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吸引外籍人才的中國城市,位列第三的竟然是她

2018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結果日前揭曉,上海連續7年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北京。而令不少人驚訝的是,排在第三名的城市是安徽省的省會合肥。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合肥連續第二年在該榜單上獲得第三名,甚至超過了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

科技創新為最大吸引力

據中國國際人才交流與開發研究會發布的一份《外籍人才來華就業意願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成為吸引外籍人才來華的重要動因,67.15%的外籍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勢頭良好是其來華工作的重要因子。

數據顯示,2008年合肥GDP總量為1664億元。2017年,合肥GDP已經達到7213億元,年均增速達到33.35%,在2008-2017中國主要城市GDP增速排名中位居第二。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耀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指出,經濟快速發展條件下,科技創新是城市吸引外籍人才的重要先決條件。

合肥被稱為是典型的“二線城市、一流科研”,大量科技成果都誕生於合肥: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計算機、中國第一台窗式空調、世界第一台VCD、DVD都誕生在合肥,每八台筆電電腦就有一台“合肥造”,合肥還是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的城市。

2017年1月,合肥經國家批準設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之外,獲批城市全國也僅有上海與北京。合肥市外國專家局撰文指出,此舉是“引進外國人才與新資源匯集合肥的真實寫照”。

而外籍人才來到中國後,可以讓其充分發揮作用的科研團隊也不可或缺。對此,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外籍人才來了,還要留得住,要為其提供一個可以發揮才乾的平台。城市必須具備相應的科研團隊,為創新工作提供團隊基礎。”

此前,英國《自然》雜誌曾評價,合肥基礎科研實力位居中國第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此外,合肥早在1999年,就與北京、西安、成都一起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四大科教城。

據《合肥晚報》報導,目前,在合肥工作的“兩院”院士有108人,國家“千人計劃 ”等各類專家274 人,科技人員數量高達86萬餘人。

可持續發展才是關鍵

在人才跨國流動的當下,中國城市為吸引外國人才各自有招。

深圳今年發出了廣東自貿區首張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證;青島提出探索制定青島市外籍高校畢業生來青工作細則,鼓勵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來青工作;西安創建外國人才工作補貼制度,來西安工作的外國人才最高可給予60萬年薪補貼及來華工作補貼……

合肥也不例外,2017年6月合肥頒布《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創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見》,明確未來5年安排不少於2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經費,用於引進和培養國內外人才。

在年初的合肥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專門有一段文字談到:合肥國際人才城建成使用,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啟動建設,合肥成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合肥當地一所加拿大國際學校的校長佩吉·高曼·米切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之所以選擇在合肥辦校,是“看中了合肥越來越國際化的趨勢以及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大量外籍人士來到合肥從事科研、教學、生產製造等領域的工作,可以為學校發展提供源動力。”

然而,外籍人才不是爭來的,而是引來的,光有政策優勢是不夠的。姚景源指出,在各種名目的補貼、優待條件等利好政策釋出的同時,要注意創建適合人才成長的環境和氛圍。“合肥社會和諧、生態環境優美等都是利好外籍人才引進的重要因素。”

據悉,合肥2018年已經獲批“安徽省綠色生態城市綜合試點”,在環境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還曾專門發布文章,肯定合肥在環境治理方面的工作。

來自馬來西亞在肥工作的外籍專家AZHAR AHMAD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現在合肥市政府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而且表示將建設更多的公園,這樣合肥會變得更加漂亮。”

米切爾校長在訪談中也曾強調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學校周邊交通便捷、綠樹成蔭、生活方便,吸引了許多從國外來到合肥的外籍老師,短短三年,外籍老師從10多名增加到62名。”

“吸引外籍人才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看到一個在各方面都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吸引外籍人才,中國城市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城市國際化程度,在公共設施等方面提升城市自身的魅力。”陳耀說。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楊佳欣

編輯:郭凌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