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粉絲真的是在為范丞丞買單嗎?

  

  范丞丞圖片來源於網絡

  娛樂業對於贏利模式的追求與探索精神堪稱文化產業的領頭羊,上周某部電影才普及了一種利用映前退票空手套票房的新招,本周,新晉愛豆范丞丞就和微博合作,嘗試了明星V+會員製,就是說粉絲想看范丞丞的私藏照片,得先付費60元成為半年會員,一夜之間據說有8萬粉絲買單480萬。

  從粉絲角度看,60元半年不算貴,比前輩粉絲買《新京報》整版廣告祝金秀賢生日快樂要便宜得多。不僅能看照片,評論區靠前,還能進偶像當群主的微信群,這種追星真的很有存在感。傳媒業人士一片羨慕嫉妒恨,要知道,知識付費方興未艾,新聞付費還在論證,而照片付費竟然一下子就試水成功了。據說,這還是一次粉絲篩查,可以通過付費與否將核心粉絲篩查出來,增加了用戶粘度,傳媒業的“痛點”它也一下子解決了,可謂一舉多得。

  先說說閱聽人反應,關於照片付費,目前看到的最犀利的一條評論是:“麻煩這些明星全付費吧!這樣我就看不見了。”人民網小編將它置了頂。我又把這則新聞交給95後女大學生討論,她們認認真真交了作業說:新浪微博是一個公共平台,不應該變成追星集散地。這些瘋狂的核心粉絲會不斷地去買熱搜,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就會被淹沒。——看來,95後裡明白人還是很多的。

  粉絲經濟早先不是這樣玩的,不管你怎麽狂熱,怎麽支持偶像,但粉絲經濟還是符合了影視娛樂經濟的本質:二次售賣模式。你買票看他/她的電影,看他/她唱歌跳舞,買他/她的代言產品,消費的是偶像的“作品”“產品”,而非偶像本身。從好萊塢開始,影視娛樂業百餘年來秉持的一個理念就是:你得先有好作品,才能實現影響力經濟:高片酬、出場費、代言或廣告。這一準則幾乎是支撐這個行業的宗教般的存在。即便是TFboy這樣幼齒系當紅組合,成員還是要考電影學院,錘煉演技歌藝和舞藝,通過作品來延續娛樂生命。

  我們喜歡用消費主義來表達對時代的不滿,但消費主義其實還是有轉換機制的,中間保留了溫情脈脈,買方和賣方之間不是純粹的買賣關係,而是一種情感幻覺。比如聽著林俊傑的歌努力學習發表了優秀論文的同學,便是獲得了“你在你的領域裡努力,我在我的領域裡努力”這種共情。當然情感幻覺有很多種,很多人看易烊千璽,就像看著自己的弟弟,或者兒子、女婿什麽的,這被美其名曰“偶像養成”式追星。

  表面上看,消費主義的情感轉換機制在范丞丞這裡好像不太靈了,他不用拍戲、不用唱歌,只要“性格好”“有實力”(關於這一點粉絲語焉不詳),不需要構建什麽“情感符號和橋梁”,就實現了一次售賣,直接變現。

  但其實,娛樂業的贏利模式沒變,照片付費探索隻不過是一時幻覺。范丞丞被報導最多的“事跡”,是這個少年原本相貌儀表“平平無奇”,但去了韓國走了一圈,立刻男大十八變,成了星味十足的潮男。本質上說,范丞丞只是韓國文化時尚工業流水線的一個“愛豆產品”,和蔡徐坤、朱正廷這些練習生沒什麽區別,只因為他是范冰冰的弟弟,公眾暫時對他更感興趣。粉絲買單的並不是范丞丞,最終是韓國那神奇的變形計,從韓庚、鹿晗到吳亦凡、張藝興等等莫不如是。更不必說,范丞丞們參加的節目《偶像練習生》也是全方位複製了韓國的綜藝節目模式。這說起來就更丟臉了,就此打住。馬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