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墮胎片”,豆瓣八分,我給十分

墮胎,是國產青春片之痛。

以《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為首的「墮胎三部曲」,把我們的青春都獻給了婦產科主任。

但其實,真正有問題的不是墮胎,而是講述墮胎的方式。

美國電影《朱諾》中,高中女生朱諾偷食禁果後懷孕,在墮胎和生育之間抉擇,最終學會了獨立和成長。

此片獲得了奧斯卡的青睞。

羅馬尼亞電影《四月三周兩天》中,少女嘉碧塔在禁止墮胎的國度裡,秘密完成墮胎,揭示了社會的黑暗面。

此片拿下了坎城金棕櫚大獎。

最近,Netflix出了一部關於墮胎的紀錄片,格局更加巨集大。

不僅關乎青少年,還關乎各個年齡段的女性。

講述了美國數十年的墮胎爭議史,同時也是女性數十年的生育剝削史。

香玉覺得每個女孩都該看看——

《羅訴韋德案》

Reversing Roe

這部紀錄片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墮胎應該合法化嗎?

在中國墮胎是合法的,但在西方宗教國家,這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

許多人認為胎兒也是一個生命體,不應該隨便剝奪胎兒的生存權利。

回看上世紀 60 年代末,「墮胎」在美國大多數地區都屬於違法行為

按照法律規定,除非危及婦女的生命,否則不能墮胎,會被判處重罪。

矛盾的是,保證幼兒出生率的同時,婦女死亡率也在上升。

這部紀錄片,就是聚焦了人們爭取墮胎合法化、爭取女性權益的艱辛歷程。

豆瓣8.0 分,只有193 人看過。

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歷史情景是什麽樣的?

人們發現,意外懷孕、無力撫養、身體不佳等情況時有發生,墮胎似乎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事實上,政府禁令不能完全消除墮胎,只是讓它慢慢從「地上」轉移到「地下」。

而地下的非法墮胎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經濟富裕的女性,她們會聘請私人醫生到家中,或者乘坐飛機跨州、跨國進行墮胎手術;

另一類是經濟拮據的女性,她們只能用衣架、刀具自行解決,有人甚至故意摔下樓梯流產。

這樣的場景,香玉光是想象一下都會感到生理不適

除此之外,她們還可以選擇當地非法的私人診所,不過,付出高昂的費用,只能得到安全性極低的服務。

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35 萬的墮胎女性患有併發症,超過5000 人死亡,地下墮胎正在釀成越來越多的慘劇。

影片有一個細節,令香玉非常氣憤:孕婦在進行手術的時候,常遭到男醫生的冷漠對待,被要求自己進行術後清理,「我們可以為你流產,但你要自己處理衛生」。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越來越多的女人團結起來,她們到街上遊行示威,在法院申訴辯論,要求合法墮胎的權利

墮胎也逐漸成為當時女權主義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如果連控制自己身體的權利都沒有,其他的權利怎麽保證呢?」

這是生殖自由,

你有權要孩子,也有權不要孩子。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兩位女權主義者琳達·考菲和薩拉·韋丁,擔任孕婦簡·羅的辯護律師,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律支持墮胎。

這就是著名的羅訴韋德案。也正是這部電影的片名。

最終,美國最高法院的九名法官以7:2的表決比例,承認美國的墮胎合法化:

女性有權利在第一孕期(懷孕1-13周)、第二孕期(懷孕14-27周)選擇終止妊娠,但在第三孕期(懷孕28-40周)州政府有權禁止墮胎,以保護孕婦的生命安全。

故事就此大團圓結束了嗎?

沒這麽簡單。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墮胎合法化的建立,後半部分是墮胎合法化的推翻

首先,原教旨主義者和女權主義者對「羅訴韋德案」的判決結果展開激烈的論戰:

生命派(pro-life)認為,墮胎是邪惡的,它慘無人道地剝奪了無數生靈,而大家置若罔聞;

而選擇派(pro-choice)認為,墮胎是正義的,它保護了女人的選擇權利和自由意志,是歷史的偉大進程。

一時間,「墮胎」火速成為了全民議題,極少有人保持中立態度。

接著,論戰更新成流血暴力事件。

一名醫生遭到槍擊、兩名女性被殺害、兩枚炸彈在診所被引爆造成死傷無數...

有人說,「它的影響程度等同於美國的第二次內戰」

後來,墮胎問題又成為了政治博弈的工具。

我們知道,每個政客面對「墮胎問題」的立場,會籠絡不同的選民人群,影響最終的選票數量。

但是,他們真的關心墮胎嗎?

有人為了獲得更多選票,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態度,比如裡根總統在 60 年代末明確表示支持墮胎,到了 80 年代又成了生命派的支持者;

有人為了獲得選票,不惜以偏激的態度,去誇大墮胎的傷害性,比如川普憑借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得到了福音派人士的支持。

毋庸置疑的是,現在墮胎政策正在朝著收緊的趨勢發展。

越來越多的州增加墮胎限制條件,越來越多的診所停止墮胎服務;

而最高法院的 9 名法官更迭換代,如今支持墮胎者 5 人,反對墮胎者 4 人,僅一票之差。

在不久的將來,「羅訴韋德案」可能被徹底推翻,墮胎可能再次變成非法行為。

有人分析,川普任內或許可以達到7席保守大法官,推翻羅訴韋德案,真正實現使女的故事。

這大概就是紀錄片《羅訴韋德案》給我們留下的課後作業:

你能想象歷史倒退回上世紀 60 年代是什麽感覺嗎?

影片沒有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我們卻可以從女性們迷茫又焦慮的表情中讀解出什麽。

香玉只想問一個問題,女性的生育權利到底應該由誰來決定?是政府還是女性自身?

片中有一項民意調查:你認為墮胎應該只是一位女性和她的醫生之間的事情嗎?

68% 的人選擇了讚同,他們認為墮胎的決定權應該在女性手裡,而不是政府手裡。

但現實恰恰是相反的,女性的命運被牢牢地掌控在他人手中,無力又蒼白。

本質上,墮胎政策是對女性身體的剝削和控制:

這是政治問題,州政府想控制我們的身體。我們生育了士兵,我們生育了工人,現在他們害怕失去對我們的控制。但是,控制自己的身體,才是民主的基礎!

關於女性喪失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許多作品中都有過精彩絕倫、又讓人膽寒的刻畫:

比如影史經典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中,一位丈夫為了獲得職業晉升的機會,把自己妻子的子宮獻給撒旦。

有一天,妻子以為自己在和丈夫積極備孕,卻在夢裡遭到魔鬼的強奸,醒來身上傷痕無數。

身邊的丈夫、鄰居、醫生都在欺騙她,直到生下沒有瞳孔的孩子,她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

再比如《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國」為了解決人口出生率低的問題,把女性變成國有資產。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淪為生育機器,沒有生育能力或者反抗強權的女性,被吊死或者發配到殖民地。

至此,女性完全喪失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成為男性極權社會的附屬品。

我到底做錯了什麽,要經歷這般痛苦。

無論是上世紀的羅斯瑪麗,還是未來世界的基列國,它們都帶著強烈的魔幻色彩;

相比之下,紀錄片是盡量客觀、還原現實的,但本質上它們講的是同一個道理:

女性的生育權利,應該掌控在自己手裡。

它不應該被宗教綁架,因為我們有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標準,不能佔領道德的高地,把信仰強加在他人身上;

它不應該被法律綁架,令其成為政客爭取選票的遊戲,原本的人權意義就不複存在,女性就會不斷被剝削;

它也不應該被親人綁架,結不結婚、生不生子、墮不墮胎,都應該是你自己說了算,因為這是你的身體。

道理很簡單,可很多人就是不明白。

當現實越發滑稽荒謬的時候,我們越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那麽自由的一天,終將會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