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綠城人事大換防背後:上半年業績增長為負 創五年來最差

央企中交入主後,創始人宋衛平與綠城的關係越來越遠。

市場傳聞,宋衛平將辭任綠城聯席主席,由張亞東接替。7月11日傍晚,綠城發布公告確認了該消息。公告顯示,宋衛平因要投入更多時間發展個人業務等原因,已辭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及執行董事,公司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張亞東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與此同時,李青岸及李永前因工作調動均已辭任執行董事,周連營、郭佳峰、耿忠強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裁,吳天海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

伴隨著中交入主的這四年,綠城組織、人事架構頻繁調整,老綠城人陸續離場。更為關鍵的是,綠城業績增長放緩明顯,特別是2019年上半年,增速為負,創下了近五年來的最差半年業績。

此輪人事大換防能否助綠城重回競爭賽道?還是會使綠城繼續在深淵中下滑?

一年內三次內部架構調整

在與融創分手後,2015年,綠城聯姻中交。此後通過增持,中交成為綠城的第一大股東。

時間如白駒過隙,距離中交入主綠城已有四年有余。四年來,綠城走的路並非一帆風順,大股東與老綠城人的摩擦傳聞不斷,而擺在明面的組織架構調整、高管變動令傳聞愈發接近真相。

除了上述多位高管人事調整外,綠城還將在內部進行各個層級的人事大換防。界面曝光的綠城7月8日簽發的一份名為《關於發布人員配置指導意見的通知》的文件顯示,為加速項目群管控落地,進一步優化組織形態,激活組織效能,實現組織資源價值最大化和組織績效最大化,綠城將對房地產業務人員配置進行優化,保證工作效率,管理效能和經營效益持續提升。

事實上,這是綠城近一年來第三次內部架構調整,前兩次為組織架構調整。

2018年年中之前,綠城的組織架構是“一體五翼”,即投資開發(房產集團)、代建開發(管理集團)、金控平台(資產集團)、小鎮建設(小鎮集團)、生活服務(生活集團)。

2018年6月份,綠城按照重資產與輕資產板塊,對公司業務架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與調整,變成了“11+5”,即11個重資產公司,分別為小鎮集團、杭州亞運村項目、楊柳郡集團、浙江公司、北京公司、上海公司、濟南公司、成都公司、廣州公司、武漢公司、海外公司;5個輕資產公司,分別為綠城管理集團、資產集團、理想生活集團、房屋科技集團、雄安公司。

僅僅過了半年,綠城的組織架構再次進行調整。據綠城中國官方網站顯示,今年1月29日,綠城中國在“11+5”輕重布局基礎上,優化組織架構,調整為“8+3”,將16家子公司整合縮減為11家。與此同時,新成立4個事業部,分別為特色房產事業部、小鎮事業部、金融事業部、商管事業部。

綠城上述組織和人事架構調整背後的意圖是什麽?綠城中國官網表示,貫徹落實“輕重並舉,以重促輕”的發展導向,高效推行扁平化管控。對此,綠城相關負責人的回復是,市場下行,公司根據自身發展進行因時而變的調整,屬正常行為。張亞東也表示,今天的改革並不是終止,隨著未來發展局勢的不斷變化,改革將永遠在路上。

今天人事大調整似乎印證了張亞東“改革將永遠在路上”的說法。

老綠城人逐漸離場

伴隨著這次人事風暴的是創始人宋衛平再一次淡出綠城。

根據公告,辭任後,宋衛平仍會擔任綠城規劃設計委員會名譽主席,除此之外,其將不再於集團擔任任何職務或職位。據《中國房地產報》報導,對於辭任一事,宋衛平表示有幾方面考慮:一是將管理權進一步集中於現管理團隊;二是使綠城更加穩健地發展;三是“何況也是到了該退休的年齡”。

事實上,今年以來,宋衛平淡出綠城的動作不斷。

4月25日-5月16日,宋衛平連續8次減持綠城的股票,共減持451萬餘股份。不過,綠城方面表示,宋衛平減持是為了規避同業競爭,其減持動作仍將繼續,未來,其持股比例會降低至10%以下。

在宋衛平逐漸淡出綠城的同時,伴隨其左右的綠城老臣,也逐漸離開。

2018年1月28日晚間,綠城中國發布公告稱,作為退休計劃的一部分,壽柏年已提交辭呈,辭去執行董事、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並已於2018年1月26日與第三方訂立協議,以每股港幣12.08元的價格出售其在綠城的174549783股普通股股份,佔全部已發行股本的8.06%,總代價約21.09億港元。

壽柏年是綠城僅次於宋衛平的“二號人物”,和宋衛平是杭州大學歷史系的同學,從1998年加盟綠城,在綠城20年,他歷經綠城從區域房企到全國房企、赴港上市、資金鏈危情、融創綠城決裂,最終到中交入主、塵埃落定,人稱“宋衛平背後的男人”“綠城的壓艙石”,也是宋衛平的黃金搭檔。

壽柏年的退出,意味著宋氏團隊出走綠城拉開序幕。

2015年6月21日,壽柏年辭去綠城中國行政總裁職務,由原執行總經理曹舟南接替。曹舟南自2009年加入綠城後,就成為宋衛平的左膀右臂,如今在綠城業務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的代建業務,就是曹舟南一手主導創立的。但是在行政總裁這個職位上僅幹了三年多,曹舟南就離開了。

2018年8月2日早間,綠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曹舟南主動請辭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職務信函,辭任於2018年8月1日起生效。張亞東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行政總裁。

對於曹舟南的辭任,市場不乏多種聲音,其中一種就是大股東中交在進一步收權和去宋衛平化。不過,宋衛平否認了這一點,他表示,現在為止,和中交方面還是非常好的存在,不存在去宋衛平化。但歸根到底,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死在沙灘上,這是合理的描述。

還有一種聲音是,中交需要綠城在規模上有快速的增長,而曹舟南偏穩健。

2017年,中交整合旗下中房地產與中交地產,並對規模提出要求,“地產集團作為中交集團之下從事房地產的二級專業子集團,不應該止步於前,需要有更大的目標,與中交集團的地位匹配,做到前三、前兩名。”

現實的情況是,中交地產目前銷售額並不能支撐其跨越式發展。據公告披露,中交地產2018年實現簽約銷售面積123.38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金額僅為148.77億元。作為中交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城必然要扛起中交規模逆襲的重任。

但是前任掌舵者曹舟南,財務出身,他自己也說,“學財務的人有一個毛病,偏穩健,不喜歡激進。”曾在多個場合,他表示,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對於綠城的銷售額,曹舟南曾表示,要穩定在1200億元到1500億元之間,在自己團隊手上不要超過2000億元,綠城永遠是最穩健的公司,如果有一天向3000億元、5000億元去衝,也意味著生死存亡。而2015-2017年,綠城的合約銷售額分別為723億元、1139億元、1463億元。雖有大幅增長,但曹舟南感歎,“老天爺這三年幫了我們大忙,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市場。”

雖然規模是虛的,但曹舟南承認“也開始重視規模了”,所以從2017年開始,曹舟南實行了反周期的土地投資戰略。2017年全年,綠城新增項目37個,新增1547億元的貨值,戰略性的進入了多個二線熱點城市,但物是人非,中交已經等不及這些土地變現了。

曹舟南離任後的三個月,就另起爐灶成立了藍綠雙城公司。工商信息顯示,浙江藍綠雙城建設有限公司於2018年11月1日注冊成立,在股權結構上,由曹舟南100%持股的杭州綠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佔股90%。 2019年3月22日,上述公司名稱變更為藍綠雙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跟隨曹舟南出走創業的還有一批老綠城人,據了解,蔣玉奇、馮鑫強擔任藍綠雙城公司董事,張玲波擔任監事,顧建明任職總經理,胡曉芳任產品中心副總經理。

蔣玉奇2010年加入綠城,離職前為綠城小鎮集團副董事長;張玲波2006年加盟綠城,離任前為綠城管理集團副總經理;馮鑫強在2006年加入綠城;顧建明曾操盤了綠城標杆項目鳳起潮鳴,還曾擔任綠城楊柳郡集團董事長;胡曉芳2007年加入綠城,曾任綠城楊柳郡集團副總經理。

上半年銷售額743億,同比減少約1.46%。

一年內多次架構調整,綠城也是希望通過扁平化管控,改善機構協調性,統籌資源,提高效能,實現增長,但是頻繁的調整以及人事變動,也對綠城業績造成影響。

據財報顯示,2018年,綠城業績增速明顯下滑,累計取得總合約銷售面積約812萬平方米,總合約銷售金額約1564億元,同比增長約6.9%,低於2017年同比增速28.4%。根據年初定下的1600億元的銷售目標,綠城完成全年目標的97.75%。

2018年,綠城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財報顯示,綠城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10.03億元,較2017年21.9億元同比下降54.2%。此外,據新京報房產新聞、新京報傳媒智庫聯合出品的《50家上市房企ROE排行榜》顯示,綠城淨資產收益率(ROE)僅為3.71,排名墊底。

對此,綠城在年報中曾解釋稱,基於市場環境變化,計提的減值虧損撥備對股東應佔利潤的影響較2017年增加6.51億元;因人民幣貶值對集團若乾外幣借款計提未實現匯兌淨虧損4.88億元。

進入2019年,綠城的業績並未好轉。

2019年上半年,綠城的銷售額增速跌至負數,創下近五年來增幅最差的半年。根據公告,綠城今年前6個月累計取得總合約銷售面積約403萬平方米,總合約銷售金額約743億元,同比減少約1.46%。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2019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綠城今年上半年排名也從第12名下滑到第29名。此外,綠城的權益佔比繼續下滑,這或將影響後續的歸母利潤。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綠城在全口徑金額排行榜中排名第29名,其權益金額264.7億元,在權益金額排行榜中下滑至第43名,其權益金額佔比為53.42%。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表示,綠城今年上半年銷售業績下滑,或說明市場降溫對其帶來一定的衝擊,尤其是限價等政策的持續,對於部分高端建案產生影響。此外,綠城這幾年和中交的關係比較微妙,或許會對其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諸如頻繁調整的組織架構,容易導致人事制度混亂,部分工作的協調成本增加,這顯然會使得項目行銷等工作面臨壓力。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武新 校對 柳寶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