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工業App能否成為繼Android和iOS後開發者的春天?

來源:物聯傳媒

作者:馬智

物聯網智庫轉載

導 讀

“物聯網App”的製造業版本——工業App,作為推動軟體產業與工業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必將成為拓展軟體產業發展空間、帶動軟體產業爆發式增長的有力舉措。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手機App應用商店的10周年。

蘋果和谷歌的應用商店都在同一年誕生,中間差了3個月。

2008年7月11日,蘋果App Store隨第二代iPhone一同面世。而谷歌的Android Market則在那年10月開放,第一部Android手機發售一個月後。

事實證明,應用商店是這兩個公司各自壟斷所在生態的最重要工具,確保了無人可以挑戰iOS與Android的地位。

兩大應用商店10年裡合計上線超過510萬款應用,也徹底改變了軟體產業以及軟體本身的定義。

與此同時,2008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仍以石油和金融公司為主。與軟體和互聯網相關的公司只有微軟躋身前十。

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今天市值前十的公司有7個與軟體、互聯網相關。當中除了微軟以及控制移動平台的蘋果和Google外,其它4個公司的主要用戶都在手機上——可以說是智能手機與應用商店促成了亞馬遜、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的規模。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五花八門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智能手機的功能,功能機一夜之間就成了過時的東西。

在移動互聯網上,海量App作為“平台(iOS和Android)+App”模式的重要組成,既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爆發式發展,也成為衡量移動互聯網成熟度與活躍度的重要標誌。

消費榜前十的應用不是娛樂就是社交,用戶從原來的通過軟體去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變成了視頻、音樂的被動消費者,在一次次刷新時間線和朋友圈間打發時間。

手機APP應用市場進入存量時代

消費者現在每年在蘋果應用商店、谷歌應用商店和其他應用商店中的支出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據艾媒谘詢(iiMedia Research)分析,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退以及近年來移動應用商店向大流量平台分發流量的趨勢,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的活躍用戶規模增長將趨於平緩。未來各應用商店將開拓新的流量入口,並更加專注於對現有用戶流量的轉化,提高流量轉化率。也就是說手機App應用市場進入存量時代。

僵屍應用遍地開花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強音的號召下,App創業項目遍地開花。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人人都可以是開發者的口號下,應用市場空前繁榮。

很少有科技能夠比得上應用程序野火般蔓延的發展速度。自從智能手機取得長足發展以來,應用程序已進入了我們的詞典,取代了我們的主屏以及長年累月地佔據我們每天的時間。

可這樣的繁榮景象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真實的情況是,僵屍應用遍地都是。根據最新數據,每分鐘人們從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下載的應用數量將近有5.1萬個,而多達110萬的僵屍應用卻在角落裡無人發覺,基本沒什麽下載量。相關報告顯示,僅在App Store中,來自中國的僵屍應用佔比就高達81.3%;而安卓平台開放性更強,同時擁有更多開發者,加上國內的安卓應用市場審核標準尺度不一,“僵屍應用”的佔比預計將更高。

手機App的獲客成本水漲船高

在應用大潮的席卷衝擊下,移動互聯網用戶正變得越來越成熟,用戶不再像剛開始那樣什麽應用都願意嘗試下載,有報導稱早期App獲得一個客戶的價格是2元,其後是20元,現在是200元至500元。App的獲客成本水漲船高。

更糟糕的是,在眾多App自助生成平台的推動下,移動應用開發門檻已經降到幾乎為零。每天都在持續生產上傳大量沒有人會去使用的僵屍應用。這些劣質應用消耗了本就有限的市場資源,但最直接導致許多優秀的“小而美”應用因為難以汲取成長的養分,最終難逃被行業洗牌的命運。想要脫穎而出,就要燒錢進行推廣,可大部分的開發者根本不具備這個資金實力。

App推廣費用越來越高的同時,用戶的需求也在進一步細分化。2015年一份艾媒谘詢的調查數據中顯示:“85%的用戶會在1個月內將其下載的應用程序從手機中刪除,而到了5個月後,這些應用程序的留存率僅有5%。”也就是說,部分用戶每5個月就會淘汰一批手機中安裝的應用。和用戶迭代更新旺盛的需求不匹配的是,許多小而美的應用因為沒有人使用,沒有推薦位,沒有推廣費用而淪為僵屍應用。

移動應用分發和用戶需求產生錯位的現象越來越常見。廠商花費大量的推廣費用把用戶引導引流到自身應用商城上,卻沒有給用戶推送真正適合的應用,用戶因此產生體驗落差。應用商店的使用生命周期在需求端和供應端都開始縮短。

線上流量紅利逐步消失

QuestMobile在去年10月發布了《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秋季大報告》,整個移動互聯網第三季度的成績似乎都在昭示著“寒流”的到來。

總的來說,中國移動互聯網整體用戶規模增幅正在繼續放緩,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增速同比降低超50%。

流量和人口紅利的天花板清晰可見。不管是移動電商還是短視頻,移動互聯網帶給它們最後的考驗已經來到。趕在紅利的尾巴上,行業的競爭正在加劇,而競爭給產品帶來的瓶頸正在困擾著幾乎所有頭部。

App的世界已經趨於飽和,我們幾乎可以在App應用商店找到各種各樣滿足不同需求的App,每個App都在互相競爭用戶的時間,線上的競爭如此激烈,一個新網站或新App,可能一年只能獲得一個用戶10秒的使用時間。

移動互聯網對用戶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

2016年全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淨增長1.54億,平均每個月的增長率都在1%以上。到2017年活躍用戶規模增長速度放緩,月度最高增長率只有0.8%,2017年一年月活躍用戶規模淨增0.64億。到2018年增速繼續放緩,截至2018年6月,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淨增0.23億。就現有的數據來看,可以預測的是,2018年月活躍用戶規模淨增量將繼續低於2017年,“這也就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用戶規模正在走進存量時代”。

目前,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已達到11億,所謂存量時代,就是指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要在現有用戶規模中爭搶用戶。進入存量時代,移動互聯網公司對用戶的爭奪會愈發激烈。

調查顯示,35個App已經能滿足近8成移動網民的社交、娛樂、電商、新聞工具等全部需求,而現在市場上App數量已經超過406萬個,這再一次證明,當下這個階段,移動互聯網對用戶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

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池的擴容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可能性,而曾經可以決定平台能否生存下來的其自身的流量紅利也慢慢消失,新鮮感一過,用戶們將不會帶有一絲留戀地轉向其他同類型平台,或者其他可以打發時間的產品形態。

內憂與外患,正是移動互聯網產品之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寒流之下,需要取暖的隊伍又壯大了。

當流量紅利消失,傳統品牌觸網加速,互聯網寡頭形成,大品牌主導了流量的市場價格,當他們將流量價格拉到一個高位時,對於所有的中小企業而言,單純購買流量做推廣的時代已經過去。

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速下降

中國移動互聯網總用戶規模趨於飽和早已是既定事實,這一趨勢最先出現在智能手機出貨量上。2018年以來,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幾乎每月同比增速都在下降,市場進入深度存量時代。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也隨即觸及天花板,2018年前9個月僅增長3400萬,而去年同期是6400萬。截至9月末,移動互聯網總活躍用戶規模達11.2億。

中國移動互聯網獨立設備數突破13億,流量增速放緩。

下一個十年屬於物聯網

無論資本寒冬還是其他不利因素,憑借技術創新穿越市場周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2018年7月底,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塗鴉智能完成近2億美元C輪融資,刷新了物聯網領域最大規模融資紀錄。

5個月後,該紀錄被智慧物流公司G7打破,後者完成了3.2億美元的D輪融資。過去一年多G7已累計融資超5億美元。參與的投資機構從厚樸投資、寬頻資本、中國銀行,到騰訊、普洛斯、鍾鼎,以及最新加入的道達爾,他們都對物聯網有著深刻的洞見。

實際上,不僅是資本關注,物聯網在2018年也得到巨頭的重視。

2018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全面進軍物聯網,並將其定位為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的一個新主賽道……

無論是資本還是巨頭,都逐漸意識,萬物互聯時代,IoT將是一個比智能手機增量更大的市場。從手機與手機的連接到萬物互聯,這一波連接是數十倍於以前的數量的提升。

過去的十年,無疑是屬於消費互聯網的十年,如今我們正處於下一個十年的開端。

互聯網會與物理世界進一步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的技術會滲透到產業升級的進程中去。

過去的一年,全球物聯網融資紀錄在中國兩度被刷新,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市場和投資人對中國物聯網商業模式和發展前景的認可。

5G來了

1月10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下半年還將用上諸如5G手機等商業產品。

而5G究竟能幹什麽?正如苗圩提到的,將來20%左右的5G設施是用於人和人之間的通訊問題,80%則用於物與物、物與人之間,也就是物聯網。

中國移動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與投資報告》顯示,隨著5G技術到來,5G將為工業互聯網提供豐富的場景,加強工業終端與網絡之間的智慧。一方面,5G網絡能夠提供工業機器人所需的AI技術助推自動化、智能化,包括賦予雲端智能和邊緣化智能;另一方面,5G網絡超低時延的數據傳輸以及超高的連接密度能夠提供智能工廠遠程操控大量的工業機器人所需要的高精準、高強度互動,促進基於雲和機器人之間的互動性以及人對機器人的遠程操控靈敏性。

5G之於物聯網,就像4G之於移動互聯網。5G時代更高的帶寬、低時延通信以及大容量的連接,都將比過去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

中國通信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期,我國物聯網產業總體規模已達1.2兆。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重推動下,物聯網進入以基礎性行業和規模消費為代表的發展浪潮。

物聯網真正的機會不在消費端而是製造業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結束了,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已經開始了。

縱觀這些年發展勢頭迅猛的互聯網企業,就會發現,整個互聯網都延展向線下與實體經濟的重度融合,比特世界(網絡經濟)和原子世界(實體經濟)從未如此接近。

未來5年,肉眼可見的所有事物都可能被物聯網化,家用電器、智能汽車、機械設備乃至森林、沼澤和大海……

這些超海量數據將成為商業價值的無盡源泉,人工智能通過對物聯網的數據挖掘,也將使現有的生活、生產方式被徹底改變。

我們正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物聯網時代悄然轉換的節點。

早在2015年,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的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曾預言:“互聯網即將消失,一個高度個性化、互動化的有趣世界——物聯網即將誕生”。

據IDC的統計數據,到2020年全世界將擁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此外,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為全球經濟預計帶來11.1兆美元的經濟價值。可見邁過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物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它將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傳統製造業,物聯網將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價值。

相較於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體量更大。這一點從兩者的連接數和App需求量就能窺見一斑,移動互聯網的連接對象主要是人與PC、手機等終端,連接數量大約為35億。

物聯網的連接對象則包括人、設備、軟體、工廠、產品及各類生產要素,其潛在的連接數量可達幾百億。

從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來看,物聯網的意義要比移動互聯網更為重大。

移動互聯網化影響需求側,物聯網可直接影響供給側。移動互聯網是to C,物聯網是to B。

從功能上看,移動互聯網主要是通過連接消費者,幫助既有產品實現更高效的銷售和流通。

儘管它也會對生產環節產生促進效應,但總體來說這種影響依然是間接的、有限的。

相比之下,物聯網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則更為直接,也更為明顯。

借力互聯網,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傳統企業可以更好地設計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有效地組織生產、更快捷地實現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從整體上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生產效率。

這對於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寒冬之下,移動開發者焦慮App開發是否有錢途

“現在學習App開發還有前景嗎?”

“App開發還有什麽可以研究的?”

近半年來,許多移動開發者都在問這樣的問題。大家對於職業的未來,都有一些迷茫和焦慮。為什麽會這樣呢?

放眼現在互聯網行業,各大公司已經從爭奪用戶轉為爭奪用戶時長。而小程序、快應用的崛起,也讓許多App的增長達到瓶頸。

可以說,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已經過去。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今年移動端的技術變革也有點緩慢。大前端的概念雖然說了很久也很多,但React Native、PWA的效果依然不盡人意。在插件化熱潮之後,移動端的精品文章開始變少。去年“安利”完Kotlin之後,今年講得比較多的還是Flutter。遺憾的是這些都像蜻蜓點水一般,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

這麽看來,移動開發的前景不明朗,再加上競爭激烈以及技術變革放緩,我們感到迷茫、焦慮就不難理解了。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移動開發沒有前途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已進入了技術賦能業務的時代,App開發並不局限於移動互聯網,所有App編程技術其實都可以融入到物聯網的開發體系中,我們要做的,是要打好基礎,放眼更廣闊的視野,迎接物聯網新時代,隨時準備戰鬥。

我們是否可以假設一下,物聯網能否借用應用商店的概念,通過物聯網應用商店(IoT App Store)發布“物聯網App”?如垂直軟體應用程序、嵌入式應用程序、酷炫的雲服務、實用程序和分析工具。

在許多方面,這已經發生了,我們只是沒有意識到。

物聯網App

物聯網的獨特之處在於,“物聯網App”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概念,與“移動互聯網App”不同。相當多的智能手機應用通常是獨立的,其應用程序是相對簡單的前端連接到後端雲服務。而“物聯網App”的程序代碼運行在遠程終端設備上、網關、邊緣設備、雲平台中(例如在亞馬遜、谷歌或微軟的主要PaaS上),而物聯網App的用戶界面通常在移動設備(平板電腦或手機)上運行。

在設備/邊緣前端,除了大量的商業物聯網設備和網關之外,還有數千萬台樹莓派、Arduino、Fidages和類似設備已被運送到世界各地的年輕創新者手中,這些都是為新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定製的,並且支持主流的開發語言和工具,從而進一步使創新民主化,並降低了嘗試新想法的障礙。

在雲計算方面,微軟、亞馬遜、Saleforce、Philips和GE等公司正在構建物聯網專用服務,創新者可以通過這些服務快速組裝“物聯網App”。無數其他財富500強公司——包括SAP、Cisco、Verizon、Bosch、Siemens和PTC——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在其生態系統中構建物聯網創新的基礎能力。

在物聯網應用程序的各個領域,龐大的開源硬體社區、軟體、工具和庫已經被創造出來,幾乎可以將任何東西互聯,並將idea到實現的時間加快10-100倍。

物聯網App的製造業版本——工業App

物聯網將成為互聯網下半場的風口,而物聯網真正的機會不在消費端而是製造業。

製造業可以把自己生產製造的產品包括設備,通過傳感器和互聯網連在一起,最終把所有產生的數據都上傳到雲端,獲得產業裡最大的數據資源。

但是大多數製造業依舊保持著原有的服務模式,所以中國製造2025明確指出,製造業急需從低價值的組裝、製造型經濟向高價值鏈的服務型經濟轉型升級。產品不單單要滿足原有的功能需求,還要激發產品的附加價值,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但是縱觀B2B製造業,尤其是在企業與客戶的溝通方式和提供的服務模式中,依舊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目前,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體保持穩中有升態勢,但業務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仍然不高,而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工業以及與工業相關的市場空間巨大,工業領域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應用需求加速釋放,推動軟體向工業領域滲透融合,加速拓展軟體在工業領域的市場空間已成為推動軟體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務實選擇。“物聯網App”的製造業版本——工業App,作為推動軟體產業與工業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必將成為拓展軟體產業發展空間、帶動軟體產業爆發式增長的有力舉措。

試想一下,如同點開手機應用商店一樣,在工業App應用商店裡,各類工業App琳琅滿目:有設備監控類的、分析能耗類的,有追蹤設備位置和狀況的,還有分析生產線運行的……

如今,這幅工業領域的未來場景正加速向我們走來。

GE曾預測,到2020年全球工業App市場規模將超過2250億美元。

近年來風頭正勁的美國Uptake公司,因其開發了一款機械狀態監測和故障預警的工業App而大放異彩,成功接入超過300萬個工程項目,目前該公司估值已超過23億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級獨角獸服務商。

美國GE公司圍繞構建航空發動機、大型醫療設備等高端裝備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Predix,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應用開發環境以及各類應用軟體和服務,構建以開發者平台和工業App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GE公司打造了一個在線知識與技術資源的共享平台—GE工業App商店。GE工業App商店集合了GE在全球各領域的專家智慧,GE所有業務部門都能共享技術、知識等資源。跨領域的技術共享將成為GE運行的核心。2017年10月,蘋果公司和GE宣布合作發布眾多工業App,從而方便iPhone和iPad用戶使用Predix上的預測數據和分析資料。

西門子以MindSphere為契機,封裝工業App,進軍工業數字化服務領域。MindSphere是西門子以開放生態系統為理念設計,可為製造業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如預防性維護、能源數據管理及工廠資源優化等。通過MindSphere,實現一體化工廠管理理念,涵蓋工廠生命周期各環節,提供一體化數據模型解決方案。

在2017年4月24日舉辦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西門子展示了自身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約50種工業App,包括降低安全風險,提升互聯設備和工廠的可用性等功能。這些App與手機上的App軟體類似,只不過是目前大多由工業企業從“工業版應用商店”MindSphere上下載,用途諸如監視能源消耗、分析能效等等。

工業App大賽熱潮

舊歲新年交替之際,國內掀起了一股工業App熱潮,各類工業App大賽競相開展,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不僅賽事密集,而且大部分比賽的現金獎勵超過百萬級。儘管國內正在遭遇資本寒冬經濟下行,但主辦方仍不惜血本,掏出真金白銀,設置豐厚的獎金以聚集人氣。

2018年6月15日,第二屆“航天雲網杯”中國工業互聯網App(軟體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儀式隆重舉行,共有26款App獲得了大獎,獎金總額為170萬元。

2018年10月13日,2018富士康(首屆)工業互聯網App大賽圓滿落幕,富士康總裁郭台銘親臨現場勉勵參賽團隊。

2018年11月2日,2018中國(天津)工業App創新應用大賽頒獎儀式在天津召開,獎金總額為200萬。

2018年11月28日,“根雲杯”全國首屆工業App百萬大獎賽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一二三等獎分別獲得100萬、30萬和10萬元人民幣獎勵。

2019年1月28日,首屆阿里雲工業App創新大賽決賽12強最終出爐,該大賽決賽及頒獎典禮預計將於4月中上旬在東莞虎門舉行。該大賽獎金總額為320萬,其中一等獎將獲得100萬現金獎勵。

2019年2月27日,由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lli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簡稱AII聯盟)主辦的AII首屆工業App開發與應用創新大賽全國等級獎頒獎儀式,於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舉行。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這批工業App大賽有四個特點。

一、獎金豐厚,百萬級現金獎勵。

二、基本為處女賽,名稱大部分為“首屆**”。

三、主辦方以企業為主,包括製造企業、互聯網企業。

四、賽事規模大、參賽團隊多、作品質量高。

工業App大賽熱潮背後的原因

當前,以智能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雲湧,全球範圍的工業體系變革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信息技術加速與工業領域融合,智能製造在信息時代正迎來一個嶄新的工業革命篇章。

工業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工業互聯網則是連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一項關鍵的基礎設施。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是世界各主要國家角逐的焦點,推動著全球工業生態體系的重構迭代和全面升級。

GE預測,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將創造82兆美元的經濟價值(全球經濟總量1/2),工業互聯網產業將迎來大發展、大爆發。同時,工業App的市場規模也逐步擴大,雖然目前在市場上的工業App的數量快速增長,但真正解決客戶痛點,為客戶帶來切實價值的“精品”工業App、“殺手級”工業App卻不多見。

為了在上述變化中取得先機,我國頒布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大力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向深度融合發展。國務院先後頒布了《中國製造2025》和《國務院關於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全面部署推進製造強國與網絡強國戰略實施。

新的時代正在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軟體定義、數據驅動、平台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智能製造成為兩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工業互聯網加速智能製造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讓工業軟體以全新架構為工業提供服務。

隨著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縱深推進,App從消費領域向工業領域快速滲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正在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平台,大力部署工業App,通過激活工業數據和知識資源,賦能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在全球工業進入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關鍵階段,工業App將推動工業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加速變革,為我國重塑製造業體系,實現製造業換道超車提供重要手段。

近年來,我國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總體規模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國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綜合實力仍不強,與國際先進水準存在較大差距。工業軟體尤其是工業App在現代化工業研發設計、業務管理、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等的集成應用,將推動工業領域新一代基礎設施、運營平台和創新環境的構建,加速工業技術推廣,進而有效改善製造業的研發設計效率、生產管理和服務模式,推動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

工業App作為工業技術、工藝經驗、製造知識和方法承載、傳播和應用的重要載體以及軟體在工業領域發揮“賦值、賦能、賦智”作用的重要體現,已經吸引了洛馬、波音、空客、NASA、GE、西門子等國際工業巨頭競相布局,但該領域當前仍處於探索與起步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統一的體系,世界各國均有機會成為領導者。

另外,實體經濟之於中國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再次被聚焦和重視,製造業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乃至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中,承擔著必須做優做強的使命,工業App作為工業互聯網平台價值的最終出口,不僅是平台企業接觸用戶的主要方式,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工業智能化的水準和能力。

工業App的政策紅利

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實施百萬工業App培育工程:“到2020年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到2025年,形成3~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百萬工業App,實現百萬家企業上雲,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製造業新生態”。

2018年5月,為落實上述《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加快培育工業App,充分發揮軟體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在系統研究製約工業App培育的基礎性和系統性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三年工業App培育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工作推進時間進度。

可見,在建立工業互聯網平台、推動工業企業上雲、開發工業App、構建生態圈上,中國政府給出了量化目標,各地也因此紛紛推出扶持計劃。

上述政策發布後,國內一夜之間湧現了不低於100家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他們以百萬設備上雲為切入點,通過加快工業App應用創新,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快速發展,助力國家30萬工業互聯網App的培育工程的全面實施、全面落地。

在工業App生態布局方面,如何調動開發者的積極性一直都是各個平台企業持續思索的問題。通過工業App大賽的形式和真金白銀的獎勵,可以吸引來自工業製造業和IT領域的眾多精英團隊踴躍參賽,挖掘並培育富有活力的工業App設計開發人才隊伍,創造大量極具價值的殺手級工業App應用和算法模型,營造有利於各自平台的工業App培育環境。

工業App巨大的需求缺口

1萬款,這是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上工業App數量的樂觀統計。

30萬款,這是工信部為2020年設定的工業App開發目標。要知道,直到App Store誕生後的第4年,也就是2011年,才達到這個數字。

100萬款,這是國務院為2025年設定的工業App開發目標。要知道,直到App Store誕生後的第6年,也就是2013年,才達到這個數字。

何為“工業App”?

由於工業App尚屬於新的概念、新的領域,各行各業急需對工業App的概念和相關問題進行解釋和說明。為此,中國工業技術軟體化產業聯盟發起並編寫了《工業互聯網App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嘗試系統性地回答了工業App的相關問題。

工業App,全稱工業互聯網App,是基於工業互聯網,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體,是工業技術軟體化的重要成果。

工業App是面向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相關業務(設計、生產、實驗、使用、保障、交易、服務等)的場景需求,把工業產品及相關技術過程中的知識、最佳實踐及技術訣竅封裝成應用軟體。其本質是企業知識和技術訣竅的模型化、模塊化、標準化和軟體化,能夠有效促進知識的顯性化、公有化、組織化、系統化,極大地便利了知識的應用和複用。

相對於傳統工業軟體,工業App具有輕量化、定製化、專用化、靈活和複用的特點。用戶複用工業App而被快速賦能,機器複用工業App而快速優化,工業企業複用工業App實現對製造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創造和保持競爭優勢。

工業App的價值

當你乘坐波音787感受飛行的便利時,你可以驚歎波音787在研製過程使用了超過8000款工業軟體。但你可知道,在這些工業軟體中,只有1000多款軟體為商業軟體,另有7000多款為波音自主研發、非商業化的工業App。波音通過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各種飛機設計、優化以及工藝的工業技術和工程經驗都集中在這7000多款工業App中,這些成為了波音的核心競爭能力。

“你可以花錢買到波音公司研製飛機用的各種商業軟體,但是你卻買不來波音公司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工業知識(know-how)和經驗。所以我們目前研製不出來像波音那樣高水準的飛機。”中國工業技術軟體化產業聯盟總體組副組長、北京索為系統公司副總裁何強這席話體現了工業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工業App恰恰可以將工業知識和經驗進行封裝,實現規模化複用,從而提高企業智能製造水準。

另外,在我國,相當多的工業從業人員從事著重複、低端、枯燥乃至危險的研發、操作、檢測和檢修等工作。智能製造的實施將讓這部分從業人員的工作形式和工業內容發生根本性轉變,逐漸離開生產一線,從而享有更好的工作崗位與勞動環境。將已有的工業技術轉換為工業App,人的工作將從複雜地直接控制機器和生產資源轉為輕鬆的通過工業App控制機器,甚至是由工業App自治控制機器。人的勞動形式將由體力勞動工作逐步轉變為更有意義的知識創造工作,從而大大提高個體勞動價值。

當使用工業互聯網連接各種設備時,應當考慮設備本身的運營價值。工業App通過滿足真實需求,創造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的現金回報,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簡單而言,就是讓各類企業像使用服務一樣簡單便捷地獲取並使用端到端物聯網方案的功能。對於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工業App是採用先進技術的最好途徑,它降低了企業購買、構建、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門檻”,只需支出一定的“訂閱”費用,便可享受到相應的硬體、軟體和維護服務,這是工業互聯網最具效益的營運模式。

工業App的典型應用

工業App是面向工業場景的應用軟體。工業App都具有面向不同工業場景的特徵。用戶可以根據產品製造需求的不同,圍繞工業場景分析、建模、開發和使用工業App。

工業App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承載單點應用落地。工業App目前已在多個場景應用,其中在研發環節融合創新能力較強,典型應用場景如下。

研發設計階段:索為系統為航空發動機用戶將設計的流程、方法、數據、工具軟體及各種應用系統進行有效管理和集成,開發航空發動機總體、流道、結構、控制系統、機械系統、外部與短艙系統專業工具包,使研發過程規範受控、工作效率提升、大量的數據可視化和滿足管理部門審定要求。

生產製造階段:西門子結合深度學習算法,為格林機床提供刀具壽命預測App。根據歷史數據預測刀具磨損狀態,並對刀具提前更換做出提醒,優化製造過程備件採購和庫存策略。

質量檢測階段:某鋼廠與英特爾合作開發鋼材質量檢驗的App,即通過對生產線可視化,用機器學習的方法識別其中的劃痕、酸洗來替代人工檢測,提高了檢測成功率,並降低了人工成本。

預測服務階段:美國初創企業Uptake利用工業App進行推薦預測服務,如流程優化、故障預警、任務管理等,這類工業App主要是基於歷史數據對企業工作流程進行優化,預測各類設備的使用壽命,並可以根據結果反饋不斷提升預測和推薦的準確度。

售後服務階段:北京天澤智雲與某高鐵研製部門共同研發高鐵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車載樣機,將基礎特徵和選定的原始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進行知識挖掘、模型開發和決策支持,通過工業App為高速軌道交通系統的不同部門提供服務來優化協同、提高效率,準確率高達90%。

工業App的作業系統:工業互聯網平台

目前,手機App有兩大主流作業系統:Android和iOS。同樣,工業App也需要運行在特定的作業系統中,這就是“工業互聯網平台”。

工業互聯網平台定位於工業作業系統,是工業App的重要載體,工業App的存在支撐了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智能化應用,可以說,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能力,也就決定了工業App的能力。下圖為工業互聯網平台功能架構。

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構建應用開發環境,借助微服務組件和工業應用開發工具,幫助用戶快速構建定製化的工業App。工業App在工業互聯網平台上運行,產生了大數據,隨後對大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最後數據經過提煉、抽取、處理、歸納後形成了數字化的工業知識,數字化的工業知識最終進一步完善工業App。工業App是實現工業互聯網平台價值的最終出口。面向特定工業應用場景,激發全社會資源形成生態,推動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體化和封裝,形成海量工業App;用戶通過對工業App的調用實現對特定資源的優化配置。工業App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進行共建、共享和網絡化運營,支撐製造業智能研發、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

工業互聯網平台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載體,對下要連接設備、機器和資源的邊緣層,對內要運行工業互聯網運行基礎的IaaS層和核心位置的工業PaaS層,而工業App是工業PaaS層平台之上的內容,是工業互聯網平台接觸用戶的主要方式。

我國在工業互聯網平台領域建設的起步較晚,國外巨頭提早布局,建設了以GE的Predix和西門子的MindSphere等為代表的平台,經過多年錘煉,已經形成“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台”的綜合優勢。

鑒於國外先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模板,我國企業也進行了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探索,孕育出了一批以樹根互聯根雲、海爾COSMOPlat、航天雲網INDICS、阿里雲等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然而,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中50%左右由美國企業提供,與國外相比,中國企業在平台功能、商業化程度、生態體系完整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工業App建設方面,我國正處於基於平台的開發階段。下圖為阿里雲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架構。

工業App的形態

工業App的形態由應用功能決定。

一是面向生產現場的互動型工業App通常採用原生應用實現方式。這類App主要提供工業數據收集、製造全流程管理、遠程操作等服務,由於與原生控制系統互動性強,其主要實現方式是通過原生工業作業系統或平台所提供的特定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專用開發工具SDK,以及開發環境(例如,IntelliJ和Eclipse)插件來實現。

二是面向客戶的服務類工業App通常使用基於Web的實現方式。這類工業App主要提供資產建模、工業數據分析、企業管理等服務,由於與原生工業系統互動性較少,這類App一般使用HTML、Jscript、Ajax等Web開發技術來實現等。

三是定製型的工業App由特定的技術實現。這類工業App對運行環境、應用資源等有特定需求,通常需要開發平台和系統提供強化技術實現,包括特定運行環境的仿真、應用資源跟蹤等在內。例如,Mindsphere為定製型應用和服務通過Developer Cockpit提供資源管理和應用情況跟蹤的能力。

如何理解工業App和工業互聯網平台之間的關係?

按照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的概念,工業App是基於工業互聯網,承載工業知識和經驗,滿足特定需求的工業應用軟體,是工業技術軟體化的重要成果。要理解好這一概念,需要了解三個層次:首先它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一款應用軟體,其次是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生成的包含工業Know-How的工業應用軟體,最後,它是將後台複雜系統(CAD/CAE/CAM/PLM)解耦後通過服務化的方式調用開發形成的解決特定問題的輕量型應用軟體。

可以說,工業App本質上是面向特定場景,解決特定問題的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也是解決用戶、企業,痛點問題,實現商業價值的載體。沒有工業App,工業互聯網平台就像沒有了功能豐富的App的蘋果手機、安卓手機,用戶無法享受到便捷智能的服務,自然也不會願意付高價購買。

工業App是以“工業互聯網平台+App”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是工業互聯網應用體系的主要內容和工業互聯網價值實現的最終出口。比如,提升大型企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水準,需要數據集成應用、協同製造類工業App發揮數據分析、智能決策、資源整合的作用;加快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需要研發設計、生產管理和運營優化類工業App發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作用;建設和推廣工業互聯網平台,需要數據采集、網絡管理、集成開發類工業App發揮數據融合、資源配置、創新研發的作用。工業App的發展將成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手段。正如移動App帶來移動互聯網生態的爆發,工業App也正在引領工業互聯網生態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平台給了工業App全新的展現舞台,全新的價值呈現。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面向特定工業應用場景,激發全社會資源形成生態,推動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體化和封裝,形成海量工業App;用戶通過對工業App的調用實現對特定資源的優化配置。工業App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進行共建、共享和網絡化運營,支撐製造業智能研發、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提升創新應用水準,提高資源的整合利用。

為什麽需要工業互聯網平台?

只要會Java或者C或者HTML5就可以開發手機上的App,但是工業App跟手機App不一樣,需要跟設備打交道,需要聽懂設備、讀懂設備。

傳統工業應用軟體往往開發難度大、開發要求高,需要開發者具備深厚的製造業經驗、深諳工業機理和工業模型,並且不能靈活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一方面傳統架構的工業軟體拆解成獨立的功能模塊,解構成工業微服務;另一方面工業知識形成工業微服務。工業PaaS實質上則成了一個富含各類功能與服務的工業微服務組件池,這些微服務成為不透明的知識“積木”,面向應用服務開放API,支持無專業知識的開發者按照實際需求以“搭積木”的形式進行調用,高效地開發出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此外,工業互聯網平台支持多種開發工具和編程語言,圖形拖拽開發、API高級開發等。這些為不會寫代碼的工程師快速開發出人機互動的高端工業軟體,為欠缺工業理論和工業數據資產的IT人提供高效複用專業算法模型提供了可能;讓原本封閉的企業專業化開發轉化為社會通用化共享,知識得到傳播,能力得到複製與推廣,極大降低工業App的開發難度和成本,提高開發效率,為個性化開發與社會化眾包開發奠定了基礎。

工業軟體未來的開發和部署將圍繞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架構,以工業App的形態呈現,不需要每個開發者都具備駕馭龐大架構的能力,但依托底層平台架構的支持,眾多的小型工業App組合在一起,就能夠組織起一個個龐大的場景。這就好比一支可以打敗大象的螞蟻軍團,從而能夠顛覆性地化解傳統工業軟體因為架構龐大而給企業帶來的實施門檻和部署難度。

因此,在傳統工業軟體被國外工業巨頭把持的局面下,工業App為我國提供了一條“換道超車”的路徑。工業App有助於實現工業軟體核心技術突破,補齊高端工業軟體短板,加快解決我國工業軟體發展中存在的卡脖子問題。

我國發展工業App的潛力

首先,我國工業App市場空間巨大。

我國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工業應用場景眾多。同時,工業全流程涉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組裝測試、銷售運維、經營管理等多個環節,存在製造業生產過程優化、企業管理與決策優化、資源優化配置與協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優化等多種業務需求。此外,網絡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等製造業新模式不斷發展,這些均為工業App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其次,我國具備發展工業App的基礎。

近年,我國移動App爆發式發展,湧現出了支付寶、微信、滴滴等世界領先的消費端App,政務民生領域App已超過2000個,逐步探索出了一條支持App發展的成功路線,這為我國探索工業App發展的技術模式、商業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移動App發展過程中,還培育集聚了大量的開發者,開發者社區不斷成熟,為我國工業App發展奠定了寶貴的智力資源基礎。同時,我國製造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源、知識資源,軟體等相關產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發展勢頭強勁,為我國工業App發展奠定了數據基礎和技術基礎。此外,我國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不斷推進,工業App的承載基礎不斷夯實。

國內工業App的現狀

我國工業App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基礎工業軟體供給能力依然較低,儘管部分企業在行業軟體平台開發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於投入較少、規模較小,對提高我國工業App發展水準作用有限。國外龍頭工業互聯網平台正在加速建設和推廣,對我國發展工業App帶來競爭壓力。

當前,我國面向工業App的供給能力依然不足,推進體系有待完善、生態體系有待優化、質量與安全保障體系有待強化,存在數量不多、質量不高、開源社區建設滯後、商業模式不清、技術能力不成熟等問題,培育百萬工業App任重道遠。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App數量不多。根據航天雲網、海爾、樹根互聯、東方國信、用友、索為、清華紫光等國內領先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公開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工業App數量不超過10000個,並且這10000個工業App中,很多是傳統軟體雲化而來或者基於Windows系統開發,只能算是工業互聯網平台上的“移民”,真正依靠工業互聯網平台開發出來的工業App屈指可數。

二、工業App質量不高。工業App在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存在巨大的不均衡。目前主要還是局限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製造業,由於投入不足,主要在一些局部專業領域開發和應用,未能大規模推廣。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類工業App多,預測預警類尤其是智能決策類工業App少。基於單一數據源開發的工業App多,基於設備和業務系統等多源異構數據開發的工業App少。

三、開源社區建設滯後。當今時代,軟體開源已成為大勢所趨,開源社區在推動軟體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控開源生態,將成為全球工業App產業的焦點。GE、西門子、PTC等領先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均已建立開源社區,平台擁有上萬名開發者。在我國,工業App開源社區建設尚處於空白,開發者規模和能力與國外相比差距顯著,嚴重製約了工業App的發展,工業App開發能力亟需提升。

四、技術能力尚不成熟。工業App的應用開發技術涉及範圍廣。首先,工業App的開發涉及IT、OT和CT等領域。具體來說,IT軟體商和互聯網平台為工業App提供計算力;IT硬體及服務商通過工業App實現工業設備連接管理及應用服務;OT領域提供工業技術、知識和經驗;CT提供通信能力。其次,工業App的開發需要與工業平台、作業系統等進行合作。工業App通過原生平台或系統連接到工業現場實現數據匯聚,並獲取更多構建應用和解決方案的機會。目前我國工業App缺少統一的開發和測試的方法、標準與規範等,工業App開發缺乏成熟的可大範圍推廣的工程化路徑。技術和產業支撐能力不足,工業App質量和安全保障技術能力有待加強,面向工業App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的測試評估、分析處置服務能力較弱。

五、我國當前工業App發展受限於工業專業技術領域微服務功能模塊賦能不足。微服務功能模塊在工業互聯網平台中封裝了工業技術、知識、經驗、模型等工業原理,供工業App開發者調用,是工業App具有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開發在線監測、運營優化和預測性維護等具體應用服務能力的核心。但目前,受工業專業微服務功能模塊賦能不足的限制,工業App發展仍處於起步狀態。一方面,工業專業化程度高、Know-How差異大,工業知識、經驗、機理沉澱和應用難,而我國製造業工藝軟體化基礎薄弱,導致我國製造行業的機理模型缺失較為嚴重,無任何機理模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佔比接近30%,使得部署其上的工業App原生缺乏機理模型的支撐,是工業App專業化發展的主要短板。另一方面,目前多數平台主要在推進傳統服務與流程的雲遷移,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仍是傳統主營業務,在跨行業跨領域方面的專業技術與知識沉澱不足,對工業App在跨行業跨領域拓展存在一定約束作用。

六、我國當前工業App發展受限於邊緣層數采和計算能力弱,數據采集和邊緣計算能力亟待提升。數據采集和邊緣計算是工業App的感知端,通過構建一個精準、實時、高效的數據采集體系,實現數據采集、協議轉換與邊緣計算,是工業App進行數據采集、清洗、處理、分析,進一步優化形成決策的基礎。目前,邊緣層數據采集和計算能力薄弱,限制了工業App大數據分析能力以及通過深度學習形成工業機理模型的能力。經統計,超過50%的平台數據采集點極少(低於1000個)或無數據點,工業設備和產品的傳感器部署不足,使得工業數據采集難度較大。36%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沒有採用通用協議OPC UA,異構數據互操作仍存在較大難度。62%的平台沒有邊緣計算節點或邊緣計算節點能力不足,在設備層進行數據預處理的能力不足。

綜合來看,工業App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工業App的開發生態

工業App的開發涉及製造企業、平台運營商、第三方開發者,通過構建開發者社區,形成工業App開發生態。

(1)製造業企業,信息化水準高的製造業龍頭企業自主開發工業App,以此作為工業App開發生態的原始驅動,用示範效應和龍頭企業本身強大的生態資源聚集能力來吸引用戶和數據資源,提高工業App的供給能力。

(2)平台廠商,工業互聯網平台商,基於自身平台開發工業App。同時工業互聯網平台廠商開放共享算法工具、開發工具等共性組件,擴展開發夥伴圈,引導第三方開發者開發面向重點行業的新型工業App,宣傳並獎勵優秀第三方開發者基於平台開發的工業App。

(3)第三方開發夥伴,第三方開發者包括專業的軟體開發企業也包括專業工程師、行業專家、學生、創客等海量的個體開發者。第三方開發者將是工業App開發的主力軍。由此建立開源的開發者社區,形成創新生態圈。仿效開源軟體社區的建設過程,營造良好的技術分享和交流的社區氛圍,打造完整的工業App與微服務開發環境及技術分享社區,吸引並鼓勵第三方開發者進行應用開發及技術經驗交流共享,推動社區完善人才培訓、認證、評價體系,積極培育工業App開發者隊伍。

在工業App發展初期,應用開發往往是平台運營商自行完成,隨著企業數量增多,應用需求擴大,平台自有服務能力很難滿足多樣化需求,將應用開發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是工業App生態發展的必然途徑。尤其在細分領域,特定場景的應用,應用開發需要大量不同行業和領域的人才,建立開發者社區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環。工業App的開發需要構建更多主體參與的開放生態,圍繞多行業、多領域、多場景的應用需求,開發者通過對微服務的調用、組合、封裝和二次開發,將工業技術、工藝知識和製造方法固化和軟體化,開發形成工業App。通過用與用、需求與需求之間的雙向促進和迭代,逐漸形成開放共享的工業生態。基於這樣的生態體系下,製造業體系將發生革命性變革,工業企業不再全程參與應用開發,而是專注於自身特長領域,第三方開發者與信息技術提供商專注為工業企業開發工業App,通過平台合作機制實現價值共創。

工業App的應用生態

智能手機的大眾化普及和性能提升、3G/4G/Wi-Fi網絡基礎設施的全面覆蓋、手機流量資費的連番下調、兩大主流智能手機作業系統的勝出、應用商店的百花齊放,以上這些因素給移動互聯網的App開發者帶來了巨大的紅利。其中,應用生態所起到的左右尤為重要。

工業App是工業技術軟體化後形成的知識產品,只有通過市場化交易才能最大化發揮其存在的價值。工業App的交易管理應建立工業App市場的供需匹配、知識產權管理、市場管理、應用評價等機制。工業App的交易模式是流通環節的核心。

目前全球工業App商業模式尚在探索過程中。

首先,工業App的核心資源建設正在逐步推進。現階段,生產流程管理、運行狀況監測、工業數據匯集分析等服務已在部分領域展開應用,而滿足工業用戶更高需求的生產優化、支持決策等服務還不成熟。

其次,工業App的發行渠道相對單一。主要是綁定系統和平台的特定發行渠道,例如,Predix的App應用工廠和Mindsphere的應用商店等。

再次,工業App的盈利模式具有多樣性。向用戶收費方面,有按軟體收費、按流量收費、按服務收費等多種收費方式;向發行渠道繳費方面,區別於消費App商店一刀切的分成方式,工業App商店一般從業務角度定價。例如,Predix根據管理資產的數量、鏈接的數量、數據的流量、佔用平台、軟體的資源等因素來決定其定價模式。

當前我國的工業App應用生態尚未建立。

良好的工業App應用生態不僅能夠提升工業知識生產、傳播、利用效率,集聚大量開發者,催生海量開放的App,還能夠形成App應用與工業用戶之間相互促進、雙向迭代的良性閉環,但目前我國工業App生態環境尚處萌芽階段。

一是對工業App內涵界定不清導致認知誤區,不同企業從不同角度進行理解,甚至同一企業不同時間對工業App的理解都存在著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定義不同意將為工業App發展造成一定障礙。

二是缺乏對開發者群體的激勵機制。目前大多數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開發者社區成員主要來自企業內部,外部開發者較少,同時各平台均表示擬向第三方開發者收費,並分享服務收入,這在開發者社區初期培育時難免有殺雞取卵之嫌,對開發者群體的激勵不足。

三是商業模式尚未清晰。平台大多都處於投入期,尚未到達回報期,也沒有形成標準化的交易模式,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平台在交易標準化、安全保障、用戶信用體系等方面的探索尚未展開或剛剛起步。

工業App能否成為繼Android和iOS後下一個App開發者的春天?

首先,能否培育良好的工業App應用生態,取決於在工業App技術支撐方面,能否做到以下夯實工業App發展基礎的工作。

一、能否建設通用的工業App開發環境,包括整合主流工業系統和平台的各種API,開發適用於多種框架、語言、運行環境的開發環境插件,從而保證開發人員快速、便捷的實現功能。

二、能否建立工業App測評認證體系,包括協議異構、數據互通、應用移植、功能安全、可靠性等在線測試認證服務。

三、能否建立工業App標準體系,包括工業App接口、協議、數據、質量、安全等重點標準。

其次,能否培育良好的工業App應用生態,取決於在工業App生態建設方面,能否做到以下優化工業App發展環境的工作。

一、龍頭企業能否起到帶頭作用,聚集生態資源,自主開發工業App,包括共享工藝模型、知識組件、算法工具、開發工具等共性組件,引導第三方開發者開發面向重點行業和細分領域的新型工業App。

二、能否建立開發者社區,包括向開發者提供豐富的API、開發模板、開發工具、微服務等多種方式,吸引開發者進行應用開發及技術經驗交流共享。

三、能否建立工業App交易配套制度、信用評價體系、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及知識成果認定機制,保障App交易生態的順利運行。

總結

工業App作為工業技術、工藝經驗、製造知識和方法承載、傳播和應用的重要載體以及軟體在工業領域發揮“賦值、賦能、賦智”作用的重要體現,已成為推動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推動軟體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切入點、突破口和關鍵抓手。在此形勢下,工業互聯網行業應該夯實和建立工業App的基礎與優勢,借鑒全球發展工業App的路徑與模式,從技術支撐、應用牽引、生態引領三方面發力,提升工業App核心能力、強化商業模式、優化發展環境,在政府和企業拉動的基礎上為工業App行業賦能,真正產生市場激勵效果,使創業者發揮能動性,為App開發者創造繼Android和iOS後的下一個春天,從而助力中國最廣大的工業企業搭上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機遇性快車,快速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