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揭秘中醫把脈,如何辨男女

常常有患者問「把脈能辨別胎兒是男是女,真的嗎?」確實,古代對懷孕婦女,有以脈象、腹形及兩乳房而進行辨別男女胎的方法:如左手太陽浮大為男,右手太陰沉細為女;左乳房有核脹痛為男,右乳房有核脹痛為女;腹部上小下大如箕為女,腹高如釜為男等......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拿到現在來用,未免聽起來過於荒唐。

《神醫喜來樂》劇中說「左脈滑就是男的,右脈滑就是女的」,這種說法對嗎?中醫也是一門科學,脈象看男女,有沒有道理呢?有什麼樣的道理呢?

首先要清楚懷孕的脈像與正常人的脈象有什麼不同。

傳統理論中,妊娠脈的特點是浮滑,簡單說就是脈象摸起來比較快而流利(把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順序放在左手的手腕上,一般來講,無名指按的地方是「寸」,中指是「關」,食指是「尺」(請注意,這裡只是為了說明部位才這樣說的,真正把脈的時候食指會按到"寸",中指"關",無名指按到"尺"),如果懷孕了,無名指,中指和食指三個指頭都能清晰的把到跳動得很歡快流暢的脈象。)

然後我們來了解一下男女的脈象有什麼不同。

傳統醫學理論中,左右手的脈象代表的是不同的:左手寸關尺三部為心、肝、腎,右手為肺,脾,腎(命門)——所以專業而認真的中醫師在診斷時一定要把患者雙手的脈;男子先天之本在腎,屬陽,多為弦中帶澀;女性後天之本在脾,屬陰,偏細數。

了解了上述基本知識後,究竟把脈能不能分辨寶寶是男是女呢?

中醫脈診時尺部(腎的脈象)不分左右腎,而遵循男左女右之說,這種說法又與陰陽觀念相關:男屬陽,女為陰,所以凡是部位、脈象偏於陽者為男,偏於陰者為女。

通過脈診辨別所懷寶寶是男是女,主要是通過脈象中陰陽的變化來確定的。準媽媽的妊娠脈象基本都為滑數脈,如果滑數脈中帶有弦、澀脈象,則為男嬰(陰性脈中顯現陽性脈);同理,如果滑數中帶有細脈,則多半為女嬰了(陰性脈中更添陰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傳統理論中,把妊娠與小兒脈單獨提出來單獨記載的文獻資料很多,如《素問·平人天氣論》雲:「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注曰:「以婦人之兩手尺部候之,若左手少陰腎脈動甚者,當妊男子,以左男而右女也。」《脈經》卷九詳細論述了妊娠脈,李梃《醫學入門》,張三錫《醫學準繩》,徐春圃《古今醫統》皆有專論妊娠脈的段落......各種典籍記載的相關內容更是不勝枚舉,這裡只是做了一個淺顯的分析,如諸位感興趣,可以自行研習一下脈診。

此外,妊娠期孕脈並不是每一個月份都可以出現的。《脈經·平妊娠分別男女將產諸證第一》說,對於孕脈的辨別,隻到第五個月。摸不摸得清是男是女,還跟醫生的閱歷,經驗有很大的關聯,一個人的脈9個醫生來把,可能會把出9種脈象——脈診本來就是與經驗密切相關的診斷方法。

所以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切不可一味的迷信。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掌中寶,生男生女一個樣,不是嗎?

你所不知道的中醫脈診

無論大家現在走進中醫診所,還是看電視、報章雜誌上描寫的中醫脈診,大都使用的是寸口診法,醫生將手放在患者左右手腕上切脈就可以了,十分便捷,難道自上古起,創立中醫的先人們就發現了這種簡單的方法嗎?其實不然。

關於診脈的部位,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遍診法見於《素問·三部九候論》,切脈的部位有頭、手、足三部,三部診法見於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三部,即人迎《頸側動脈),寸口,跌陽(足背動脈)。想想看,如果現在還普遍採用這兩種方法,那麼切脈的時候得多複雜啊,為每位患者配備一張診療床才行了,所以以上兩種診脈的部位,後世已少採用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遍診法和三部診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比獨取寸口,要全面得多。

寸口診法始見於《內經》,主張獨取寸口是《難經》,但當時這一主張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晉代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才推廣了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

寸口又稱脈口、氣口,診脈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是:肺朝百脈,寸口為手太陰肺經之動脈,為氣血會聚之處;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皆起於肺而止於肺,因此臟腑氣血之病變可反映於寸口。另外,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與脾經同屬太陰,與脾胃之氣相通,大家已經知道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臟腑氣血之盛衰都可反映於寸口,獨取寸口可以診察全身的病變。

不過,有一些人,脈不見於寸口,而從尺部斜向手背,稱斜飛脈;若脈出現於寸口的背側,則稱反關脈,還有出現於腕部其它位置者,都是生理特異脈位,是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導致的。

脈診就是摸摸而已?

記得還是學生時代發生的事情,在醫院門診見習的時候,有一次,一位女患者尖叫起來,非說為她診脈的醫生「亂摸」;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中醫師在為你切脈的時候,手指逐漸略微用力,或者前後挪動?其實這並非「亂摸」,這是診脈時運用指力的輕重和挪移,以探索脈象的一種手法。

切脈之要有三,就是舉、按、尋。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叫舉,又叫浮取或輕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間,叫按,又稱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輕不重,還可亦輕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尋。因此診脈必須注意舉、按、尋之間的脈象變化。此外,當三部脈有獨異時,還必須逐漸挪移指位,內外推尋,以取得準確的脈象。

不可思議的懸絲診脈

既然舉、按、尋,是切脈的要點,那麼懸絲診脈似乎就有點神乎其神,與傳統理論相違背了。

在我國古典小說和傳統戲曲裡,常有太醫為皇帝的後妃們「懸絲診脈」的情節:後妃和太醫各居一室,由太監或宮女將一根紅絲線拴在後妃的手腕上,線的另一端交給太醫把按,通過絲線辨別病情。這樣做,是為了維護宮廷禮製,以防亂了宮闈。

大家是否看過電視劇《西遊記》?裡面有一集:孫悟空假扮醫生為朱紫國國王診病,三根金絲搭在國王手上,就靠著「懸絲診脈」,確定了國王的病情。

相傳藥王孫思邈給長孫皇后看病時,禦醫就用此法考察孫思邈,因為孫思邈是民間的大夫,不在禦醫之列,所以禦醫們先後把絲線拴在冬青根、銅鼎腳和鸚鵡腿上,結果都被藥王識破,最後才把絲線系在皇后手腕上。孫思邈切過脈象,便開出一劑藥方,使皇后順利分娩。

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懸絲診脈之事?病人的脈象能否通過絲線傳導給醫生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有人在1968年請教過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是舊時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曾給清廷皇室內眷看過病。他介紹說,這懸絲診脈可說是亦真亦假。所謂真者,確曾有其事;所謂假者,懸絲純粹是一種形式。原來,大凡後妃們生病,總要由貼身的太監介紹病情,太醫也總是詳細地詢問這些情況,諸如胃納、舌苔、二便、癥狀、病程等。為了獲得真實而詳盡的情況,有時太醫還要給太監送些禮物。當這一切問完之後,太醫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懸絲診脈時,太醫必須屏息靜氣,沉著認真。這樣做,一是謹守宮廷禮儀,表示臣屬對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時暗思處方,準備應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葯不當而招禍。

中醫切脈之事本來就有一層神秘的面紗:西醫的一根橈動脈,到中醫這裡怎麼就能診查出病情呢?其實中醫的四診,望聞問切,必須綜合起來參考,方能得到大致病情,使得辨證用藥準確無誤,並不是一個脈象就能確定的呀!

Tips:正常脈象——胃、神、根

正常脈象的形態是寸關尺三部有脈,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並隨主理活動和氣候環境的不同而有相應的正常變化。

有胃:有胃氣的脈象,古人說法很多,總的來說,正常脈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從容和緩,節律一致便是有胃氣。即使是病脈,無論浮沉遲數,但有徐和之象者,便是有胃氣。

脈有胃氣,則為平脈,脈少胃氣,則為病變,脈無胃氣,則屬真臟脈,或為難治或不治之徵象,故脈有無胃氣對判斷疾病凶吉、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有神:有神的脈象形態,即脈來柔和。如見弦實之脈,弦實之中仍帶有柔和之象;微弱之脈,微弱之中不至於完全無力者都叫有脈神。神之盛衰,對判斷疾病的預後有一定的意義。

但必須結合聲、色、形三者,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脈之有胃、有神,都是具有沖和之象,有胃即有神,所以在臨床上胃與神的診法一樣。

有根:三部脈沉取有力,或尺脈沉取有力,就是有根的脈象形態。或病中腎氣猶存,先天之本未絕,尺脈沉取尚可見,便是有生機。若脈浮大散亂,按之則無,則為無根之脈,為元氣離散,標誌病情危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