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的“脆弱”值得被尊重

王鷗在新一季的《閨女》裡講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後,我看到有的公眾號文章裡說她“敗好感”、“賣慘”之類的,這讓哢哢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誠然,一個藝人,在螢幕上自爆“不幸”,難免有博取同情的行銷之嫌。

因為:

“這世界上比你慘的人那麽多”;

“你身為明星有錢有名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

是啊,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幸之人,每天都有悲慘之事。

甚至區區個人的悲喜,在國家民族的難事面前,又何足道哉?

“你說你慘,別人比你更慘。”

因為還不夠慘,所以你所謂的“慘”,便顯得不夠“真誠”了。

我卻想到一句話:刀子沒落在自己身上,你就不會知道有多痛。

01

王鷗在節目中講了兩個細節:

“我想到小時候,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很長很長的那種巷子。

我們家在樓上,但我們樓下有一對公公婆婆,我住他們家。

你知道南方的那種木柵欄,小孩兒就站在那。

我每天都站在那,聽那個高跟鞋的聲音,就聽是不是我媽來了。

小時候的畫面永遠都是在那張望。

走過去(一個人)噢不是你媽媽。

走過去(一個人)噢不是你媽媽。

你就特別失落。”

“我爸我媽離婚那天,就在我家門口那條小巷子,

只有一個路燈,昏黃的一個暗暗的路燈,晚上走都害怕。

我媽就哭啊,我記得她穿著裙子,拉著自行車就要走。

我當時就撕心裂肺。

就是吵得我就覺得:

為什麽爸爸這麽可怕,為什麽媽媽這麽可憐。

媽媽在哭,爸爸在罵,指著罵:你趕緊滾!

我拉著媽媽車架不讓走,就哭。

我媽說’你讓開’,然後把我推開,死活就拉著自行車就走。”

很有畫面感,也很打動人。

我不知道為什麽會有人覺得刻意。

她跟製片人朋友聊這段,是為了要完成自己的一個願望,就是把自己的經歷,心路歷程拍成一部作品,主要講述父女感情的故事。

從小時候在父母吵架下的陰影,到不被愛護的長大,從怨恨,到和解,到遺憾……

這些是她想要表達的東西。

可能不夠專業,但大可不必被嘲。

拋卻她演員的身份,作為一個曾真實的被“傷害”過的孩子來說,外人真的很難去界定什麽叫做“刻意”。

02

這個道理,我之前也不懂。

有個朋友,有著跟王鷗類似的原生家庭:

三四歲父母離婚,她被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老人家去世後,她在父母間被如皮球般踢來踢去,輾轉於父親的新家和母親的新家之間,在同父異母的弟弟和同母異父的妹妹白眼中如履薄冰的長大。

其中多少苦楚,自不必多說。

十幾歲初相識,我就聽過她這段故事。

到了二十幾歲時,每每席間端起酒杯,她還要把自己這段慘烈的童年往事拿出來下酒,佐以半杯清淚。

這麽兩三次之後,我也覺得她刻意,覺得她賣慘以作談資。

不過一段不幸福的童年,誰還沒有呢?

好歹你也大學畢業了,有的人被父母棄養後就沒上過學呢;

還有的人即使父母雙全,卻在暴力或冷漠中長大;

總之,人人自有一段傷心事,誰又比誰更值得同情些?

直到她結婚,為了配合母親的時間,她把婚禮改期,又改期。

婚禮當天,她母親總算趕來,遞給她一千塊錢禮金,做了席後很快離去。

我在現場,親眼看著她忍下半包眼淚,把母親送上車後,回頭來言笑晏晏的繼續招呼客人。

從那時起,我愧悔起自己的淺薄。

03

我們總喜歡聽驚心動魄的故事,喜歡涵義深遠的表達,喜歡痛要痛得凜冽,樂要樂得暢快。

可是生活並不總是準備好了才發生的,你會在某個平常的瞬間突然崩潰,也會在一段你以為已經過去的故事裡突然傷感。

正如那些“小確幸”值得被看見一樣,那些“小脆弱”也值得被尊重。

不管是脆弱的人,還是看見“脆弱”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