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刺這個部位治療鼻炎效果竟這麼好!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導讀:在長期臨床研究中,北京市同仁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體鼻腔周邊藏著一個能有效控制鼻炎的開關——蝶齶神經節。

使用中醫的治療工具,運用中醫的調針方法,利用針刺良性雙向性調節作用,穿透表層的經絡穴位,以一根5.5厘米長的銀針,深刺西醫解剖位置中的蝶齶神經節來治療疾病。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痛苦小、見效快、療效高、無副作用。

大家都知道,鼻炎易複發,難根治,很多鼻炎患者都被逼成了段子手。比如:

剛才去醫院看鼻炎,由於人多坐候診區等候,看段子打發時間,導診護士叫到我名字的時候,我立刻過去,護士:怎麼了,哪裡不舒服?我真正好看完一個段子,沒忍住笑,噗的一聲,鼻涕噴出來了,護士愣了一下:噢,知道了,進來吧!

昨天我外甥看鼻炎,老中醫說回去弄一段蔥白……我妹接著說到:「哦哦,插鼻子裡嗎?」老中醫看了看我外甥,又看了看我妹,問我外甥:「那是你親媽嗎?」蔥白是跟葯一起煎的!」

還有很多鼻炎有如下控訴:

①每天動不動就連續打噴嚏,口水還亂噴

②在安靜的環境下,永遠是別人的焦點

③基本上天天鼻子不通氣兒,吃東西都不知道啥味道

④鼻子塞住,只能嘴巴來呼吸,導致嘴巴又乾

⑤長期氧氣不足,記憶力每況愈下,整天無精打采

⑥每天出門都要帶上好幾包紙巾在身上,不然更難受

⑦鼻子癢,連眼睛都癢,碰一下就一直癢還一直流眼淚

⑧換季的時候想把鼻子都給換一個

小編說

面對患者的血淚史,小編今天帶你去探秘治療耳鼻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方法,看看患者們的療效如何?

時隔多年,82歲的吳乃英再次聽到聲音。欣喜之餘,他有一些不習慣。他是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下康復的耳聾患者之一。

對耳鼻喉領域的常見疾病,醫生們有一個通俗的叫法——三炎一聾,即鼻炎、咽炎、中耳炎、聾啞症及各種耳聾疾病。耳鼻喉領域涉及到頭面部深在的細小腔洞,這些敏感的區域被醫生們戲稱為「精巧地帶」。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鼓勵中西醫結合。中西醫聯合突破重大疑難疾病,已經成為新時代的課題。這個新課題,也成為解決耳鼻喉這個「精巧地帶」問題的嘗試方向。

中醫方法打破僵局

「即使張嘴大口大口吸氣也不夠」,「只能靠在床頭睡到天亮」,在鼻炎病友會QQ群裡,有很多人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一項由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於2015年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的鼻炎發病率高達37%,並呈逐年上升趨勢。

對於鼻炎,西醫的治法一般是見症治症,或消炎殺菌,或手術治療,但由於易複發,難根治,窒息感總與患者如影隨形。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北京同仁醫院就開始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耳鼻喉疾病的探索。但如何結合、結合的效果如何,臨床實踐一度遇到瓶頸。

真正打破僵局的,是發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蝶齶神經節針刺術。

在長期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體鼻腔周邊藏著一個能有效控制鼻炎的開關——蝶齶神經節。可是它藏得太深了,如何才能刺激到它呢?研究人員想到了針灸。

由此,一種中西合璧的治療方法誕生了。使用中醫的治療工具,運用中醫的調針方法,利用針刺良性雙向性調節作用,穿透表層的經絡穴位,以一根5.5厘米長的銀針,深刺西醫解剖位置中的蝶齶神經節來治療疾病。這種方法操作簡便、痛苦小、見效快、療效高、無副作用。

隨著研究的進展,北京同仁醫院的研究人員在CT影像下發現了針刺前後鼻腔腔隙的變化。這一發現更加有力地證明了該方法對於鼻炎的治療作用。

針刺前和針刺後腔隙變化

在對超過13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該方法對慢性鼻炎有效率達90%,變應性鼻炎為70.4%,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為52.4%。大部分鼻炎患者經過治療癥狀可以得到緩解,許多慢性鼻炎患者經過數次治療甚至可以多年不發作。

這一研究讓北京同仁醫院對中西醫結合在耳鼻喉領域的新作為充滿信心。進入21世紀以來,中西醫結合在耳鼻喉領域有了新的天氣。尤其是2013年,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成立後,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迅速發展。

西學中,中學西,優勢互補

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長、北京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說,5年來,研究所一直注重發揮傳統中醫藥優勢,並應用現代新理論、新方法進行中西醫結合研究。

中西醫結合,是研究所成員們的共識。在探索中西醫結合的路線上,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從思維到行為,都經歷著巨大轉變。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防聾辦主任黃麗輝的改變,是從6歲患兒優優開始的。先天性耳聾的優優看到黃麗輝的第一眼就對她說,阿姨,我不想再扎針灸了。

原來,在見到黃麗輝之前,家長已經讓孩子扎了近2年的針灸,卻沒有見效。「他屬於先天的遺傳性耳聾,針灸並不是治療這種耳聾的最佳方案,他的這種情況,應當儘早佩戴助聽器,聽力嚴重下降後應選擇人工耳蝸手術。」黃麗輝說。

而對於6歲的優優來說,不佳的治療方案,讓他錯過了恢復聽力的最佳時期。

這個病例深深刺痛了從事聽力研究數十年的中醫黃麗輝。她開始認識到中西醫相互學習的必要性。黃麗輝說:「我的老師、國醫大師乾祖望說過,一名好的中醫大夫一定要具備現代醫學的素養,如果你連現代的影像片都不會看,那稱不上是一名合格的中醫大夫。」

為了學習西醫知識,黃麗輝到日本東京大學進行了為期六年的學習。在北京同仁醫院,與她一樣的中醫大夫還有很多。傳統醫學科主任廉海紅介紹,傳統醫學科與重點學科耳鼻喉科密切合作,積極補充西醫知識,不僅全面拓展了合作領域,而且在面對耳鼻喉疑難疾病時,思路更加開闊。

中學西之外,西醫也在補充中醫知識。

研究所副所長劉博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她認為,西醫從癥狀入手,中醫注重整體分析,兩者互相學習,互相溝通,才能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攜手作戰。

「這種學習是雙向的,它不是簡單地把中西醫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從更高的層面上進行交流。」張羅說。

制定中西結合個性化方案

「中西醫是互通的,為患者定製全生命周期的最佳治療方案,是中西醫結合的最終目的。」張羅認為,在耳鼻喉領域,中西醫有著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西醫多向微觀方面發展,注重組織解剖、細胞結構、生理生化及病理變化,而相對較少注意整個機體與這些局部器官的聯繫。中醫從巨集觀角度出發,以中醫特有的整體觀看問題,認為耳鼻咽喉分屬不同的臟腑,其生理功能的維護、疾病的形成與變化、臨床辨證與治療,都通過臟腑經脈與機體整體的生理病理密切相關,但中醫對這些局部器官及組織結構的觀察和了解相對比較粗獷。

個性化的方案,能夠把兩者的優點有機結合起來,該中即中,該西即西,讓每個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都能夠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案。

何彥冰是這種治療方案的受益者,今年46歲的他在1992年患上了過敏性鼻炎。

「整整3個小時,不停地擤著鼻涕,眼睛、鼻子癢到你抓心撓肺。3桶紙巾1200張抽紙依舊不夠用……」,何彥冰曾在微博上記錄下自己發病時期的感受。

每年發病的時間,被他稱為悲情六月、痛苦七月、黑色八月、奪命九月。

當何彥冰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從家鄉陝西榆林來到北京治療,他不曾想到,北京同仁醫院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讓他獲得了自由呼吸的權利。

在對他的個體情況進行了充分了解之後,同仁醫院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治療方案,包括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他切實體驗到了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張羅說,中西醫結合是耳鼻喉領域的發展趨勢。未來,在耳鼻喉領域,研究所還將持續發力,為更多的耳鼻喉疾病患者消除病痛。

如今,在何彥冰的微博上,最常出現的哭泣表情,換成了一個笑臉。

新媒體編輯 | 徐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