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悟空的名字是施耐庵憑空想出來的嗎?

《西遊記》第一回裡,須菩提祖師替新弟子花果山美猴王取法名叫孫悟空,孫當然是猢猻的猻的諧音,而悟空又有何依據呢?是作者隨意想出的嗎?

按《西遊記》裡的說法,須菩提祖師替新徒弟取的法名是基於如下理由的:“我門中有十二個字”,“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至於“空”呢?當然該是佛教常講的那個“空”字了。它本是梵文的意譯,音譯作“舜若”,指事物之虛幻不實,或指理體之空寂明淨。其佛學上的原理是:世界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刹那生滅,沒有質的規定性和獨立實體,假而不實,故謂之“空”。悟“空”即悟此,就是要求絕去萬物,無所拘執,達到“無我”境界,即所謂“身心俱無,即是佛道”。這當然也應視作為作者吳承恩所奉行的修養準則。

吳承恩替美猴王取此名,還受其他偶然因素的影響,例如唐代就實有兩位名叫悟空的僧人,一個叫車悟空,另一位叫李悟空。前者是後魏拓拔氏的遠裔。天寶十載(751年),他奉命出使西域,從三藏舍利越摩法師落發受戒,途遇種種怪異,至貞元五年(789年)方攜經返回京師,前後歷時38年。後者本系唐憲宗之子,穆宗的異母兄弟,後來出家,從南京大寂禪師,死後有碑有塔,蘇軾有《北寺悟空禪師塔》詩以讚其人。

此外,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唐僧人慧立原著,彥悰箋補),玄奘在西天取經途中,也先後收過兩個弟子:第一個是石槃陀,胡人,系玄奘隻身逃出長安到達瓜州(治今甘肅安西東南)時收度的。石氏平時嚮往西方淨土,此刻幸遇玄奘,便萌發去西天取經的宏願。玄奘為其至誠所感,就替他授戒、買馬,一同西行。那時,玄奘是唐朝要緝拿歸案的外逃僧人,只好白天隱匿,夜間西行。三更時分,師徒二人偷渡了葫蘆河(今安西雙塔兔葫蘆溝),在草地上休息。而玄奘對石槃陀亦有戒心,故裝假寐,以察弟子。這時石槃陀深感西天路途險惡與渺茫,又念及家中妻兒老小,遂取消求法善緣,並生殺師惡心。他原以為玄奘已經入寐,便持刀走近身邊。玄奘卻警覺地坐起,用善言撫慰弟子,並答應他還俗回鄉後,永不說出他是自己弟子,以免因自己犯科而累及徒兒。第二個弟子是玄奘到達南亞時收度的一個印度僧人,法名悟空。此人身強力壯,膽大心細,玄奘每遇劫難之時,都是他拚命營救的。

很顯然,唐代兩位名叫悟空的僧人以及唐玄奘自己的兩個徒弟(其中之一也叫悟空)的事跡使吳承恩頗多感觸,從而導致出他筆下唐僧的大徒弟也叫悟空。正如汪泛舟先生所識,在上述四位僧人身上,我們已經“窺見《西遊記》中大聖人物身上的石胡僧(猢猻)槃陀與悟空僧人的成分和影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石槃陀強迫玄奘同意他還俗回鄉的記載,《西遊記》裡亦有唐僧休逐大聖悟空回花果山的故事,等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