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聰不聰明不只看遺傳,父母的深度參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昨天陪孩子去看《銀河補習班》,鄧超飾演的馬皓文是一名橋樑設計工程師,天資聰穎又好學。而他的兒子馬飛,資質平平、對學習毫無熱情,是個不折不扣的「學渣」。

途中突然聽到後座有人說:「他爸那麼聰明,怎麼都沒遺傳給他兒子呀。」

然而,孩子聰不聰明真的只是遺傳嗎?

來源:電影《銀河補習班》

為人父母,都渴望能擁有一個聰明寶寶。那孩子聰不聰明究竟由什麼決定呢?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證明:遺傳對孩子的智商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真正決定一個人智商和情商的,是成長環境。

美國聯邦政府曾開展一個「開端計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早期兒童發展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他們發現:父母深度參與和儘早開始教育是促進孩子智商發展的兩個必然條件。

1

高質量的學前乾預,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系統科學家 Cathy Price 和其小組研究發現:人類的IQ(智商)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並且越早開始越好。

BBC最新製作的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中,邀請了世界各地多位兒童發展領域的頂尖專家,跟蹤了多個家庭,了解孩子的環境對他們大腦發育及成長的影響。

其中有個實驗,是關於母親與孩子的交流,對孩子的語言能力及大腦發育的作用。

科學家在21個月大的佩西身上裝了新式辭彙追蹤裝置,以記錄他一天所說的語言辭彙量。

第一天,佩西媽媽一天說了1.3萬個單詞,佩西說了大約2500個單詞。

第二天, 佩西媽媽單詞增加到1.37萬個,大約增加了5%時,佩西就說了2800個,大約增加了13%!而他倆對話交流的增加,也就是相互對答的句子,從第一天到第二天增加了38%!

人的大腦、智商 90% 是在 0-3 歲時發育決定的。此時,父母對孩子哪怕是一點點的付出,都是成倍的收穫。

《父母的語言》中提到說:父母的語言,會影響孩子的智商發育,尤其是3歲以前,父母和孩子的語言互動越多,孩子的智商發育越好。

孩子生命早期的1000天內,是父母能夠為孩子的聰明,做的最大的努力。

來源: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

2

父母的深度參與,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關鍵看父母如何設定藍圖。

因《詩詞大會》而被大家認識的武亦姝,今年參加高考,以6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武亦姝媽媽說: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是橫空出世。

武亦姝小時候,不光調皮搗蛋、不愛學習,連幼兒園的作業也經常草草了事,一直被老師視為班裡的「差生」。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武亦姝的父母帶她去拜訪朋友,發現朋友的孩子十分喜歡閱讀。細究原因,原來朋友一家人經常在一起讀書,討論。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想不受影響都難。

這次拜訪,對武亦姝父母觸動很大。

回到家裡,武亦姝爸爸媽媽立即行動起來,棋牌室不去了,手機不玩了,家裡添置了不少名著史書。只要有空,一家人就一起玩名著情節改編、扮演,或者詩詞接龍,輸掉的人就要做家務。

當武亦姝以墊底成績考入蘭生復旦後,武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後就關上手機,專心陪兩個孩子。

網上有人說:好的教育,就是拚爹拚媽。

這世界,沒有什麼真正的天才,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才是孩子成長的翅膀;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傳」。

3

和睦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更優秀

前段時間,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在2019新加坡國際西洋樂大賽(中國選拔賽)中包攬了5個一等獎!

黃多多一路成長都很優秀:

8歲時,她已翻譯3本英文小說;

10歲時,她開始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同台交流,也是絲毫不露怯;

12歲時,自己設計衣服,用英文全程介紹自己的設計;

2017年時在巴黎高定時裝周上走T台秀;

她還出演了著名話劇《水中之書》,演技自然、成熟;

……

為什麼她會如此優秀?

因為她有一對彼此恩愛的爸爸媽媽、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對孩子最好的熏陶,父母恩愛會讓孩子有幸福感安全感。

正如全球最權威的腦神經科學家JohnMedina最新研究說:只有當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大腦才能有多餘的精力去學習各種知識;如果得不到滿足,大腦就沒有剩餘的資源來學習其他知識。

當父母感情不和時,不僅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傷害,有的甚至以軀體化疾病顯示出來。

父母和子女之間,就像土壤和植物。好的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環境,就像肥沃的土壤,能源源不斷地給植物補充營養,讓植物能有足夠的力氣茁壯成長、開花結果。

4

適當的運動與玩耍,讓孩子更聰明

在讓孩子聰明的外力因素裡,運動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長期跟蹤兒童成長的一項科學研究證明:2~5歲的兒童中,愛運動的兒童大腦比不愛運動兒童的大腦至少大30%。

今年高考,廣西楊晨煜以高考總分730分刷新了廣西省理科總分的最高分記錄,班主任對他的評價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興趣廣泛,喜歡羽毛球和足球的陽光男孩。

曾有人對近幾年的高考狀元做過統計,發現這幾年的高考狀元們,不再是只會啃書做試卷、戴眼鏡、不愛運動、性格木訥的書獃子,而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全能選手,他們是一群既會讀書、又非常會玩愛運動的人。

心理學家加夫列拉·馬德裡斯說:運動、玩耍是孩子學會觀察、認識、理解、說話和活動的最佳方式,能促進兒童的大腦智力開發。

真正的智商發展也需要內外兼濟,大腦的發展也離不開健康的身體,這才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

播放GIF

最好的教育是因人而異

電影《國王的演講》,是以歷史上的艾伯特王子為原型。影片中,同樣是高貴又備受矚目的王子,哥哥大衛自信從容,而弟弟艾伯特卻自卑懦弱,有著嚴重的口吃。

艾伯特的口吃,是因為嚴重的心理疾病引起的。

他的父親喬治五世,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

艾伯特偶爾有說話不順暢時,父親就會沖著他大叫:說啊!說啊!

艾伯特是左撇子,被逼著使用右手寫字;

艾伯特有O型腿,被強迫綁上腿型矯正器……

艾伯特吃飯太慢又緊張,在他7歲那年,患上了嚴重的口吃。

來源:電影《國王的演講》

同父同母的孩子,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成長?

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氣質都不相同,模式化的教育往往適得其反。

《銀河補習班》影片末尾,馬皓文用「放養式」教育陪伴馬飛,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馬飛就甩掉「墊底王」的稱號,越來越優秀,最後秉著「爸爸,和你一樣,永遠,不認輸」的信念,成為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而這個方法,不一定每個孩子都適合。教育沒有千篇一律,從來都是因人而異,但愛和陪伴是永恆的主題。

小步在家早教,來自清華、史丹佛的精英團隊,全球735萬家庭的選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