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摩根大通的摩根幣,將帶來銀行巨頭的科技變革?

作者:Mr.J

編審:孫爽

這是一次銀行巨頭的科技變革,還是一個全球區塊鏈金融帝國誕生的前兆?

摩根幣簡介

2月14日,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正式宣布將推出JPMCoin(下文稱“摩根幣”)。消息一出,瞬間成為關注焦點,熱度久久居高不下。

1)摩根幣由誰發行?

摩根幣由摩根大通在其開發的私有鏈項目Quarum上發行。Quarum使用以太坊協議,也因此被稱為企業版以太坊,支持發行基於實體資產的數字資產。

(2)發行多少?

此次摩根大通發行的摩根幣,在設計上與美元1:1兌換,即每一枚摩根幣背後都會對應著存在銀行的1美元。在發行總量上,摩根幣沒有進行設置明確的總量上限。

(3)給誰使用?

摩根幣目前來看主要面向B端機構用戶,主要是為企業間的資金流動而設計,只有經過監管審查的摩根大通的大型機構客戶(如公司、銀行和經紀自營商等)才能獲得和使用此代幣。

根據摩根大通官方資料,目前摩根幣只是一個模型,只會將其與摩根大通的少量機構客戶進行測試,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擴大試點項目。但從目前來看,短時間內不會面向C端用戶的日常消費支付開放。

(4)使用場景在哪?

摩根幣主要使用於機構間的即時支付場景。摩根大通希望摩根幣通過降低客戶的交易對手和結算風險、降低資本要求和實現即時價值轉移,為區塊鏈技術應用帶來顯著改變。

(5)工作流程如何?

根據摩根大通官方資料,摩根幣的主要工作流程分為以下三步:

1)摩根大通的機構客戶將存款存入指定账戶,並受到等量的的摩根幣;

2)摩根幣通過區塊鏈網絡(目前指摩根大通自有的Quarum私有鏈),被客戶用於和摩根大通其他客戶進行支付交易;

3)收到或持有摩根幣的用戶可以在摩根大通將其兌換成美元。

(6)未來規劃是什麽?

監管方面,摩根幣目前處於模型階段,摩根大通計劃積極邀請監管者解釋設計,並征求反饋意見和獲得任何必要的批準。

錨定資產方面,當前摩根幣隻與美元掛鉤。按照官方說法,隨著時間推移,摩根大通計劃將摩根幣拓展到其他主要貨幣。

運行設施方面,摩根幣現在發行在摩根大通的私有鏈。摩根大通表示,隨後將會拓展到其他區塊鏈平台,摩根幣將可在所有標準區塊鏈網絡上運行。

探究摩根幣本質

(1)對比穩定幣

由於摩根幣的發行機制與USDT等穩定幣類似,因此業內很多分析人士將其視為一種新型穩定幣。

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曾如此評價摩根幣的發行:穩定幣的第二階段開始了,第三階段是央行發行穩定幣。

誠然,將摩根幣視為穩定幣是有道理的:摩根幣通過摩根大通抵押美元而與強勢法幣進行強錨定,始終保證與美元1:1的兌換比例,穩定性和安全性較目前市場上主流的USDT等穩定幣更勝一籌。單從穩定性這點來看,摩根幣的確可以被視為穩定幣。

但摩根幣與一般的穩定幣卻也存在諸多不同。

從本質上看,摩根幣就與一般穩定幣存在天壤之別。穩定幣存在的價值在於,在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貨幣市場尚未完全連通的情況下,作為一種價值流轉中介存在,增加入金渠道,擴大加密市場的流動性。從這點講,穩定幣充當的是傳統世界與加密世界的橋梁角色。其次,在市場行情下行階段,穩定幣憑借其穩定設計機制,充當加密貨幣市場的避險資產之一,在保證資產安全的前提下,給予投資者(包括散戶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更多選擇性。

相較而言,摩根幣只是摩根大通為其機構客戶設計的一種用於支付的即時價值流轉工具。一般的散戶投資者無法使用,而且與穩定幣誕生之初的目的也是南轅北轍。可以說,傳統穩定幣是兼具價值流轉、投資和避險等多種屬性於一體的加密資產,而摩根幣更像一種用於支付場景的區塊鏈應用的內部積分。

此外,除了均與美元錨定外,摩根幣與一般的抵押型穩定幣在設計上也存在著很多不同。

1)一般抵押型穩定幣的區塊鏈账簿是公開透明的,任何用戶均可上鏈查詢;而摩根幣卻是需要授權許可才可查看;

2)一般抵押型穩定幣的用戶可以是所有人,而摩根幣只有通過摩根大通授權的機構客戶才能擁有和交易;

3)一般抵押型穩定幣的抵押資產多存放在第三方機構,而摩根大通由於其本身就是美國最大的銀行,其抵押資產就存在於自家。

(2)對比法幣

法幣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賦予其強製流通使用的貨幣,通常由國家央行直接發行或授權商業機構發行,在法律上擁有無限償付性。

而摩根幣顯然不具備法幣的這些特點。摩根大通也在官方資料中明確表示,摩根幣本身不是法定貨幣,它是一種數字形式的token,只是在發行上與美元掛鉤。

(3)對比瑞波幣(XRP)

摩根大通宣布推出摩根幣後,爭論最多的就是摩根幣與瑞波幣的對撞。為什麽?因為他們做的事具有很多類似之處。

Ripple是類似於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的區塊鏈系統,瑞波幣是該系統內運行的流通token。用戶可以通過網關(資金出入口,一般指銀行或金融機構)將任意法幣或數字貨幣兌換成瑞波幣,然後支付給收款方。收款方可在收到瑞波幣後在將其兌換成任意幣種。Ripple目前用途是全球銀行間、跨境支付的清算工具,發行總量為1000億枚。

從運作流程上看,摩根幣與瑞波幣幾乎乾的就是同一件事兒,但在發行機制、發行總量、目標客戶以及底層技術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差異。

當摩根幣支持多種法幣並可在多區塊鏈網絡運行時,或許才會對瑞波幣造成巨大衝擊。

瑞波首席執行官Brad Garlinghouse也表示,摩根大通的摩根幣沒有抓住加密貨幣的要領,銀行幣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4)對比其他加密貨幣

如果在區塊鏈上發行的token都算加密貨幣的話,摩根幣無疑是其中一種。但業內部分專家卻不這麽認為。

末日博士經常批評加密貨幣,但對於此次摩根大通發行的摩根幣,他更不好看。他在推特發文稱,“摩根大通新推出的加密貨幣跟區塊鏈或者加密貨幣有什麽關係?它是私有化的,並非公開的;是許可式的,並非無需許可的;其基於受信權威來驗證交易,並非去信任化的;其實中心化的,並非去中心化的。把摩根幣稱作加密貨幣就是一個笑話。”

而穩定幣項目MakerDAO經濟研究員和中國區負責人潘超也發文表示,“加密貨幣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一般而言,具備以下的屬性:電子化、分布式账本、可以相對自由流通、面向大眾開放”。而摩根幣“账本的查看、增加與監管僅向部分節點開放(Permissioned)。代幣發行和使用,對象是嚴格限定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Wholesale),大眾投資者(Retail)無法參與”。因此,潘超稱摩根幣為“一種基於分布式账本的電子貨幣(Digital Currency)”。

此外,一般的加密貨幣支持交易所或場外交易。而摩根幣就目前情況來看,不太可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

綜合來看,摩根幣算不上穩定幣,與傳統加密貨幣也存在差異,更談不上法幣。零壹財經·Binary認為,摩根幣更像是流轉在摩根大通私有鏈Quarum上的無息票據。

摩根幣的信用源頭

區塊鏈被稱為“信任機器”,一直被認為能解決現實中的諸多信任問題。

以比特幣代表的主流加密貨幣,信任主要來自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共識”。而類似於USDT這類錨定現實資產的穩定幣,信任主要源自於區塊鏈技術及其錨定的現實資產(如果錨定強勢法幣,則是信任該法幣背後的主權國家信用),後者或許更為重要。

那摩根幣的信用源頭在哪?

從摩根幣的發行主體和發行機制看,信用主要源自三方面:摩根大通的信用、美元的信用以及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信任機制。

對摩根幣而言,這三個信用來源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摩根大通本身的信用,摩根幣就與穩定幣類似,很難在現階段充當銀行機構間的支付清算工具。不可否認的是,摩根幣如今備受關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其發行主體是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而那些機構願意參與和使用摩根幣,也離不開摩根大通的信用。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此次摩根幣採用的是資產抵押(這裡指美元)的發行方式,但與此前眾多采取此類方式發行的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不同的是,摩根幣的抵押資產存放於自家銀行。試想一下,如果其他某個穩定幣發行機構將抵押資產存於自身或與其相關聯的機構,恐會遭受諸多爭議。而目前摩根幣沒有遭遇這一切。在摩根幣的運作過程中,中心化發行主體摩根大通的存在,非但沒破壞摩根幣的信任機制,反而使摩根幣增色許多:銀行機構因信任摩根大通而信任摩根幣。

當然,除摩根大通自身的信用外,其他兩種信用來源也很重要。如果沒有美元的信用傳導,摩根幣就更接近於企業內部積分;若缺乏區塊鏈技術的信任機制,摩根幣發揮的作用與傳統數據庫並無區別。

三大信用來源,是摩根幣能夠完成其設計初衷的基礎。而在其中,發行主體摩根大通自身的信用是領先其他加密貨幣且無法被模仿的優勢。就像某位業內專家所說:“重要的不是發什麽,而是誰來發”。

摩根幣意義幾何?

摩根幣“被”肩負了很多“使命”:有人說摩根幣是摩根大通挑戰傳統貨幣格局的第一槍,有人說摩根幣標誌著企業區塊鏈應用元年,還有人稱其是國際區塊鏈金融帝國形成的標誌。

摩根幣的意義真有這麽大嗎?零壹財經·Binary認為,並沒有。當前市場對於摩根幣的宣傳存在過分誇大,實際上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影響。

首先,銀行機構發行代幣,摩根大通不是唯一一家。

早在2016年,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就在嘗試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MUFGCoin。2019年2月16日,MUFG宣布與總部位於美國的金融科技公司AkamaiTechnologies成立合資公司,並將在2020年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網絡。

而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團也在2018年12月宣布,將在2019年3月開始推出一種專業的數字貨幣J-Coin,用於購物消費與匯款。

所以在“銀行+區塊鏈”這條賽道上,摩根大通並不是“先行者”。據零壹財經·Binary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境內就已經有超過34家銀行在區塊鏈領域開展了超過近140項區塊鏈相關探索與實踐,其中不乏跨境支付與清算、數字積分等相關的研究。

其次,市場對於摩根幣的設想過於理想。

有分析人士認為,摩根幣將顛覆傳統清算模式,摩根大通有望成為“全球清算央行”。簡單從技術上看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CSDN副總裁、通證派代表人物孟岩也這樣認為,並提出了一個腦洞比較大的“陰謀論”。他認為,如果摩根大通能在同一個區塊鏈上支持錨定多個不同法幣的數字貨幣,就可以在技術上實現一個全球清算中心。更進一步,如果摩根大通乘勝追擊,搞一個同業拆借市場,自己在其中扮演一個最終貸款人和交易商的角色,它就可以事實上成為下一個世界準央行。

但這一設想要求極其理想的外界環境。而現實是,且不論其他銀行巨頭追隨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要想成為“全球清算央行”,各國監管就是其難以繞不過去的坎。

第三,摩根幣對比其他加密貨幣,並沒有明顯技術創新,在支付清算場景的使用效率由於還處在模型階段,尚未得到實踐結果證實。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21日發文表示,使用摩根幣進行支付清算不一定能提高效率。他在文中講到,如果往來雙方不在同一家銀行開戶,只要有一家銀行實現了系統的高度統一和全行一本账,且交易雙方都在同一家銀行的網絡账戶上開戶,即使直接使用法幣,也能夠做到及時入账,其效率不會比使用摩根幣低。如果用戶在同一家銀行開戶,且來往只是美元,使用摩根幣實際上是增加了環節,反而可能會降低清算效率。如果涉及兩種法幣,還需要使用摩根幣在兩種法幣間進行轉換,則會更加麻煩。

王永利還指出,摩根幣未來想要拓展到其他主要法定貨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其中匯率問題就難以解決,即摩根幣與美元掛鉤,就難以同時與其他法幣掛鉤。由於其他法幣對美元的匯率是波動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摩根大通要保持摩根幣對幾種法幣的匯率固定不變,將會承擔極大的匯率風險。因此,王永利認為,未來摩根幣可能的選擇,恐怕還是“瑞波幣”模式,即不予任何一種法幣錨定。

同樣是對摩根幣未來拓展到多種法幣的觀點,王永利與孟岩的觀點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其實,仔細觀察兩人的觀點不難發現,這種差異主要源自兩人對未來摩根幣的種類的判斷上。孟岩認為,未來摩根幣將不止一種,將出現多種與除美元外其他法幣錨定的摩根幣“變體”;而王永利的觀點則建立在未來仍然只有一種摩根幣的基礎上。

DAEX基金會主席谷燕西沒有糾結於這一點,但他也表達了與王永利類似的觀點。他表示,由於摩根幣主要應用於機構之間的資金的流通,現在一些銀行已經採用別的區塊鏈技術完成了這種功能,所以對行業推動的實際意義有限。

雖說摩根幣可能不會對現有貨幣體系產生巨大變革,那是不是毫無意義呢?

顯然不是。至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為全球金融界極具影響力的銀行巨頭之一,摩根大通此番宣布將發行數字貨幣,對帶動其他銀行機構加大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研究探索產生積極影響,對目前仍處於熊市中的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重振也是十分有利的。

(注:本文完成過程參考了多為業內專家的意見,在此表示誠摯感謝!)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