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葯穴同源,十全大補湯、逍遙丸、補中益氣丸……這十大常見葯都有穴位替代!

一、穴位=中藥,經絡=藥房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醫藥寶庫。

人體共有十四正經(十二經脈及任督二脈),分布其上的腧穴共有361個(主流說法)。在中醫眼中,葯穴同源,這361個穴位就如同361味中藥,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對症選取適當的穴位,併合理利用之,就能輔助甚至替代藥物治療。

《內經·靈樞·經脈》有雲: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醫學入門》又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把這兩句話結合起來理解,就能發現:其實它們都從側面點明了穴位的重要性,因為:經絡調整虛實的功能以它協調陰陽的功能為基礎,而艾灸、針灸、按摩等療法都是通過刺激腧穴,傳導感應,進而激發經絡運行氣血、調整陰陽虛實的功能,使之能「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所以,歷代中醫名家都強調「人體自有大葯」,穴位好比中藥,經絡好比藥房。

二、盡量以「用穴」取代「用藥」

是葯三分毒——藥物進入人體,必須經由肝臟代謝、腎臟排出,因此長期服藥者易傷肝傷腎。中成藥也不例外。

至於西藥,就更不用說了,臨床上,經常能見到醫生為了抵消藥物A的副作用,而讓病人加服藥物B的現象,這就在無形之中增大了藥物的使用量。

所以,針對服藥,中醫西醫的態度驚人的一致——都在強調要少服藥,要盡量利用人體的自愈力,讓疾病自愈。尤其那些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特別建議他們從「用藥」轉換為「用穴」。

艾灸無需口服、無需腸胃吸收、無需肝腎代謝,並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人人可用,人人會用,正是穴位治療的首選之法。

三、唯有艾灸,才能讓穴位藥效最大化

中醫外治療法中,針灸、刮痧等同樣直接作用於穴位,那麼,為什麼小編說唯有艾灸才能讓穴位藥效最大化呢?

這是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的:

1

艾灸可激發人體自愈力

中醫常說「三分治,七分養」,就是指病人在康復過程中,藥物的治療作用隻佔三成,疾病的康復更多地依賴於人體的自我調節,也就是自愈力。這是中醫的根本宗旨,也是醫療的至高層次。

自愈力就跟人的潛質一樣,需要被激發。激發得當,就能有效抵抗疾病;反之,棄它於不顧,一味地依賴於藥物,它就會越來越弱。

艾為純陽之物,艾灸的本質就在於從內部為身體補充陽氣,培元固本,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自愈力。也就是說,艾灸其實起到一種激發和催化的作用,這是任何藥物乃至針灸、刮痧都不具備的。

2

艾灸可補可瀉

明代龔居中(明代晚期太醫院醫官)明確指出:灸法用於寒熱虛實諸症,無往不宜,因此,艾灸療法並非是「以火濟火」,而恰恰是「熱能行熱」。換句話說,艾灸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寒則熱之、熱則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並且其操作手法也分補瀉,可以從兩個相反的角度作用於穴位,這也是針灸、刮痧等不具備的。

以刮痧為例,民間素有「刮痧治壯漢」的說法,刮痧的實質是瀉掉實邪之氣,因此只有氣血充盈的人才能刮痧,對於那些氣血虛虧的人(如老人、兒童、身體虛弱者),刮痧只會傷及氣血,而且根本出不了痧,起不了作用。

3

艾灸效果更快更穩

艾灸所產生的能量,是一種短紅外波,具有超強的滲透能力。因此,艾灸病灶部位的穴位時,可以直接穿透脂肪、肌肉層,作用於病灶;艾灸遠端穴位時,可強力沖開堵塞的穴位,疏通經絡、調理臟腑、調和氣血。

正因為如此,在一般情況下,艾灸比針灸、刮痧等產生的效果更快更穩。

4

艾灸治療範圍更廣

艾灸為「天下扶陽第一方」,陽氣足了,正氣就足了,也就達到了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艾灸的治病範圍很廣,用歷代中醫名家的話說,叫「灸法無所不治」。

舉例說明:很多灸友本來只想用艾灸調經,結果不但月經協調了,連帶著手腳也暖和了、皮膚也變好了、氣色也紅潤了……這種「一舉多得」、「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其實就是艾灸「灸治百病」的有利佐證。

5

艾灸操作更簡單方便

在操作上,相較於針灸、刮痧,艾灸的優勢就更為鮮明了:

針灸就別提了,必須得專業人士操作,中醫小白誰敢把針往皮肉裡扎?

刮痧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考驗手法和力度,稍有不慎,就會傷及皮膚,還記得3月份小編寫的那篇文章嗎?阿嬌就是因為刮痧不當,弄得背部跟扒了皮的青蛙一樣,一片血紅。見下圖:

相形之下,艾灸可就簡單多了,只要點燃艾條,對準穴位熏灸就行,對於不會取穴的人來說,可以直接灸阿是穴——哪裡不適灸哪裡,就算穴位偏了一點兒,也沒有關係,中醫有「離穴不離經」的說法,就是說取穴時有點兒偏差不要緊,只要經絡找對就行。

所以呀,綜上所述,唯有艾灸才能讓穴位藥效最大化。

四、葯有藥性,穴有穴性

上文說了「葯穴同源」,如果能合理利用穴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類藥物的作用,進而減少藥物的攝入或取代一定的藥物。

那麼,如何合理利用穴位呢?首要前提就是熟知穴義(穴性)。如同藥物有寒熱溫涼、酸苦甘辛鹹等性味差異那樣,穴位也有各自的特性及相應的治療側重點。比如,有的穴位偏於補虛,有的穴位偏於祛邪,有的穴位則有雙向調節作用或特殊治療作用。只有掌握了穴性,在隨症取穴時,才有依據。

小編做了整理,以下十種藥物非常常見,它們都有穴位替代:

1

十全大補湯=太溪+復溜+湧泉

十全大補湯裡有多種名貴中藥,如人蔘、茯苓、白朮、炙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黃、 黃芪、肉桂等,適合於治療氣血不足、虛勞咳嗽、崩漏不止等。

太溪、復溜、湧泉,三穴合用,可以益氣、養血、滋陰、溫陽,治療各種虛勞百損,效果絕不亞於十全大補湯。如果能搭配命門、腎俞、關元等穴艾灸,效果就更好了。

2

逍遙丸=太沖+陽陵泉

逍遙丸的作用是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主要適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

艾灸肝經的太沖穴和膽經的陽陵泉穴,具有同樣的效果,且見效更快。

3

牛黃清心丸=少府穴

牛黃清心丸有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之功效,主治溫邪內陷、熱入心包、痰涎壅塞、煩熱神昏、譫語抽搐等症。

少府穴是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位,「府」指府邸,意思就是心經這條通路上的氣血經過長途跋涉,到少府來歇一歇腳。由於氣血源源不斷地進來,少府穴成為心經上氣血的聚集點,具有清心瀉火、行氣活血的功效,特別適用於清心除煩,所以艾灸它就相當於吃了一味「牛黃清心丸」。

4

麥味地黃丸=尺澤+復溜

麥味地黃丸主治腎陰不足,火爍肺金,喘咳勞熱,或有鼻衄,鼻淵。

艾灸肺經上的尺澤和腎經上的復溜,相當於麥味地黃丸,具有潤肺、滋陰、去心火、納氣、平喘、止咳等功效。

5

牛黃解毒丸=內庭穴

牛黃解毒丸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

內庭穴就是人體自帶的牛黃解毒丸,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和胃降逆、通腸化滯、清熱寧神作用,特別適用於胃火牙痛、咽喉痛、熱性鼻出血等。

6

補中益氣丸=中府+太淵

補中益氣丸具有調補脾胃、益氣昇陽、甘溫除熱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適用於食少腹脹、體倦乏力、動輒氣喘、身熱有汗、頭痛惡寒、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肺經上的中府穴是中氣彙集的地方,也是調補中氣的要穴;肺經的原穴太淵穴,穴性屬土,土能生金,其補中氣之效果最強,按摩、艾灸都有效果。

此外,太白、商丘、太沖三穴合用,也有補中益氣的效果。

7

參苓白朮丸=太淵+商丘

參苓白朮丸的主要功效就是健脾止瀉。

肺經的太淵穴,是俞穴,屬土,肺經屬金,正好是「土生金」;脾經的商丘穴,是經穴,屬金,脾經屬土,也是「土生金」。兩穴合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

8

嗎叮啉=大陵穴

嗎丁啉的效果是促進胃腸蠕動,主要適用於吃完飯不消化。

艾灸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也就是幫助增加胃動力,而且大陵穴的穴性屬土,還有健脾的功效。

此外,如果吃得太多,喘不上氣來,肚子脹,可以按揉或艾灸公孫穴,以促進腸道蠕動。

9

杞菊地黃丸=曲泉穴

杞菊地黃丸的主要功效是滋腎養肝,常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曲泉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艾灸曲泉穴可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

曲泉穴還是去濕的要穴,相當於中藥「二妙丸」,可祛除濕熱。

10

六味地黃丸=復溜穴

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常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但是,脾胃虛弱的人服用後易產生腹瀉、消化不良、腹脹等不良反應。

人體就是最偉大的醫藥寶庫,調理某些疾病時,艾灸相應穴位便可治癒,並且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所以,小編還是提倡大家盡量採用穴位治療,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