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茯苓祛濕好,要分清前面有沒有「土」,送你3款食療方,不止祛濕

自從入冬以後我們一直在說關於祛濕的話題,不管是飲食還是生活方式都有很多不同的祛濕方式,很多中藥藥材更是我們熟知的祛濕「利器」,茯苓其中比較典型的一種了,茯苓是一種比較平和的中藥材料,我們的肝臟、脾胃等都是有著很好的滋補作用的,不僅可以祛濕,同時還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我都知道茯苓祛濕的效果好,不過基本上我們都是通過茯苓煮水或者磨成粉沖水來實現效果的,其實小編今天想說的是,茯苓的吃法可不止這麼單調的。下面這幾個食療方,趕緊學起來吧!

茯苓祛濕好,要分清前面有沒有「土」,送你3款食療方,不止祛濕:

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材料:土茯苓10克、茅根1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2顆、生薑、鹽適量;

做法:首先將材料清洗乾淨,瘦肉切成大小適中的塊狀,水中焯一下去血水,生薑切片,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

然後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慢燉2小時左右就可以,出鍋是加入適量鹽攪勻。

功效:祛濕解困,清熱解毒等。

茯苓赤小豆煲豬骨湯

材料:土茯苓400克、豬脊骨5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25克、陳皮1塊、薑片3片、鹽適量;

做法:先將材料清洗乾淨,然後豬骨切成塊,放入水中煮沸去血水,陳皮浸泡一會,茯苓切成小塊;

然後將所以材料一起翻入燉鍋中加水大火煮沸,然後也是賺小火慢燉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的,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化痰袪滯。

茯苓貝母梨

材料:茯苓16克,川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將材料清洗乾淨之後,茯苓切成小塊,梨子去疲憊切成丁;

將阾和貝母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等到茯苓和貝母熟透的時候加入梨子和蜂蜜,將梨子煮熟就可以的。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相信比較細心大朋友是有發現的,小編這裡有的是茯苓,而有的是土茯苓,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這兩者完全是兩樣東西,茯苓其實屬於菌類,而土茯苓則是屬於植物類,兩者不要弄混了哦,不過也不用擔心這寫適量的功效還是很明確的哦,希望大家不要弄錯了。

茯苓歸心脾腎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滲濕的功能,還可健脾安神,咀嚼的時候會粘牙。

土茯苓歸肝胃經,甘澀且偏於味苦,清熱解毒,還有除濕作用。可以看出兩者是更有利弊的,大家留心一下就好的,都是比較養生的。茯苓祛濕好,要分清前面有沒有「土」,送你3款食療方,不止祛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