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馮侖對話盧俊:北上廣深的房子還值不值得買?

《買房這些事兒》新書發布會現場

前些天,在《買房這些事兒》新書發布會上,馮叔和知名房產 KOL「真叫盧俊」創始人盧俊先生進行了一場對話,聊了聊買房的這些事兒。對話現場,馮叔和盧俊先生回答了觀眾們的提問。風馬牛的小夥伴們整理了部分答問內容,分享給大家。

01

:我們都知道,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非常高。比如北京,多年前六千塊可以買一平米,現在市中心的房子,六萬塊錢一平都很難買到了,價格超過了東京、倫敦。我們想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的房子還值不值得買,房價會不會再漲?

盧俊:「一線城市的房子還能不能買,或者說一線城市房價會不會漲?」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兩塊來講。對我們來說,「買這個房子乾嗎」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聽很多人講宏觀趨勢、經濟發展、行業走勢,但很多人忘了自己買房乾嗎?到底是要居住,還是要賭以後可以漲多少錢?

如果是硬剛需,像北京這樣的稀缺城市、稀缺物業,買房產沒有問題。

就像馮叔講的,「房子以後漲價了,你要賣掉,中間的錢歸不歸你?」賭可以換成錢進入口袋,可能是比較的艱難。漲歸漲,漲的利潤可能不是你的。二三線城市或許不一樣,但一線城市有這樣子的走勢——房子會你成為資產,不會成為現金。

馮叔:我讚同盧俊說的。如果是剛需,比如要結婚生子,或者說手裡有錢,想要安頓下來,買個房子自己住,那什麽時候買房都對。

就好比說,有人問現在是不是結婚的時候?那麽考慮的因素一定是「是不是成年人,需要不需要過日子」,而不會說,「好像在打仗,那先不結了」,哪怕是兵荒馬亂,人該結婚還結婚,因為那個是剛需。剛需的時候就是對的時候,但是投入的時候就不一定是對的時候。

所以,如果是投資,作為資產配置,我認為目前還是應該慎重。因為有很多的「政策不確定」。未來的資產,包括交易以後的利益分配、產權、稅收等都不確定。

而且,中央的態度很明確,就是「房住不炒」,要抑製投資行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也不要那麽著急,特別是著急在一線城市買房。

如果你有這個投資衝動,其實可以去多看看二三線城市。研究一下目標城市的人均GDP、人口的增量情況、城市發展的空間結構、人們對該城房價的心理預期,以及經濟成長,也就是就業、收入等情況。從這些因素入手,考慮是否投資。比如說,人口在快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是特別完善,人均 GDP 不是很高,五六千美金,這樣的城市,其最好的地段還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北京愛情故事》|為在一線城市買套房

有些人付出了太多

02

:前一陣,我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個新聞刷屏。日本有一個小姐姐,15 年裡每頓飯吃幾塊錢的烏冬面,也不買家具。家具是撿來的,衣服是親戚朋友捐的。她省吃儉用 15 年,然後買了 3 套房子。這個新聞出來了以後,很多網友說「我也要這樣子」,同時也有很多人說「不要這樣」,你們怎麽看?家庭資產中,房產佔比多少是合理的?

盧俊我們中國人把買房當信仰。國外也有這樣的情況,蠻讓我意外的。

類似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不太少見。確實有很多 80、90 後,第一套房就想在大城市買,一開始的時候非常非常艱難。

我一直把買房當成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不是把一定要擁有幾套房子作為核心目標。

我覺得,還是那個問題,因為房子太貴太重要了,很多人對買房這個事情,就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情況,或者是買了房卻把生活變了樣。她比別人多了兩三套房子,生活卻是這樣子,我覺得沒有必要。她也享受不到房子增值帶來的快感,可能她會很焦慮,「這個房子今天價格怎麽樣,要不要掛牌?」她未來的生活狀態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普通的家庭,包括我自己,定位也是一樣的,我不建議買太多的房子。不要超過 4 套,那麽這樣就 OK 了。長輩的房子也有很多,太多的房子到你手上會是累贅。你的房子想賣、想轉讓了,會佔用你的大量的時間、精力。

不要以擁有多少套房子為榮。購買很多的房子讓你的資產看上去很多有一個前提,就是房子有沒有負債,因為房子是資產,也是負債一部分。如果是全款買的,是純資產,不會在以後佔據你的工資,是可以的。

馮叔:要交房產稅也是負債。

盧俊:對,這個房子會不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壓力很重要。房子給大家帶來愉悅,住在裡面,結婚、生小孩,是很開心的,才可以。我個人可能對房子也好,資產也好,看得不是那麽重,我對自己的現金流、自己賺錢的能力看得比較重。我們發現在這個相對混沌的市場裡面,靠自己比靠房子靠譜,自己可以賺更多才更好。

馮叔買房不要傷害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吃飯一樣,不能為了吃飯傷害生活的其它部分。日本這個故事不具有典型性。況且在日本房子不增值,可能就是她個人生活的愛好。

在中國可能有這樣的傾向,不太好。比如家長超出自己家庭的收入能力,去給孩子買房甚至買很大的房子。 在我們客戶裡面經常會有這種情況。孩子結婚,本來買一個小房子就可以了,家長說,「我要給你帶孩子,我要住,你得給我一個房間」,就要買 100 多平甚至是 150 平以上的房子。錢不夠,家長說,「我給你湊錢」。最後住在一起,小孩也不開心。第一是生活上面沒有私密性,第二是長期經濟上混在一起,空間上混在一起,情感上糾纏不清,一吵架就非常傷感情。

我們公司昨天有一個員工和我說這個事情,他們家就是這樣子,一吵架就很頭痛。

我想到作家柔石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寫的一篇小說,《為奴隸的母親》,講的就是母親為了子女犧牲又犧牲,但是並不快樂。我們希望的是大家在買房過程中要量力而行,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確保生活有序、正常、快樂,就可以了,其它強加給買房的因素都不應該考慮,要拒絕。

03

:兩位都是不太看好「省吃儉用買房」。我提出另外一個觀點,兩位是不缺房子的人,至少有兩套房。像我們這種沒有兩套房子的,我想要有安全感,我要買房養老,與其做其它投資,不如花在房產上。我這個觀點,兩位怎麽看?

盧俊:很多人說這個問題。你現在沒有房子,很快你會有很多房子,因為你的長輩會給你留很多房子。可能這個房子你覺得不夠好,你想要更好的房子。到底應該是什麽樣的?度很關鍵。

房地產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真的基本上解決了大部分的居住需求。無非你要住得怎麽樣?要不要換更好更奢侈的?這是一個維度。

而且,現在的政策,我覺得「房住不炒」不是一個口號,我們看到上海在大力推行租賃市場,去年上海的租賃用地出讓超過建案地塊的出讓,說明未來你有兩個選擇。

以前我們沒有選擇,要麽是買房,要麽是被逼買房,沒有其它選擇。未來,安全感可以通過其它的維度獲得——通過長輩的房子,住得差一點;通過政府的租賃房,住得體面一點;也可以買房過你想要的生活。

第二種要不要買房的情況,也就是說換了一個城市,在那個城市扎根,要不要通過買房來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我覺得還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

買房這個事情,大概率不會犯大錯,這個也是沒有問題的。在房源配置不是很大的情況,多一套房子沒有大錯。關鍵是買這個房子的代價很重要。我不是很建議省吃儉用買房,把所有的錢供一套房子,把自己弄得很拮據。當下是咬咬牙,以後可能有小孩了,要教育了,自己想學習深造,這會給你更大的焦慮感。把前期太多的籌碼放在房子裡面,沒有太大必要。我之前問過馮叔「房貸佔收入的多少比較合適」。

馮叔:按照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來說,最好不要超過三分之一。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下拿來供房,這樣比較安全,而且對生活影響不大。

現在有一些家庭的房貸佔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萬一有一個工作的間歇,或者是轉換跑道,停幾個月,壓力會非常大。所以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內是比較舒服的狀態。

至於說「其它投資不如買房」這個話題,如果在五年以前,你說的這個邏輯是成立的,因為所有的房子都在不斷地漲,你多買一套,甚至用一點杠杆,看上去都是可以的。

但是,最近三四年以來,政策變了。大家一定不要忘記,政策已經變了,變到盧俊剛剛也說到的「房住不炒」。現在這些制度、政策,在限制你通過買房去獲取溢價。這個時候還去買,就不對了。

最近有一些朋友問我買房的事情,我經常就講一個故事,一個北京大姐在幾年前反向安排的故事。她在北京三環有一套不到 100 平米的房子,她把房子賣了。賣了一千萬多一點,然後到大理買了一個 300 平米的別墅,剩下的錢理財,一年百分之五、六的回報,也有六、七十萬,這個錢,拿三、四十萬在北京租一個豪華的公寓,剩下的錢生活,也還可以。

在北京,把一套不到 100 平米的普通的公寓,變成住進豪華公寓,账上還有七八百萬現金。

你想,這樣子的生活更舒服,還是把這個房子抵押買一套比一千萬更貴的房子舒服?如果抵押再買房,一旦市場有變化,這個人可能要跳樓。

我昨天和公司的一個員工算账,他的房子 80 平米,值 500 萬,房貸每個月 1 萬。他說是不是要換一個大房子?我建議他賣了房子,把 200 萬貸款還了,還剩 300 萬。每個月減少 1 萬的房貸,那麽就等於是多了 1 萬的收入。拿這個去租房,肯定比現在的 80 平米房子大。手裡還有 300 萬現金。兩年以後,可能在北京用 300 萬入市抵押,可以買 150 平米的房子,那麽就沒有壓力了。

除了買房、賣房以外,我們有新的可能性,我們也有很多可以讓生活更幸福的置業安排,不是貸款買房以外就沒有別的選擇了。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居住。即使是買房也可以買得更聰明,更舒服。

04

盧俊:確實,像馮叔說的,買房是一個技術活,不是盲買。我今天帶了兩本書,一本是我當年珍藏的《理想豐滿》,一本是馮叔剛出版的《買房這些事兒》。這兩本書連起來,您覺得現在能不能把買房當成一個豐滿的理想?

馮叔:比較聰明地買房,我覺得算一個理想,也許不是最豐滿的理想,但是可以成為一個讓人愉悅的追求。如果是癡迷於買房,就像日本這個小姐姐的買房思維,不僅不是理想,而且在現實中會非常困難。

我記得上海有一對夫婦,比這個日本姑娘還要節儉,到最後和親戚朋友都不往來,他們覺得一往來就要花錢。同學聚會不參加,也不見父母,什麽人都不見,也沒有生孩子,因為生孩子要花錢。雖然他們最後也是買到了兩套房,卻變成了「只是活著的哺乳動物」,沒有社會屬性了。這樣的人生,當然不能叫做理想豐滿。我們要把買房和自己正常的生活、事業發展做一個聰明的安排,這樣的話,不僅買房是一個理想,而且是生活讓理想豐滿。

信息爆炸年代,樓市顯得迷霧重重:房價走向到底如何,房地產還值得投資嗎?如何把握政策與方向,看清數據與漲跌?看房、選房、貸款、裝修、物業,買房全流程如何完美避坑?太多問題困擾著買房人。

時隔三年,馮叔又一力作《買房這些事兒》已正式發售,手把手教你「避坑」。用有趣的方式,講解人人都要懂的房產知識。如果你是:購房者、需要了解購房者心理的房產中介、行業研究者......這一本書帶你讀懂房地產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