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瞭望丨推進“不能腐”,大數據可以這麽做

加強監督 徐駿圖/本刊

“原來辦案靠人工查账,30多人幹了半年,才發現5000來個線索。現在借助大數據監督平台,一天就能發現幾萬條異常或嫌疑線索。”

大數據監督觸角前移,直抵核心要害,實時盯準人、把住錢、看清事

原題《大數據“透視”推進“不能腐”》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振宏 石慶偉 於也童

人死3年多,竟仍按月領取了數十筆低保金;村幹部、餐館老闆竟在領取扶貧補貼;幾家公司的投標書,竟出自同一台電腦;中標率達90%以上的公司,究竟有何來頭?……

這些隱藏在海量信息中的異常情況,靠信訪舉報或人工查對,很難發現,但在遼寧沈陽,經過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台短短幾秒鐘的查詢運算,即刻現形。

去年以來,沈陽紀委監委將大數據技術植入紀檢監察工作中,與中科院合作,首創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台,整合原來分割“沉睡”在全市上千個部門的26.27億多條數據信息,通過智能分析,實時發現公共決策行權中的異常情況和涉嫌違紀違法線索。

依靠大數據分析,沈陽已主動發現處置近13萬條疑似線索或問題,避免經濟損失1.3億多元。

給腐敗行為做CT

“這是將我們放在透明魚缸裡了。”沈陽某部門一幹部最近參觀沈陽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平台後,深有感觸地說,“資金項目、決策行權全程透明,利用信息不對稱搞暗箱操作行不通了。”

在沈陽紀委監委的恆溫機房內,《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看到,上百台伺服器晝夜不停地運行,展示廳裡,巨大的電子看板上躍動著各類數據信息。

據介紹,大數據監督平台打破數據壁壘,將沈陽上千個部門的26.27億條基礎數據全部整合形成一個數據庫,建成公示、分析、預警、查詢四大系統,實現對公共資金、項目、物資、行權行為、公職人員全覆蓋的信息化監督體系。

記者看到,在大數據監督平台電子頁面上,有社保、民政民生資金使用、科技專項資金使用、招投標異常問題預警等各類分析窗口。隨機點擊“死亡人口領取社保”“村幹部領取社保”等專項搜索欄,系統即刻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並得出結果:

低保戶劉某某於2016年10月去世後,仍連續50個月領取低保金,累計數額約3萬元;全市死亡人員領低保人數總計475人;村幹部領低保的有58人、722筆,還有一些低保戶的身份竟然是企業主。

利用大數據監督平台的智能分析,結合調查整改,沈陽對低保補貼等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全市清退優親厚友、騙保家庭3200多戶,不符合條件主動退出的2000多戶,新增符合條件的低保戶1500多戶。僅此一項,不僅讓這項民生政策的落實更加公平陽光,還減少國家資金損失近9600萬元。

“目前,平台上的各種數據仍在不斷增加和更新中。”沈陽紀委監委正風肅紀監督室副主任查岩告訴記者,這就如同撒下大數據監督的天羅地網,給各種隱秘腐敗行為做CT掃描。

查岩舉例說,經過數據分析查找,沈陽某民生工作部門發現需整改線索8萬多條,涉及9000多人、5000多萬元資金。沈陽紀委監委將線索移交相關責任部門進行核查,最終確定的7萬多條違規操作,均得到整改,現已追繳資金500多萬元。

照亮權力運行“暗箱”

為壓縮腐敗者暗箱操作、權力尋租的空間,沈陽紀委監委進一步破解“坐堂辦案、隔牆扔磚”被動式監督短板,探索有效的日常化監督和事前監督機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公權力裝進大數據監督的籠子,讓貓膩無處可藏。

負責技術研發的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方金雲向記者介紹,沈陽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平台已覆蓋全市2300多億元公共資金物資、政府項目以及公職人員的行權數據。

政府工程招投標領域腐敗問題多發,但多是釀成嚴重後果才被發現。沈陽正風嚴紀大數據監督平台匯聚海量關聯數據,具備強大的預警分析功能,能提前發現腐敗問題並有效預防。

例如,經過數據分析,一家外地公司在沈陽投標531次,隻中標一次,中標率明顯偏低;沈陽一家水務公司中標率達90%以上,涉嫌暗箱操作;一家未中標公司的账戶信息顯示有來自財政部門撥付的多筆巨額政府工程款,暴露可疑情況;幾家公司關於同一個項目的投標書,出自同一台電腦,有明顯“圍標”“串標”嫌疑……目前,沈陽已查出66家公司、150個標段涉嫌招投標違規問題。

再如,通過大數據監督平台對沈陽全市4000萬平方米公有房屋出租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未經過市場化招投標而少收的租金達10億元以上;對土地承包權確權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全市農村有118萬畝土地本應收取承包費而未收,一年數額達5億元,佔全市村集體收入約70%。

“原來辦案靠人工查账,30多人幹了半年,才發現5000來個線索。現在借助大數據監督平台,綜合分析各類基礎數據,一天就能發現幾萬條異常問題或嫌疑線索,效率大幅提高。”沈陽紀委監委一位辦案人員表示。

以往,一半以上成案率靠信訪舉報。但如果腐敗者結成利益聯盟,單靠舉報,監督機關難以及時全面掌握情況。大數據監督平台可以有效破解此類監督失靈問題,加強對監管者的再監管。

借助大數據分析,沈陽紀委監委辦案迎來自我監督成案率新轉捩點,去年主動監督發現和查處的案件佔比由4%左右上升到約26%,超過信訪舉報成案率。

放大大數據監督綜合效應

大數據平台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開權力運行“暗箱”後,監督威力呈幾何級數放大。

一名處級幹部看到數據演示後,次日就拎著30多萬元違紀現金投案自首,他說,大數據監督讓貪腐無處隱身,主動投案以求寬大處理。去年以來,沈陽公職人員到各級紀委監委主動說明問題的有13707人,主動上繳違紀款2.28億元。

此外,沈陽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平台還向市民公開數據池中近十分之一的內容,以便其查閱政府招投標項目、資金補貼等信息,市民還能查看與個人相關的社保情況、工商資料、低保領取記錄等。

“數據越全、積累時間越久,智能分析就越準確、高效。”沈陽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沈陽紀委監委繼續加強與中科院的合作,計劃再投入3000萬元資金完善數據庫,加強人工智能算法開發,並籌劃創辦全國首家大數據監督培訓中心、大數據監督軟體開發中心,建設正風肅紀大數據監督展示館,以進一步增強反腐倡廉的警示震懾功能,放大大數據監督的綜合效應。

大數據監督機制建立後,沈陽紀委監委將派駐各機關的25個紀檢組、共296人全部召回。“防止派駐人員與被派駐部門‘混熟’、形成利益一體化,更加明晰監督和被監督的角色定位。”沈陽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沈陽在全市相關部門和基層部門選聘5000多名監督員,幫助紀監部門及時發現並收集可疑問題。在街道、鄉鎮配備紀檢幹部,消除紀檢工作“空白點”。

以大數據監督發現的問題為導向,沈陽聚焦百姓痛點、監督重點、管理難點持續開展專項監督,打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組合拳。清理違規公款加油卡9591張,4850人上繳了違紀款。推動法院系統將账面上沉睡的13億元執行款及時劃給權利人,已有96.6%的資金執行到位。

遼寧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認為,將大數據監督植入紀委監委工作,在破解監督難題、強化日常監督方面邁出有益一步,是紀委監委工作實現由被動監督向自我主動監督、人工查案向智能查案的重大轉變,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治理機制,讓權力規範在“數據公開”的陽光下運行。LW

刊於《瞭望》2019年第26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