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是傳奇歌者,餘光中也忘不掉他詠歎的低音

唱不盡的老歌,永遠年輕

隻白了少年頭老了歌者

偏是落花的季節又逢君

海景縱好非江南的風景

——餘光中《贈斯義桂》

1979年11月,詩人餘光中又一次聽見了男低音歌唱家斯義桂的歌聲,遂想起20年前,在淡水河畔第一次聆聽他“詠歎的低音”。時光流逝,故鄉的聲音仍在記憶裡。詩人寫下了這首詩,贈予歌者。

斯義桂

斯義桂就像一個傳奇。他曾與林語堂、張大千並稱為中國海外華人世界“文化三巨星”,他是第一位在紐約卡內基大廳舉行獨唱音樂會的中國音樂家,他能用中、英、德、意、俄、法六種語言演唱數百首世界名曲,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他曾唱遍亞、歐、美、大洋洲四大洲。

1961年,在肯尼迪入主白宮的就職儀式上,斯義桂應邀擔任首席演唱。

1979年,斯義桂從美國回到母校上海音樂學院開設大師班,進行一個學期的講學。正式的學生只有8個,是從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選拔而來的佼佼者。但旁聽人數超過了500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慕名前來求教的聲樂教師、歌唱演員。

當年在上海音樂學院斯義桂大師班的8位學生,從左到右分別是:金玉蘭、尹兆旭、廉明子、彭康亮、郭燕瑜、劉捷、孫曉中、宗瑞發。

1979年那次教學雖然隻持續了短短的五個多月,但斯義桂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西洋唱法的熱潮。如今,四十年過去了,在今年的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一場紀念斯義桂的音樂會即將於4月19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舉行。登台的歌唱家中,有三位是他當年在這裡教過的學生。

他在當時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今年66歲的男高音歌唱家劉捷就是當年的“幸運兒”之一。1979年,劉捷還是上海音樂學院大一學生,通過選拔進了斯義桂的大師班。劉捷一年前剛從東北來到上海,懵懵懂懂。當年入學考試初試差點落榜,還是因為王品素老師看他孤零零一個人大老遠來趕考,破例給了他重考的機會。因為表現出色,他以複試第一的成績進了上音,並被分配到周小燕班裡學習。

“說實話,在斯義桂來上海之前,我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人,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信息依然閉塞。但他一來,就給我和我的同學們,包括整個中國聲樂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劉捷說。

斯義桂的到來,就像一場“及時雨”。他帶來了西方的發聲技巧和音樂理念,糾正了當時中國聲樂教學上的許多誤區。他還無私地分享了自己在世界舞台的演唱經驗,告訴年輕人應該如何將西方發聲技巧的精髓和東方人細膩的情感表達相結合。

斯義桂指導劉捷的照片至今掛在劉捷家的牆上。

對於學生,斯義桂因材施教,逐個輔導。對劉捷有所了解之後,斯義桂給了他一盤錄音帶,讓他學習模仿德國男高音弗裡茨·翁德裡希。翁德裡希30多歲就因意外事故英年早逝,歌唱生涯只有短短十年,卻取得輝煌的成就。他的噪音寬厚有力,洪亮暢達,發聲自然清新。他從不放縱聲音,不濫用嗓音,也不亂唱那些力所不及的角色。“在對翁德裡希的學習和模仿中,我打下了樂理和技巧的堅實基礎,也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劉捷說。

兩年後,劉捷代表中國赴巴西參加第十屆裡約熱內盧國際聲樂比賽,成為改革開放後首位奪得國際聲樂大獎的中國歌唱家。1984年,他還獲得了首屆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第一名。後來,劉捷赴美深造,並在西方舞台嶄露頭角,被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藝術總監譽為“世界上最好的男高音之一”。

1979年斯義桂來上海的時候,帶來了裝有教材、樂譜、資料、唱片、錄音帶,乃至錄音機、立體聲唱盤等的18件行李,作為禮物捐給上音。這些珍貴的資料,很多年後還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如今活躍在世界舞台的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就是受益者之一。

2003年,沈洋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由於迷戀於對樂譜唱片的興趣,成了圖書館的常客,還獲準進入庫房尋找樂譜。由於沈洋是低聲部,許多歌曲都需要移調,頗為麻煩。漸漸地,沈洋發現很多外國版樂譜都有現成移低後的版本,這些樂譜絕大多數都蓋著一個印章:“斯義桂先生捐贈”,翻開來,還有斯義桂親手標注的筆記、注解以及翻譯。

2015年,在斯義桂誕辰100周年時,沈洋曾撰文懷念。在他看來,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和今日華人歌唱家在世界上的成就,都是踏著斯義桂開拓出的路走出來的。

那些唱不盡的老歌永遠年輕

斯義桂1915年出生在上海,父親是一個石匠。1930年他初中肄業,考入上海國立音專科。1947年春,斯義桂越過太平洋,赴美國開辟新的音樂天地。經過兩年刻苦學習和演出實踐,他在紐約卡內基大廳舉行獨唱音樂會,一鳴驚人。

1950年斯義桂在舊金山歌劇院登台演出《阿依達》裡的國王一角。沈洋曾在文章中這麽寫到:“他作為華人第一次在西方演歌劇,這件事對華人如同許海峰獲得奧運第一金一樣重要。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在西方歌劇界,從來就沒有過華人的身影。他是一個孤立的戰鬥者。”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斯義桂不但走紅於美國主要城市的舞台上,還遠走澳大利亞、紐西蘭,挺進歐洲。在世界舞台上,斯義桂多次與世界級音樂指揮大師卡拉揚合作同台獻藝,世界各地媒體都稱他是“東方來的奇跡”。1970年起,斯義桂先後在美國克里夫蘭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在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學院任聲樂系主任。2017年,劉捷曾赴伊斯曼音樂學院尋找斯義桂的足跡,一幅斯義桂的油畫像,至今還掛在在學院大廳。他戴著紅色的領結,一頭閃著光的白發。

2017年,劉捷在伊斯曼音樂學院,一幅斯義桂的油畫掛在大廳。

4月19日舉行的斯義桂紀念音樂會上,有三位斯義桂當年在大師班裡教過的學生,除了男高音歌唱家劉捷,還有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男中音歌唱家尹兆旭。此外,男低音歌唱家趙石勇等人,都是貨真價實的“斯迷”。

紀念美籍華人男低音斯義桂上海大師班四十周年音樂會

今天,當我們紀念斯義桂的時候在紀念什麽?如今在上海大學音樂學院任教的劉捷說:“希望能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曾經有這樣一個人,和我們一樣的黃皮膚,個子也差不多,但可以在那個年代,前無古人地用歌聲贏得世界的尊重。希望學習聲樂的年輕人,不要妄想一夜成名,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自我包裝,而要像斯義桂當年一樣,刻苦學習,堅持不懈,從不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在世界舞台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紀念音樂會上的曲目,一半西洋歌曲,一半中國曲目。尹兆旭會唱起當年斯義桂教給他們的歌——貝多芬的《阿德拉伊德》,趙石勇會唱起斯義桂唱了無數遍的那首《教我如何不想他》。在演出最後,所有參演者將共同登台,再唱一遍《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他?”這首劉半農作曲,趙元任作詞的中國藝術歌曲,曾因為斯義桂傳遍世界各地。劉捷記得,當年斯義桂在課堂上教他們的時候,還帶著一點江浙口音。大概就是那一點鄉音,曾讓餘光中在海峽那邊想起了江南的風景。就像他詩裡寫的,那些唱不盡的老歌啊,永遠年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