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朝疆域那麽大,怎麽調不來30萬兵馬抵禦後金

1618年四月,努爾哈赤借互市貿易的機會攻襲撫順,獲人畜30萬,之後又全殲尾追的明軍張承胤部,大明為之震動,朝野上下紛紛討論“大剿、重創”,最後身體欠佳的萬歷下詔全國調兵作戰。

薩爾滸之戰前,明朝的兵力大致為:邊軍70萬,京營10萬,內地60萬左右。其中邊軍有戰鬥力的大約為三分之一;京營選鋒不足1萬;內地的部隊多數是治安水準,西南邊疆有五六萬可以作戰。不算西南土司部隊,大明可以作戰的部隊在30萬左右。但這30萬能都調嗎?顯然不能。

首先,內地額兵都有防守任務。而且有些地區,比如寧夏,地方安全形勢惡化,不大可能派兵。所以各地調兵都是很困難的。怎麽解決?前腳調後腳補。地方會把最精銳的部隊派出去嗎?更不可能!因為地方承擔地方防務,地方督撫、鎮道都是先顧自己的轄區。可以說能從地方上調到兵就不錯了,調到精兵就別指望了。

那能調多少呢?“總計各鎮調遣多者不過十分之二,少者未及十分之一,且又隨即招募頂補。”除遼東之外的60萬邊軍能調6萬多已經很難得了。事實上,薩爾滸之戰前,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3萬,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2.5萬人,加上內地各省發兵共約2萬人,浙江步兵4000人,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約7000人,明軍總數才8萬多人。調兵不夠,募兵來湊。薊遼總督汪可受提出募兵3萬的計劃,最終募兵到2萬多。10萬之數就這樣拚湊而成,而且前後共耗費了8個月的時間。

按照“步六馬四”,明軍約有4萬匹戰馬。從民間買與太仆寺(朝廷的中央機構之一)撥給的,應付打仗實在差了點,就這數量還不夠,只能從宣大、西寧買馬,或者調兵自備。而且前線受後勤、氣候等影響,馬匹非戰鬥折損率很高,“營中一日倒斃馬二百四十九匹”。

在古代戰爭中,後勤主要有物資籌集、軍餉籌集以及運輸問題。天下征調、千里餽餉,興師十萬,日費萬金。為薩爾滸之戰準備的一年裡,戶部開支超過300萬兩。兵部、工部合計也在100萬兩以上。而各地方政府承擔行軍的供給、運輸人員招募,基本是攤派,事後銷算很難。這也是為什麽行軍頻繁經過的區域,地方財政會崩潰。電視劇中,一個士兵拿著長矛、刀或弓箭,最多騎一匹馬。但事實上,每個士兵至少會配備幾件武器。這些裝備有的需要士兵攜帶,有的需要專門有馱馬拉著,至少每五個步兵就要有一匹馱馬拉他們的物品。因此就有“戰車幾千乘,神器幾千位,甲胄萬副,悶棍數萬,火攻之具十萬,銅鉛鐵戈矛弓矢,捆載以輸者不絕於路,迄今未休”的現象。

至於部隊的軍紀、逃軍,運輸的損失,武器的質量等,繼續分析下去會讓人崩潰。戰爭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調兵去打仗,就是明朝中樞與地方政府之間,展開一場涉及裝備、人馬、錢糧、運輸等繁雜事宜的長時期博弈。一場薩爾滸之戰,遠在西南邊陲的土司會感受到征兵壓力,東南富庶的地主會承受加派的痛苦,京師附近的鄉紳會察覺到新攤派的到來。而對於中央政府而言,各種拖延博弈之下,調集十萬大軍太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