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一達《人五人六》:京味語言的範本

京味文學一直是中國文學汪洋大海中重要的一個浪頭。

以最有代表性的京味文學作家老舍先生來看,老捨的作品與北京這片土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等代表作,細致地描繪了20世紀上半葉北京市民的豐富生活。北京城的角角落落,小羊圈胡同、護國寺、北海、南北長街;北京人的生活風俗,北京人的京味語言,方方面面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1980年代的京味文學,是一群外鄉作家建構的精神故園。鄧友梅是繼老舍之後用京味語言寫老北京風土人情的一大家。《煙壺》《那五》等是其代表作。它們多取材於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獨特的視角,描繪出讀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畫卷,給人以歷史的感悟和現實的啟示。

1990年代新京味作家則多元化發展。王朔用口語化、幽默化的語言來闡釋價值觀念,展現出別樣的“新京味兒”,而葉廣芩的京味,繼承了以老為代表的現代京味文學的精髓,也保留了古都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蘊。而作家劉一達也以自己的寫作逐漸躋身為第三代京味文學代表人物,成為這一文學陣營的中堅力量。

最近,劉一達出版了新書《人五人六》,書中收入三十四篇散文,勾勒出老北京的市井細民、胡同裡的凡俗小事。打拳的金二爺、酒蟲兒老胡、胡同裡掃街的老人、蹬三輪車的板兒爺、面臨退休的老主任……劉一達寫五行八作,形形色色的人,這些打頭碰臉的街坊鄰居,有拾金不昧的、有地道仗義的、有江湖俠義的;也有失了初心的、虛榮逞能的,他們有情有趣,展現了北京人的做派和德行。

6月28日,《人五人六》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辦。劉一達與演播藝術家艾寶良,畫家馬海方以及現場讀者分享了自己的新書《人五人六》,並就“話說、畫說北京城裡的‘人五人六’”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

劉一達

“人五人六”與北京土話

作為生在胡同、長在胡同的北京人,劉一達對於北京有著與生俱來的感情。從小生活在胡同,跟老北京人生活在一起,老北京的故事和語言都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劉一達寫作的素材來源。而北京人,是劉一達創作的重要一脈。

《人五人六》可以看成是《城根眾生》《故都子民》等系列作品的延續。“人五人六”本是個貶義詞,多指人裝模作樣假正經,用北京話來說,就是“裝大個的”。但用在這本書上卻恰到好處,將老北京的市井模樣巧妙地概括了出來。

劉一達說:簡單來講,人五人六的意思是“這個人不怎麽樣,非要裝出來怎麽樣”,用北京土話說叫“裝大個兒的”。《人五人六》是京味語言的範本,這裡面完全都用京味語言。京味語言不完全是北京的土話,不是那種土得掉渣的語言,它是經過提煉的。老舍先生說北京話是活的,為什麽是活的?因為它要不斷推陳出新。很多老北京話用到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用了。比如老北京常說的:這個人現在牛了,大馬金刀。大馬金刀是什麽?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這人牛。還有老北京經常說的感歎用語,老北京人不說“哎呦我的媽呀”,而說“哎呦我的佛爺桌子”。

劉一達認為在寫作中,越是簡單的越難寫,他提到自己的另一本書——《獨門兒》,這本書中的一篇文章系的是京劇《紅燈記》的編劇之一翁偶虹。“翁先生在晚年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最老辣的文章是什麽?就是大白話。《紅燈記》裡面所有的台詞,幾乎全是大白話,比如‘提籃小麥拾煤渣,擔水劈柴全靠它。裡裡外外一把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栽什麽樹苗結什麽果,撒什麽種子開什麽花’。翁偶虹在回憶錄中寫,裡面有一句台詞原本是‘刮什麽雲來下什麽雨,活什麽泥來脫什麽坯’,江青看了以後說這個詞不行,太土,限他二十天把這個詞改了。翁老先生躺在床上聽收音機,收音機裡面播的農村科技節目,突然播報員說了一句:栽什麽樹苗結什麽果,撒什麽種子開什麽花。老爺子一聽這個,噌的一下從床上跳下來,於是才有這兩句台詞。”

“語文是看的,語言是聽的”

畫家馬海方為《人五人六》畫了配圖。在提到劉一達的京味文學時,他講道,“劉一達寫得快,有味道,什麽味道?北京講吃的、喝的形容為北京味兒,豆汁兒澆圈麻豆腐,這個味兒,一句話叫地道。”談及配圖的藝術,馬海方認為看一遍小說是不夠的,看一遍只有個大概印象,必須看兩三遍才能畫。“大家看我給他配的圖的時候,可能和看書還有距離,因為文字寫人和用畫筆畫人,這個塑造形象的手段是不一樣的。希望大家讀這個小說的時候要注意人物的性格刻畫。”

艾寶良回憶起與劉一達初次見面的情景,他坦言非常喜歡劉一達的小說,“好多人把語言當成語文,把語文當成語言,其實語言不是語文。語文是看的,語言是聽的,作家寫的書是給人看的,所以它是語文。但是,又是語言又是語文的就是劉一達的語言,也就是說他的東西你又能看又能聽。”

在他看來,劉一達小說的“京味兒”體現在他所刻畫的北京人身上。“北京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擰巴著。劉一達小說裡的人物就是這樣。他寫的大多是小人物,但是小人物卻有大情懷。他不寫壞人,他寫的‘壞人’都有可愛的地方,他寫的好人也都有缺點。”

主持人米夏說:“劉一達筆下都是市井細民,看起來普普通通,但是看完之後卻讓人覺得感動。比如第一篇《老槐》,你看完之後會有一種況味在心理,你會覺得北京人特點是古道熱腸,他真正為你著想,但是嘴上又不繞人,這就是北京人的特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