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尿尿不出,憋尿又憋不住,詳解「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是怎回事,如何應對

走進住院病房,每次就看到一位老年糖尿病女患者坐在簡易坐便架上排尿,因為膀胱尿瀦留,就是尿不出來。她說,有尿而尿不出,比生孩子難產都難受。

一位糖尿病男性患者,最近1年多來「漏尿」癥狀越來越嚴重,平時咳嗽,大笑,甚至快步行走都會有小便溢出,自己都感覺身上有股尿味兒。

尿失禁與尿瀦留,這兩個「尿與不尿,都是問題」 的「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怎麼造成的呢?

什麼是神經源性膀胱?

由於神經性病變導致膀胱、尿道的儲尿、排尿功能失常,進而產生一系列下尿路癥狀及併發症的疾病總稱,即為神經源性膀胱。

為什麼會引起神經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可見於40%~80%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有約25%的發病率。

糖尿病周圍神經受損,均可導致支配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並累及支配尿道括約肌的神經,導致逼尿肌反射及收縮力減弱或消失、尿道內外括約肌控尿能力減低,造成排尿困難或尿失禁。

神經源性膀胱有哪些臨床表現?

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臨床表現因人而異,一般分為兩類:

一是逼尿肌反射亢進(因無抑製性收縮引起),主要表現為患者尿頻、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異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部分患者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

壓力性尿失禁的分類:

  • Ⅰ度: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漏尿;

  • Ⅱ度:在行走,上樓梯出現漏尿;

  • Ⅲ度:站立時或由躺著改為站立時出現漏尿。

二是逼尿肌無反射(患者排尿時膀胱頸部不能或不充分張開),常表現為排尿困難、膀胱排空不全、尿瀦留,常見的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個案例,感覺到膀胱墜脹感,想尿的時候尿不出,嚴重時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就像一個罈子,尿液滿了就溢出,再嚴重者出現腎積水等。

除排尿癥狀外,還伴有便秘、大便失禁、會陰部感覺減退或喪失。

神經源性膀胱需要做「尿動力學」檢查

出現以上排尿癥狀,除了需要做超音波檢查殘餘尿之外(不要超過50毫升),最有說服力的檢查就是尿動力學檢查。

1.一般尿動力學檢查。包括尿流率測定、膀胱壓力容積測定、尿道測壓、漏尿點壓力測定、肌電圖等項目。

2.影像尿動力學。直觀的反應出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協調性問題,同時能觀察最大尿流率時膀胱逼尿肌收縮情況,膀胱頸口的開放情況,全面動態監測膀胱、尿道的活動情況,直觀的、清晰的觀察到儲尿期、排尿期、排尿後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的活動以及兩者的協調過程。

還有一個自我檢查的最簡便方法:自己試一試在小便的中途能讓尿流停止(提肛收縮),如果收縮有力,尿流中斷,那麼說明想尿的時候尿得出,想憋的時候憋的住;反之,則要高度重視了,該檢查檢查,該治療治療。

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的目標

首要目標:為保護上尿路功能(保護腎臟功能),減少膀胱輸尿管反流,防止腎積水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確保儲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壓力處於安全範圍內。

次要目標:為恢復/部分恢復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減少殘餘尿量,減少尿失禁,預防泌尿系感染,使患者能夠規律排出尿液,以便從事日常活動。

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臨床進展性,因此對神經源性膀胱患者治療後應定期隨訪,及時調整治療及隨訪方案。

神經源性膀胱的六大對策1.哪種治療方式最合適呢?
  • 選擇治療方式應遵循逐漸從 「無創→微創→有創」的原則。

  • 首先要積極治療糖尿病,在血糖未穩定前應以保守治療為主。

  • 非手術治療,其中包括膀胱訓練、尿液引流、藥物治療等。

由於神經源性膀胱伴隨著32.5%的尿路感染併發症,所以相當大的一部分患者被誤診為尿路感染,應及時進行治療。

2.如何進行膀胱訓練?

對於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採取以下膀胱訓練的措施:

  • 憋尿:尿急時不要立即沖入衛生間,而是先憋些時間、等待排尿的感覺減弱。

  • 定時排尿:無論是否需要,每小時排尿1次。此後可逐漸增加排尿的時間間隔,直至能夠憋尿3至4小時。

  • 抑製尿急:首先放鬆,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身體感覺,例如緩慢做5~10次深呼吸。可以轉移尿急注意力。然後快速而有力地提肛,每次5~10次,尿急衝動常常會減弱。

3.凱格爾運動(又稱骨盆運動)

首先找到盆底肌肉:排尿期間用力夾閉尿道和提肛,停尿,然後再開始排尿,控制這種活動的肌肉(即括約肌)便是要鍛煉的盆底肌。

躺著、站著、坐著都可以進行鍛煉,一般建議配合呼吸,收縮持續2-4秒,舒張放鬆2-4秒,每次做20組,每天做3次,堅持至少3個月以上。

對於逼尿肌過度活動患者,推薦使用該類方法以增強盆底與括約肌力量,從而改善尿失禁、抑製逼尿肌過度活動。

4.藥物治療有哪些?

藥物治療主要有治療逼尿肌過度活動導致的尿頻、尿急和尿失禁,如托特羅定、奧昔布寧等;

另一種藥物用來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改善良性攝護腺增生等所致的排尿困難等癥狀,常見的有坦索羅辛、萘呱地爾片等,藥物治療都應按醫囑進行。

5.尿瀦留時進行尿液引流

國際尿控協會推薦的尿液引流效果順序是:自家清潔間歇導尿> 留置導尿潮式引流膀胱> 留置導尿> 恥骨上膀胱造瘺。

間歇性自家清潔導尿術被國際尿控協會推薦為治療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的首選方法。指不將尿管留置於膀胱內, 僅在需要時插入膀胱, 排空後即拔除的導尿方法。

與自家清潔間歇導尿相比,留置導尿會顯著增加膀胱和腎臟結石、狹窄和膀胱腫瘤的發生風險。

有研究發現,在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的 50-60歲患者群體中,膀胱腫瘤的發病率為 0.27% - 10%。在這些患者中,慢性炎症和刺激、結石和長期留置導尿管都導致膀胱腫瘤的發病風險。

6.恥骨上置管(膀胱造瘺)

恥骨上留置導尿是指經由恥骨上造瘺口插入導尿管到達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方法。

優勢:避免對尿道的壓迫和刺激。較留置導尿方便舒適。

不足:恥骨上有創方式,需進行傷口護理。長期置管者菌尿、殘餘尿較多。

  • 恥骨置管平時注意每天至少飲水2000毫升以上,預防感染和膀胱結石的發生;

  • 定時消毒造瘺口等;

  • 保持尿袋始終低於膀胱水準;

  • 定期(一般每月1次)更換恥骨上留置尿管;

  • 如遇尿液顏色、氣味異常或尿液渾濁需要及時複查尿常規,醫院就診。

如果已經嘗試多種保守治療但無效,需要就醫嘗試手術治療。

作者:牟利寧

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 主任護師

濟南營養學會秘書長

山東省首屆健康大使

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五級)

精品推薦

許樟榮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

糖尿病基礎知識100問

許嶺翎 北京協和醫院

如何駕馭胰島素,達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破解餐後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