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季度信託產品平均收益升至7.34% 基建信託融資回暖

21世紀經濟報導 張奇 北京報導

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影響,今年以來,信託產品市場大趨勢異常明確,即規模下滑、收益率抬升。

雖然目前信託業協會的官方數據尚未出爐,不過多個平台披露的數據已經證明了這一趨勢。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信託業發行產品1369隻,環比減少3.59%;產品規模合計1698.44億元,環比下降22.94%。

今年以來,信託資產規模延續下行趨勢,已從今年初的26兆降至二季度末的24兆。“未來規模下降速度可能減緩,現在監管部門強調穩杠杆,對於規模降低的要求不像之前那麽剛性了,同時市場對信託融資也確實存在需求。”一位信託公司高管稱。

資產運用上,三季度集合信託投向基礎設施規模上升,房地產維持高位,證券市場、工商企業規模一定幅度下滑。另外,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仍呈現上行態勢。

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未來信託收益率可能還會上行,一方面是在理財資金受到限制後,信託資金端尚未打開,尤其是機構資金;另一方面隨著剛兌打破,投資人也需要一些收益溢價。

基建信託規模攀升

信託規模出現回落主要與巨集觀經濟、當前金融監管環境有關。

百瑞信託研究員谷曉明認為,信託資產規模與GDP增速相關性較高,二者相關係數達到0.87,隨著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託規模也出現下滑。另外,受“去通道、降杠杆”的政策影響,以及泛資管競爭加劇,信託計劃募集資金難度加大,很多信託計劃募集時間延長,導致新成立規模下滑。

具體運用方面,用益信託數據顯示,三季度房地產集合信託規模1662.37億元,環比下降21.21億元,仍舊維持較高水準;基礎產業集合信託459.56億元,環比增加79.79億元。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稱,三季度監管開始通過各項舉措緩解“緊信用”問題,都屬於結構性調控,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還是保持相對較強的調控舉措,限制了其融資來源。信託作為表外的重要資金來源,也在加強對於房地產、基礎設施的資金配置。這兩個領域能夠實現較高的風險控制,也符合市場需求偏好。

“(基礎產業類信託)從上半年就已經有回暖跡象了,5-6月份以來需求增長相對明顯,7月份高層定調‘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之後,大家在風險上吃了定心丸,在風控政策上比以前放得更寬一些。”一位西北地區信託公司高管稱。

不過工商企業信託融資出現下滑,數據顯示,三季度工商企業集合信託403.98億元,環比下降141.63億元。

袁吉偉認為,工商企業領域受到風險增大、違約上升的影響,信託公司也降低了資金配置力度。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信託項目違約發生24起,且存在多個信託公司“踩雷”同一家公司的情況,成為兌付危機的重災區。

21隻產品收益率破9

今年以來,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攀升。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為7.34%,環比增加0.13個百分點。

其中收益率最高的達16.03%【愛建信託-潤信1號(次級)】,其他投資類信託;最低為1.38%(愛建信託-蘇盈2號事務管理類,貸款類信託)。預期收益率超過9%的產品有21隻,較二季度增加17隻;預期收益率低於5%的產品僅4隻。

市場分析認為,預期收益率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受“緊信用”影響,市場上資金整體趨緊;另一方面,當前房企、地方融資平台融資需求上升,加強了信託公司議價能力,也逐步提升了產品預期收益率。

“考慮到當前新增項目仍然為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兩個領域,預計四季度信託產品仍可能維持較高收益水準或者小幅上升。”袁吉偉稱。

收益率上升、規模下行是信託市場的表征,信託業面臨的內在變化頗為繁雜。當前資管新規進入過渡期,雖然部分放鬆了老產品的過渡要求,但是在資管嵌套、通道業務資金池等方面的影響已開始顯現,未來主動管理業務的淨值化、非剛兌化改造將進入關鍵時期,隨著過渡期的結束,對主動管理業務的影響將會釋放出來。

另外,近期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將對信託業帶來影響。分析認為,理財新規及後續理財子公司的落地,將會進一步削弱通道業務需求,加強資管市場的競爭。

袁吉偉認為,面對新形勢,信託公司要穩定現有業務,還要不斷適應監管新要求、市場競爭新環境,探索發行新模式產品,強化在財富傳承等優勢本源業務以及另類資產管理等優勢能力業務的市場地位等。在此過程中,不同信託公司的發展會更加分化,少數優秀信託公司或有趕超機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