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國企太強? 肖亞慶回應:競爭的結果

  中國國企太強? 肖亞慶回應:競爭的結果

  馮芸清

  “我認為,中國的國企太強大了,需要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減少份額。”歐洲智囊團(Notre Europe)榮譽主席、世界貿易組織前總乾事拉米拋出的這一觀點引起了現場的激烈討論。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回應表示,比重不重要,這是國企和私企競爭的結果,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在於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以及在經濟中起到的作用。

  在今天上午舉辦的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國企改革:市場融合 開放發展”分論壇上,肖亞慶說,國企有兩重性質:企業和國有,作為企業就是要提高它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從國有層面來說就是進一步改革,接近市場,更有效地來經營,但是這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結合點,就是要生存,要做強做大。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國企在國內經濟中的佔比不是關鍵問題,關鍵是要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最重要的是,是否有核心競爭力。

  “我問世界500強的外企,為什麽要和中國國企合作,他們說第一是技術——從來沒有想到中國的國企有這麽好的技術,第二是規模和產業鏈——此前沒有發現國企的產業鏈如此有競爭力,第三是國企對中國和全球市場的了解和認識的深度。這三點很真實反映了中國的企業在國際企業界的地位。”朱民說。

  肖亞慶還說,中國國企是按照市場的規則來發展的,而一些人的觀點總是喜歡停留在原有市場上想問題,但實際上,國有企業成長後通過競爭會拓展市場,會激發市場活力。每個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好效益的企業,一定是從自身的競爭力來尋找答案,中國國企的競爭力首先就是合作能力。

  在拉米看來,國企的規模過於強大會阻礙市場競爭。他舉例稱,歐盟有嚴格的規定來支持市場競爭,確保公有製企業不會受到特殊照顧,比如低成本的融資。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則表示,市場化對國企、民企都是一個標準,而且正是因為堅持了市場化機制,所以招商局的港口、裝備製造業等在同行達到了領先地位。

  李建紅還表示,大和小,既要在本國的市場份額中要看,更要在國際經濟的大格局中去看,要用國際標準來檢驗中國企業的競爭力。

  波士頓谘詢公司(BCG)全球主席 Hans-Paul Bürkner同樣認為,提升競爭力才是關鍵。他說,中國將進行新一輪的開放和創新,而這不僅僅是對於外資做更多的開放,對中國的私營領域也會做進一步的開放,所以在中國,私營企業、外國資本將來會有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歐洲保護私營企業不輕易破產也不一定就是對的,任何保護已經被時代拋棄的落後企業,都是錯誤。公平的競爭環境最重要。”Hans-Paul Bürkner說。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