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竹林深處, 總有故人予我們力量

春夏之交的雨最是潤澤,山林被澆灌得水汽氤氳,很適合竹子生長。

那些喝飽了水的小胖筍爭先恐後地探出頭來,迅速長成高高瘦瘦的模樣。它們的長勢是那樣快:“清明一尺,谷雨一丈”。如果閉上雙眼仔細聆聽,或許還能抓住它們“嗶嗶啵啵”拔節的聲音。

到立夏時分,整片竹林都已經舒展開來,在風中輕晃搖曳。人穿行在簌簌的竹聲中,思緒似乎能上接遠古,聽見風裡來自祖先的叮嚀。

早在5000年前,華夏的先民們就唱著歌謠走進了竹林,他們伐斷修竹,製成武器,在塵砂飛揚的黃土地上追逐走獸,獲得了最早的生存資本,也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漫長征程。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一首《彈歌》寥寥八個字,記錄的是中國人與竹子宿世的緣分。

在那些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日子裡,先民們總是和竹林緊緊依偎著:竹竿可以築房,竹筍可以果腹,竹條可以彎轉成榻,編織成籃,雕鏤成器。若是削竹為箭,可以放開拳腳,獵取更多的食材,安身立命;若是伐竹為橋,可以邁開步子,踏足更遠的土地,開辟山河。

因而蘇東坡曾感歎:“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他還感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若想不瘦也不俗,想必兩全其美的辦法便是竹筍炒肉。

豈止如此。簞、箸、籠、筐、篩、箱、籌、笛、篇……辭典裡的兩百多個竹部文字,每一個都在訴說著竹子對我們生活的重要作用──恐怕再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對人類的文明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了。

在竹子的應用中最值得一提的成就,關乎一種更高水準的需求。當小日子踏踏實實地過起來時,先民們開始思考如何用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庇蔭子孫。

於是循著鳥兒的足跡,人們創造了文字,然後截竹製筆,裁竹為片,把文字書寫在竹片上,稱之為“簡”,用繩子將簡串在一起,就有了“書”“冊”。

竹簡書冊比金石鍾鼎更便於運輸,又比古埃及的莎草紙更耐保存,祖先們經過反覆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才確定了這樣一種載體,把他們的天地之道、人間至理、箴言勸誡──刻錄,並且代代相傳。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文字乃至文化像一江春水汩汩流動,兼收並蓄,包容百川,持續不斷地給下遊的子民輸送著精神的力量,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

有文字,就有文學;有文學,就一定有文人。如果要勾描中國文人的形象,我總是能想象出一個左手持卷,右手執筆的瘦弱書生,他挺拔地站在滾滾紅塵中,微微揚起下顎,把不屈的眼神投向遠方,一任清風卷起衣袂。

這樣的形象竟然和竿竿翠修有一種微妙的神似。有時我們會恍然感到,竹子本身就是一位身著青衫的雅士,瀟灑恣意地負手而立,就把生而有節、虛懷若谷、寵辱不驚的東方品格都寫在了那裡。

所以中國文人很喜歡種竹在院,好像只要窗畔有竹子靜靜佇立,就能聽見賢者的教誨聲聲入耳。劉克莊曾寫自己“借居未定先栽竹”,大抵也是出於這樣一種向往。中國文人在竹子身上發現了更深層次的精神品質,也發現了自我。

季羨林曾引用過日本學者岩山三郎的幾句話:“西方人看重美,中國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歡玫瑰,因為它看起來美,中國人喜歡蘭竹,並不是因為它們看起來美,而是因為它們有品。它們是人格的象徵,是某種精神的表現。這種看重品的美學思想,是中國精神價值的表現,這樣的精神價值是高貴的。”

到現在,我們已經難以盡數竹子被中國賦予的各種品質了。但只要是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人,見到竹子就總能感受到清幽雅靜,感受到與世無爭,感受到內心的平和安逸。這種審美體驗是舉國相通的,它是祖先們一起追逐猛獸時已經結下的默契,是我們獨有的溝通方式。

我們應當是無所畏懼的,

因為竹林深處,

總有故人予我們力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