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在中國是名著,可為什麽老外卻認為它是一部三流小說

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是小說領域,如果紅樓夢排在第一,那就沒有別的小說敢說自己是第二了。不是因為我迷紅樓夢才這麽說,這可是中國人公認的事實。

三國西遊,水滸紅樓,這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產生了專門研究它的一門學問,叫紅學。所以稱紅樓夢是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首,誰都不會反對吧。

但是紅樓夢讀的久了,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雖然紅樓夢在中國很火,婦孺皆知,雅俗共賞,被列入四大文學名著,但西方人對它的評價中卻不高,這個很令人費解。

比方說,在劍橋中國文學史中,紅樓夢只是被看作金平梅的仿品。即使在東亞文化圈的日本,紅樓夢受關注的程度也不高,而且多半是因為紅樓夢很像源氏物語而已。

有人說這是因為翻譯的不好,語言不通。其實,就紅樓夢的譯本來說,其水準已是非常不錯的。就拿源氏物語對比,中國的古典詩詞肯定比日本和歌好翻譯,白話文寫成的紅樓夢肯定比日本古語寫的源氏物語閱讀門檻更低。

不是因為語言,那是因為什麽呢?關於這個問題,不僅紅學界,就是民間的普通紅迷也都很關心,而且爭論激烈。捧紅的和貶紅的各不相讓,那紅樓夢本身的水準到底如何?外國人不喜歡它,是語言翻譯問題還是它真的名不副實?

有人說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獨白基本沒有,長篇小說誕生之初就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也是小說區別於影視、戲劇、詩歌等的最大區別。可紅樓夢幾乎沒有心理描寫,就決定了很難成為一流作品。

然而,也有人說心理描寫少更讓人覺得客觀,誰都不能足夠了解誰,缺少角色的心理描寫是對角色的尊重!

而且有一種叫自然主義小說,作者不全知全能,不去進入人物內心進行各種心理剖析,這才是小說描寫的更新版。

所以有紅樓夢學會而沒有托爾斯泰學會,有紅學而沒有托學,因為托老先生筆下的人物已經被他分析透了,而薛寶釵這個人物讀者爭論了二百年,以後再爭論個二百年恐怕也沒有結果!

紅樓夢與心理小說相比,就好像是油畫與中國山水畫的區別,油畫什麽都要表現出來,而山水畫注意留白,意境完全不同。

還有人說紅樓夢人物單薄,相比其他中國小說臉譜化的形象,紅樓夢已經好了很多。但紅和世界名著比起來還差的太多了。全書主要人物沒有體現人性的複雜和矛盾,也沒有人性的光輝。比如像賈寶玉,實在很難在現實當中找到那樣一個人。

好的小說一定要讓作者在書中隱去,而紅樓夢中各種劇透的判詞,評價人物的詩句太多,破壞了全書結構。假如紅完本了,這種提前劇透簡直就是糟透了。紅這種情況太多,真的讓文學批評家來,全篇估計都是批評。

總的來說,對紅樓夢的不同定位,根本原因是文化差異。西方是海洋文明,注重自由平等,偏理性,中國是典型的大河文明,偏感性。

紅樓是經典毋庸置疑,但是要看紅樓,你首先得對中國很了解,就是用中國人的眼光去看這本書。對於外國人來說,這太難了!

咱們中國人讀西方的名著也是一樣的,我以前看呼嘯山莊、傲慢與偏見、簡愛什麽的,就完全不理解好在哪裡。現在中國已經偏西化了,但是思想文化上的根本差異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紅樓不需要成為世界名著,紅樓是一種文化,一個信仰,沒必要跟黃金一樣人見人愛。你不理解自然有人理解,羅布卜青菜各有所愛。要用西方人的眼睛去看西方名著,就知道它好在哪裡了。經典不是因為寫作手法和技巧成為經典的,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它對人心的震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