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陽氣不夠了,臉上三處就會暗下來!《內經》之言怎麼理解?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集解》、《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黃帝內經靈樞譯釋》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列位看官,話說生命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的未知性。上一刻,我們知道自己的經歷。下一刻,我們卻難卜自己的生死。生命無常,悲喜無律。如果能有人能透知未來,點撥於今日,那該有多好!

其實,在中醫診斷學裡面,還真就有一些方法,通過觀察我們人體外部的信息,來洞察體內的秘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面部三個位置顏色暗沉,所帶來的診斷意義。

請您記住。當我們的身體病邪之氣越來越重,清陽之氣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的眉間、下巴和額頭中央,顏色會越來越暗沉,甚至直接有灰黑之色。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咱們古人對面色暗沉這件事是特別在意。《黃帝內經·靈樞·五色篇》裡面就講:「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就是說,醫者要聚精會神地望色辯證,如此才能正確判斷疾病的以往情況和目前的發展變化。面色應有的明亮之感顯露不出來,而是見到沉滯晦暗的,說明一個人病重。如果一個人得了病,臉色不明亮,也不潤澤,但是臉上沒有晦暗的現象,那說明這個病不會向嚴重的方向發展。總之,在古人眼中,面色發暗沉,是特別危險的信號。

接著往下看,古人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黃帝內經·五色》經文這樣說:「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在地為厥」。什麼意思呢?雷公自謙地說,我聽說許多病的開始,都是由風邪引起的。厥逆病變多是由寒濕引起的。那怎樣從臉上來鑒別呢?黃帝說了,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就看一個人兩眉之間的氣色變化了。顏色出現浮薄而光澤的,就是風病,獨沉而暗的,就是痹病了。如果這種沉獨晦暗的顏色出現在地閣部位,也就是我們的下巴,那就說明有厥逆之病了。這裡面,就點出了「闕中」(眉間)和地閣(下巴)兩處顏色暗沉所代表的意義。眉間顏色晦暗,代表痹症。下巴顏色暗沉,代表四肢厥冷不溫。

為什麼眉間顏色發暗代表痹症,下巴顏色發暗,代表厥逆之症呢?古人對此有所解讀,但說實話,是比較牽強的。比如說關於眉間部位,古人認為體現痹症作為陰邪,發於肉骨,所導致的濁色。而下巴的顏色暗沉,體現四肢厥冷從腳下開始,向上蔓延,於是也就最先體現在面部的下方。這樣的解讀,作為一種解釋,可以參考,但是裡面依然有很多值得推敲的東西。

應該說,下巴和眉間這兩個部位顏色暗沉,倒還好說,畢竟短期內無性命之憂。但是如果我們的額頭正中央部位顏色發黑髮暗了,那就不好了。這是人病重、不久於人世的表現。這樣的論述,也見於《黃帝內經·靈樞》裡面的「五色」篇。原文寫:「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猝死」。這個庭,基本當額頭中央部位講。這個部位如果出現如拇指大小的暗黑色澤,說明近期內有性命之虞。

為什麼這麼說呢?足陽明胃經,循行於額頭。後天脾胃之氣,直接體現於額頭。所以當額頭部位顏色晦暗、變黑,說明後天之本不固,氣血難以生化,人賴以生存的資本耗盡了。其次,陽明經多氣多血。胃氣,為十二經之氣根。如果本經所及之額頭顏色晦暗,說明一身之氣血異常,或虛或鬱或滯,總之是出現了重大異常。這樣的人,往往病勢深重,但是自己可能全然無知。

其實,關於這個額頭顏色晦暗主大凶的說法,現代醫學界也有所驗證。曾有醫家為小孩子診病,見其父親額頭暗黑,叮囑檢查遭到拒絕。後來,該醫家和小孩子建立了聯繫,了解其家中情況。很快,小孩子告訴醫家,父親前不久突然因病去世了。

總而言之,古人所歸納出來的眉間、下巴、額頭三處,一旦顏色變得晦暗、暗沉,甚至有黑色,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的。這是古老的中醫望診學給我們的啟迪。我們切不要置若罔聞、無動於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