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在講生態 華為拉了一群上市公司加入(附名單)

  都在講生態,華為拉了一群上市公司加入,看看都有哪些(附名單)

  兩天前,華為聯合小米、中興、聯想等手機廠商,共同舉辦了“快應用”標準啟動發布會。“快應用”是幾家手機廠商基於硬體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應用生態,將成為爭搶用戶和流量的重要工具。

  今天,華為又搞出了一個生態大新聞。

  2018華為生態合作夥伴大會22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啟幕。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宣布,華為將持續打造生態沃土。2018年,華為將在9大行業打造279張生態合作地圖,將投入35億用於夥伴激勵。

  生態這個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我們認識它,卻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它有什麽用。

  生態的定義

  2004年,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馬可·揚西蒂用生物生態來類比商業生態系統。主要指一群相互連接,共同創造價值與分享價值的企業。系統健康,所有參與者都能繁衍生息;如果系統崩潰,所有參與者都會深受其害。

  馬可·揚西蒂有段論述:“但凡在事業上取得持續輝煌的企業和組織,絕不是靠一己之力去謀求自身的發展,而是平衡地利用關聯組織的能量和價值組成一個新的競爭平台。”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個體公司之間的競賽,而是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對抗。與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一樣,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家企業最終都要與整個商業生態系統共命運。”

  做生態有什麽用?

  近年來,能夠創造出成功的商業生態系統的公司都非常了不起。現在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由其創建的AppStore生態,不但為其手機帶來巨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成為其極為重要的競爭力與收入貢獻者。

  另一個商業生態系統的例子是ARM公司,它是一家沒有工廠的芯片公司,但是它構建的生態已經被認為代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霸主,它打敗了PC時代不可一世的Intel。

  離我們最近的商業生態是微信,以其流量規模已經到了神一樣的存在。它讓騰訊手中緊握著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同時也是不斷推高騰訊市值的主要力量。

  從這些商業生態的例子中就能看出來,創造一個商業生態系統已經成為目前商業世界最有魅力也最為困難的一件事情了。一旦看清方向,有實力的公司都願意拚一把。

  兩家做物聯網生態的公司

  有什麽區別?

  隨著中國華為公司在2013年收入超過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以後,華為也相應來到了中國公司在科技領域的“無人區”。華為必須從以往跟隨者的角色定位一舉轉變為引領者。

  同時,全球技術也正迎來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發及物聯網時代的逐步興起。華為將物聯網確定為發展方向。2017年,華為提出“平台+ 連接+生態”的物聯網發展戰略。此後,培育物聯網生態系統,一直是華為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小米公司也在同時培育著自己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夏勇峰曾在《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新書發布會上介紹說,小米生態鏈簡單來說,是一個布局物聯網的泛集團公司。

  儘管兩家公司都在做生態,兩家的生態卻明顯不同。

  通俗一點來說:

  小米的生態邏輯是:賣手機,以此拉動周邊設備,甚至無關的東西的銷售。

  華為提出的生態體系是與傳統的業務點對點的對接。與傳統管道相比,華為生態圈講究的是體系中各方息息相關,彼此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分工合作且優勢互補。

  更通俗一點說:

  小米:我賣豆子,我順便賣豆漿機、榨油機,我還能賣工作服,賣床墊,賣掃地機器人

  華為:我賣豆子,我要支持更多的農場種豆子,我還要支持很多豆腐廠、豆油廠用豆子。

  華為生態定位

  華為的生態相對複雜一些。2017年以來,華為也在不斷明確自身的定位和業務邊界,因此華為企業業務進一步提出了“做平台的平台,做生態的土壤”的定位。

  第一,平台的平台,是指在基於ICT(資訊、通信和技術)基礎設施平台之外,華為發現很多的合作夥伴在進行轉型的時候,也在建設自己的平台,這些具有較強行業屬性的行業型平台,實際上是疊加在華為的數字化平台之上。

  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表示,“平台的平台”總體思想就是,以開放的平台讓更多的合作夥伴根植在華為的平台上,來滿足行業客戶的業務和數字化轉型需求。這也清晰地對外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即華為與合作夥伴的合作邊界在哪裡,華為不會多踏一步,去侵蝕本來應該屬於合作夥伴的市場以及他們的利益。

  第二,生態的土壤,是指一個好的生態還必須依托一個非常開放、健康和積極的平台,也就是華為一直在說的“土壤”。換句話說,在華為生態理念的引導下,不僅可以包容和孕育不同的夥伴及合作形式,而且不管夥伴處在哪個發展階段,都能從中獲得成長的環境和養分,並實現創新和成功。

  2018年ICT“生態紀”即將來臨

  在今天舉行的2018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上,華為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表示,技術集中爆發及業務創新正在加速推動ICT生態走向融合,一個“技術+需求”驅動的ICT“生態紀”即將來臨。

  蔡英華解釋到,所謂生態紀,是指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前沿技術集中爆發,數字生產力喚醒增長新動力,給更多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ICT生態面臨著進一步融合,夥伴角色多元化,能力複合化,急劇變化的環境、物種和生存法則更趨於自然,ICT生態面向新紀元。

  “生態紀”將迸發更大價值、更高效率以及更多模式,即價值總量更高、運行效率更敏捷、形態模式更多元化。”蔡英華說。

  據介紹,2018年,華為將在9大行業打造279張生態合作地圖,將投入35億用於夥伴激勵。

  哪些上市公司進入了華為生態圈?

  大會主論壇當日,神州數位攜手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神州華世,大有可為——神州數位大華為戰略發布會”,共同啟動神州數位“大華為”戰略,摹畫未來合作的廣闊前景。

  未來,神州系三大上市公司神州控股、神州資訊、神州數位集團將圍繞華為雲展開體系化合作。

  神州數位集團副總裁、華為業務群總經理韓智敏介紹:為了更快速有效地推進合作落地,2018年,神州數位華為業務群將充分協調優勢資源,在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物聯網、供應鏈等領域與華為進行深度協同,共拓市場,展開全面合作。

中軟國際:華為雲首家同舟共濟合作夥伴,此次大會將充分展示其在雲生態建設上的成果。

  拓維資訊:華為雲同舟共濟合作夥伴。與一般夥伴相比,同舟共濟合作夥伴與華為雲在解決方案、應用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更為緊密,旨在幫助政府和企業加速上雲。

  深南電路:國內印製電路板的龍頭企業,公司第一大客戶為華為。

  潤建通信:目前公司已與華為建立業務合作關係,主要為其提供包括無線通信基地台用PCB在內的各類產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