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股牛市徒有其表 已淪為極少數巨頭股票的遊戲

美股當然是處在牛市當中,這還用懷疑嗎?

上周三,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而納指距離新高也是咫尺之遙,這是任誰都否認不了的事實。

SG Securities量化分析師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警告說,其實具體到每一隻股票的層面,局面要比大多數人的直觀感覺糟糕得多。無論在美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大多數股票的處境都很“掙扎”,當下的價位都明顯低於十八個月之前的水準。

這一點從各大主流指數身上是難以發現的,因為這些指數多是市值加權的編制方法,而非平權,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實際上是被極少數規模巨大的超級成長型股票統治了——這些名字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它們的進展扭曲了指數本該呈現出的市場整體畫面。

2018年1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1%。然而事實是,根據FactSet的數據,這十八個月以來,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美國股票,超過半數價格是下跌的。在此期間內,這些股票全體的表現中值是下跌0.7%。

放眼全球層面,所見甚至更加觸目驚心。以美元價格計,全世界的股票在這十八個月裡有三分之二都是下跌的,跌幅中值14%。

“這些股票不會出現在主要的雷達上,儘管它們都在遭受著周期性麻煩的困擾。”拉普索恩指出,“其實,標普500指數並不是全球股市繁榮度的合格代言人……有多達1.1萬隻其他企業的股票表現並不理想。”

將視線聚焦在那些市值更小,而且不屬於“成長型”的企業股票身上,對此就會看得更加清楚。比如明晟美國小型價值型指數十八個月當中下跌了近5%。明晟全球指數的小型價值型子指數,同期更是跌了近10%。

事實上,這樣的局面並不罕見,過去也曾經出現過。在1990年代晚期,市場就是這樣被大型成長型股票統治的。這少數股票興旺發達,而數量更多的較小型股票,尤其是那些不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的“價值型”股票,卻在枯萎凋零。

這並不是什麽神秘力量的產物,相反很容易理解,畢竟追逐表現正是投資者的天性。他們總是會去購買那些他們知道的,或者他們聽說過的企業股票。由此,就出現了一個循環——一隻股票越是上漲,就越會得到更高的媒體曝光度,越會受到更多蜂擁而來的投資者的追捧,於是就越發漲到一塌糊塗。

拉普索恩指出,大型成長型股票的繁榮是“受到了基金資金流的推動,而基金資金流則是受到了債券低收益率的推動”。債券收益率低迷意味著資金廉價,客觀上會鼓勵投資者去追逐包括股票在內的風險資產。

當互聯網泡沫2000年最終破滅,遭受損失最大的,正是不久前還大受追捧的大型成長型股票。突然之間,市場就發生了轉而青睞小型股票和價值型股票的大轉折,後兩者在隨後的七年裡一直佔據相對表現的上風。

那麽,這次的局面發展下去會怎樣?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拉普索恩說,這些小型股票因為各種麻煩表現不佳,可能正意味著它們已經變得足夠廉價,即將迎來漲勢——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讓人不那麽開心的解讀,意味著它們正在就未來的經濟危險發出信號,而那些主流指數都忽視了這些危險的存在。

拉普索恩的建議是,如果投資者相信全球經濟將墜入衰退,最好是買進國債。如果投資者不這麽認為,那麽不妨更多下注小型和價值型股票,賭它們的表現會逐漸追上那些大名鼎鼎的股票,畢竟現在折扣已經很可觀了。

當然,最理性的選擇可能還是應該兩邊下注——一方面購入美國和海外的小型價值型股票,一方面也購入一些長期的零票息國債,後者可以在衰退到來時讓人更加安心。(費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