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隨身碟發明者朗科科技,專利7個月後失效將何去何從?

4月16日,“隨身碟發明者”朗科科技(300042)公布了2018年年度分紅派息實施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2672萬元,增加股本6680萬股。

這也是朗科科技上市以來現金分紅最多的一次,但潛在的風險正在臨近。公司核心基礎發明專利“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俗稱隨身碟),其專利權將於2019年11月14日期滿終止。目前在朗科的淨利潤中,來自專利授權許可的收入可是佔據了半壁江山。

隨身碟專利將在7個月後失效

在朗科的淨利潤中,來自隨身碟專利授權許可的利潤佔比超過了一半。公司年報批露,2018年營收9.67億元,同比增長4.1%;淨利潤6450萬元,同比增長14.78%。其中,來自專利授權許可的收入利潤達到了3629萬元。

如今依靠發明隨身碟崛起的朗科科技,正面臨著專利即將失效。年報批露,核心基礎發明專利“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俗稱隨身碟),申請日期為1999年11月14日,專利權期滿終止日為2019年11月14日。這意味著,還有7個月專利就失效了。專利期滿之後,朗科科技將何去何從?沒有了專利費收入,公司拿什麽支撐業績?

事實上,傳統移動存儲正日益被雲存儲、移動互聯等新方式所取代,小小隨身碟恐難逃衰落命運。正如隨身碟當年乾掉了軟盤,但現在網絡雲盤正在一步步乾掉隨身碟。

除了利潤最大的專利運營業務之外,朗科科技在總營收中佔比高達96%的閃存應用產品等,閃存應用產品、移動存儲產品、閃存控制芯片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別低至6.87%、5.4%、5.37%。

此外,朗科科技另一個重要業績依賴於“房屋租賃”,2018年度“房屋租賃”貢獻的營業利潤為3206萬元。

風光20年,如今吃老本

作為“隨身碟發明者”,朗科科技也曾風光一時,甚至改變了計算機存儲格局。早在1998年,基於閃存芯片開發出的存儲設備——隨身碟面世,以更大的容量、更快的傳輸速度、更穩定的運行,一舉將早年的軟驅徹底“乾掉”。

朗科較海外競爭對手更早提交了隨身碟專利申請,1999年就提交了專利,2002年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2004年美國國家專利局也通過了朗科的專利申請。專利在手的朗科隨後向各家隨身碟生產商發起專利戰,2006年朗科起訴索尼專利侵權,最後索尼賠償1000萬美元;2008年朗科起訴美國PNY公司專利侵權,PNY賠償771萬美元……朗科的專利戰屢戰屢勝,各家隨身碟生產商也不得不主動向朗科繳納專利使用費。

然而朗科長期依靠專利權“吃老本”,其研發投入並不多,在後來就算投入有所增加但也沒什麽建樹。朗科科技也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的專利運營業務對該專利有重大的依賴,目前還沒有有效措施來從根本上解決該專利到期失效後對公司經營造成的風險。

公司已無實控人

除了面臨專利失效之憂,朗科科技還陷入了持續的內在問題,並導致公司目前已經沒有實際控制人了。

公司2018年年報批露:自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成曉華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公司董事會共審議通過了140個議案,董事鄧國順、鍾剛強、王榮共對其中47個議案提出了反對或者棄權意見;股東大會共審議通過了47個議案,其中主要股東鄧國順共對其中9個議案提出了反對或者棄權意見。自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公司董事會一共審議了163個議案,其中有28個議案存在董事投了反對或者棄權票的情況;股東大會共審議了54個議案,其中有5個議案存在主要股東投了反對或者棄權票的情況。

董事、主要股東之間如此巨大的分歧,實為A股罕見。而分歧嚴重的鄧國順、成曉華兩人,系公司多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此前兩人曾為公司的前兩大股東,合並持有公司股份超過50%,被認定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然而時過境遷,加之股權稀釋後兩人並未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導致了今天的朗科科技已經無人能掌控大局。

年報批露,截止2018年12月31日,前五大股東上海宜黎、鄧國順、超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曉華、阮偉興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4.93%、21.63%、4.49%、4.47%、2.99%。公司於2019年1月14日向前述前五大股東發出《實際控制人認定調查函》,但前述股東均回函確認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對此上市公司也相當疼:“目前公司董事及主要股東意見分歧的情況,已經引發了投資者和媒體的普遍關注以及擔憂,對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給公司經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編輯 余孟祥 實習生 陳虹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