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月懷胎不易,月子裡這9件事萬不能做,否則鬆弛大肚腩伴一生

懷胎十月的孕媽媽們已經非常辛苦了,還要經歷痛苦的分娩,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都要在產後儘快的排出惡露,開奶,學習哺乳寶寶,而坐月子從古自今就是成為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可謂是中國媽媽生完孩子的頭等大事,要不很多老一輩的會說,月子坐的好脫胎換骨,坐不好未老先衰,所以在中國是很重視坐月子這回事的。不可以對自己的身體、飲食進行鬆懈,一定要聽老人的勸告,多加註意和防範,才可以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來照顧寶寶,對自己好,以後也不會落下月子病!但這些「陳規陋習」都不利於產後恢復,搞不好還會留下月子病,寶媽千萬不要相信!

一,大吃大補

與濃湯催乳同一心理的做法就是大補特補,當新媽出院後,幾乎每天都在吃各種大補的食物,什麼甲魚、海參、人蔘、冬蟲夏草、阿膠一起上,覺得什麼有營養就吃什麼。但其實對於剛生完寶寶的寶媽來說,有些大補的東西並不適合吃。比如有些看似有營養但是可能具有「回奶」功效或是不利於子宮恢復的食物就要先弄清楚,比如紅棗桂圓湯、人蔘湯、鴿子湯、韭菜、大麥茶等等。

所以寶媽們對於產後的食物也要重視,不能隻重視補,還要注重營養合理搭配,以及不同食物之間的特殊功效等等,因為並不是什麼補品都適合給媽咪吃。另外,不吃過於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二,不下床

很多新媽媽的家裡人都不讓孕媽媽早早下床運動,他們認為產婦就該在床上臥著,這樣才能休息好,身體恢復的也會比較快一些。雖然產婦在生產時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體質比較虛弱,需要適當的休息,但如果一直躺在床上不動,容易產生下肢靜脈血栓,還影響惡露的正常排出,造成惡露不盡,對身體恢復很不利。

三,喝冷水

產後最初幾天你常常會感到口渴,食慾不佳,這是因為你胃液中鹽酸分泌減少、胃腸道的肌張力及蠕動能力減弱;皮膚排泄功能變得極為旺盛,特別愛出汗;還增加了給孩子哺乳的任務。因此在月子當中補充水分特別重要。果汁、牛奶、湯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冰冷的水對於體質虛弱者都不宜,產婦就更需要注意不能喝。

四,長時間抱著寶寶

坐月子時,最勞累的事情莫過於抱寶寶了,抱著餵奶、換尿布、哄睡……時間久了雙手酸痛,脖子堅硬,連腰都不好了。產後韌帶變得鬆弛,再加上長期抱著孩子,非常容易引起身體勞損,導致媽媽手、脊椎炎、腰椎盤突出等疾病。所以帶孩子,該放鬆時就放鬆,平時要多讓寶寶自己多躺。

五,飯菜不放鹽

聽很多寶媽說,自己坐月子的時候吃的飯都是沒有放鹽的,一點味道都沒有,根本就吃不下去,但是家裡人都說這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其實,產後媽媽由於出汗多,每天鹽分的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如果總是不讓媽媽吃鹽,就會影響媽媽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從而影響媽媽的食慾,就會影響泌乳,從而使孩子的口糧減少。所以,坐月子的媽媽不能忌鹽,當然也不能過多的食鹽。坐月子對媽媽來說很重要,媽媽一定要用科學的方式,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六,不在乎個人衛生

產後的"褥汗"尤為嚴重,因為新媽媽的出汗量要比常人多,所以這時如果再不注意衛生的話,傷口的炎症率會翻上好幾番。以前的老觀點認為產婦在月子期間不能洗澡、洗頭,否則會因"受風"而頭痛生病,這個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尤其是到了夏季,新媽產後汗腺比較活躍,更容易出汗,加上月子期間有惡露排泄,全身都黏膩膩的,更容易讓病原體侵入,所以要比平時更加講究衛生

七,過捂

有的新媽在坐月子裡,把屋子封得很嚴實,密不透風,生怕著涼、受風,俗稱「捂月子」。其實這種方法只會讓室內空氣渾濁,更容易讓產婦,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還會引起中暑。所以,月子裡應保持適當的空氣流通,夏季溫度高時,可適當吹冷氣機,26-28℃最佳。注意,千萬不能對著風口直吹,最好穿上長袖衣、長褲、薄襪子,阻擋寒涼

八,腹部鬆弛,要管理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九,經常流淚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是坐月子期間流眼淚是不行的!坐月子期間,媽媽心靈本身就有些脆弱,手機不能玩,電視不能看,什麼娛樂項目都沒有,除了給孩子餵奶的時間,剩下的就是自己發獃,無聊透頂,一無聊就容易胡思亂想。一旦開始胡思亂想,再加上不給力的公婆和老公,就會心情低落,莫名其妙就想哭。

有的媽媽就只能用哭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可是月子期間流淚,會傷害到媽媽的眼睛,媽媽心情不好,會影響乳房泌乳,甚至引起回奶和奶水品質不好,對寶寶的健康也會產生影響。所以,月子期間不要哭!不要哭!不要哭!希望家人和孩他爸能夠多一點理解和體諒,別讓媽媽一人孤軍奮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