拒絕只會讓他們更加瘋狂。

其實,現實生活中,以上的案例可能比比皆是,而且有些孩子發脾氣的理由更是讓人匪夷所思,作為父母你們的回答方式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孩子今後的層次——

層次三:媽媽以暴製暴

這種處理方式是最要不得的,孩子很容易失控,做出一些更加過分的舉動,甚至可能讓孩子將來也學會了這一招,遇上什麼事情都靠吼叫或直接動手的方式解決,不利於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層次二:媽媽冷暴力,等著孩子自己妥協

這其實是一件有弊有利的做法,主要是看面對的哪種情況,如果確實是孩子觸碰到原則性的問題,那麼就可以嘗試著使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事後媽媽要給孩子一個擁抱,以免讓其產生心理陰影。

如果是孩子確實沒有原則性問題,只是因為父母沒做到位讓孩子發了一下脾氣,那麼就不能使用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其內心受傷,將來變得敏感脆弱或者乖張叛逆。

層次一:父母以身作則不發脾氣,事後找到解決辦法(來自@茉莉媽媽的分享)

這種處理方式是最為明智的,無論孩子犯錯是大還是小,父母都盡量不要對著他們發脾氣,暴打、辱罵行為更是不可有,這容易給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認為發脾氣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反之,能夠冷靜下來,等到孩子發完脾氣以後,了解清楚他們生氣的點以後,對症下藥,對孩子更有教育意義。

如果你家孩子發脾氣,你還會有什麼解決辦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lyj)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