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養心殿感受大清朝的興亡盛衰

《中國美術報》第116期 藝術財富

養心殿位於紫禁城西六宮區域,緊鄰乾清宮,為一所獨立院落。這裡不僅是清朝雍正以來權力的中樞,也是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這裡,不僅留下了“中正仁和”“勤政親賢”“三朝聖訓”等匾聯,昭示出清代帝王治理國家的思想感悟;更藏有“三王”的稀世墨寶,寄托了皇帝的翰墨情懷。靜謐佛堂,展現出皇帝修心養性的願景。不僅是“明窗開筆”“宴饗祈福”等體現皇家的融融之情的典禮的發生地,亦是“垂簾聽政”“皇帝遜位”等皇權之爭的歷史見證者。

養心殿的平面布局

2015年末,故宮博物院啟動了持續5年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在此期間,養心殿區域暫停對觀眾開放,為彌補觀眾“過門而不得入”的遺憾,養心殿“走出”紫禁城,以巡展的方式,讓觀眾在家門口“走進”養心殿。7月3日,“中正仁和——走進養心殿”(第四站)在山東博物館開幕。不同於故宮博物院以往的專題文物展,此次展覽採用了以原狀景觀複原為主,分類展示為補充的展陳方式,力求最大限度還原養心殿各區域的原貌。

展覽按照比例複原了養心殿明間(中正仁和殿)、養心殿東暖閣、養心殿西暖閣(勤政親賢殿)、三希堂、無倦齋佛堂五個景觀。觀眾徜徉展廳,便仿佛走進了養心殿,通過展出的240余件文物,近距離地了解清代帝王在養心殿的理政與學習、休閑與娛樂,感受帝王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回顧清王朝的榮辱興衰。

展覽現場

西暖閣:勤政殿裡的為君難

西暖閣是皇帝在養心殿裡召見大臣、批閱奏折等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寶座上方懸掛著雍正禦題的“勤政親賢”橫匾及“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的對聯。這麽多清帝裡,在勤政方面,雍正皇帝是最為突出的,從他批閱奏折的相關記載中就可見一斑。此單元展櫃展出了一個紅色的小皮匣子,匣子體量不大,蓋子上鑲嵌一金屬“奏”字,匣子裡還有兩把鑰匙分別裝在黃綢袋子內。為加強對奏折的保密,雍正帝令內廷特製配備西洋鑰匙的折匣,頒給每個具折人二至八個不等,專供封裝遞送奏折之用。折匣鑰匙由皇帝和具折人分別執掌,他人無權開啟。

雍正帝每天除了要批閱大量的奏折,還要處理其他官方文書,接見、評價、任命官員……層層官僚機構事無巨細都要皇帝來裁奪。清代王公或官員想覲見皇帝,首先要呈遞寫有官員姓名、官銜的竹簽。此次展覽的專題展櫃中有一對不起眼的竹簽,長不足一尺,竹簽頭分別漆成紅色和綠色,下部漆黃色,竹簽上寫有人名。這兩件文物叫紅、綠頭簽,又叫“膳牌”。皇帝早膳後會根據呈遞的膳牌,選擇需要召見的官員,開始處理一天的政務。

三希堂:寄情翰墨

清朝的最高統治者,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重視對漢文化的學習。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創作大量詩文,還廣羅歷代及當代名家書畫,品鑒、摹習。如果不走進此次展廳中的養心殿,多數人不會知道,乾隆的書齋三希堂聲名赫赫,面積卻非常局促,只有8平方米,是乾隆十分私密的個人太空。三希堂原名“溫室”,是乾隆帝的書房。乾隆十一年,乾隆得到了三王墨寶最後一件,王珣的《伯遠帖》,特將“溫室”改名為“三希堂”,並作《三希堂記》訴說了三希堂命名原委:“內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獻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遠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養心殿溫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則吾今日之名此堂,謂之為希賢、希聖、希天之意可。慕聞之先生之‘二希’,而欲希聞之之希亦可。”三希堂內部陳設幽雅、古樸,自乾隆至今仍保持原貌,觀者可以通過此展一睹“收藏名家”乾隆皇帝書房的真容。

除了收藏書畫,乾隆篤信藏傳佛教,他特意將西暖閣後面的一間書屋改建成仙樓佛堂,每日寫經以修行密法,並對藏傳佛教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造詣。此次展出了“無倦齋”佛堂原狀,重現了乾隆皇帝修習藏傳佛教密宗佛法的場景。

展覽現場

皇家造辦:原來皇帝才是總設計師

乍聽之下,皇家造辦處似乎與養心殿沒什麽關係,其實康熙時期,這個專門為皇宮製作各種器具的機構就設在養心殿。康熙三十年後移至慈寧宮茶飯房,但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養心殿造辦處”。

養心殿造辦處更像一個設計中心,只有少量的工匠,更多的能工巧匠則散落在全國各地,比如蘇州做漆器的、景德鎮做瓷器的。在展廳的一部分太空裡,便展現了皇帝與造辦處之間的密切往來。展品中有一件渾天儀,渾天儀的黃道帶上鐫刻滿漢二體文款,漢文為“康熙八年仲夏臣南懷仁等製”。它是由清欽天監官員,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等製造,並於康熙八年(1669)進呈朝廷的。渾天儀的環架安在紫檀木方形框架中。儀器可分三層,外層水準圓圈為地平圈,刻有度分。與地平圈垂直相交的是子午圈,刻有四象限。子午圈以內的各環分別為黃道帶、黃道圈、赤道、白道,皆刻有度數。環架通軸的中心還設一地球,上面刻著“亞細亞”“歐羅巴”“利未亞”“阿美利加”等當時五大洲的名稱。渾天儀可以作為一件康熙皇帝學習西方科技的見證。

膳牌

此次展覽通過逼真的複原陳設、精美的宮廷文物,與觀者一起走進了這座天子的寢宮,走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權力中樞,見證了清朝康乾盛世的繁榮鼎盛,目睹了兩度垂簾的衰敗亂象,體味大清朝的興亡盛衰……(作者系此次展覽負責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