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半人半獸到神仙麗人,西王母是如何轉型的

馬克思說:“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臘神話深刻影響了西方的文學藝術,是西方文藝創作的重要素材。中國的文學傳統是由抒情性詩歌和記述性散文開創的,但同樣擁有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淮南子》是漢代初年淮南王劉安領銜編撰的一部集大成作品,是在《山海經》之外搜羅神話最為宏富的著作。

著名的四大神話

《淮南子》最大的功績是完整地記錄和保存了著名的四大神話,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和共工觸山。其中的后羿射日與嫦娥奔月,先秦時代已有記載,但以《淮南子》的記載最為完整。而女媧補天和共工觸山,則是第一次出現屬於中國的創世神話和洪水神話。

女媧補天——始祖神話

《淮南子·覽冥訓》載: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不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女媧是上古最負盛名的女神,不僅是天地的創造者,而且是世界秩序的維護者。《楚辭》中的女媧屬於人頭蛇身,在補天之外,還創造了人類,是人類的始祖。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為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絙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絙人也”,天地開辟之初,還沒有人類,女媧用黃土捏人,由於工作量巨大,來不及一一捏成,於是將繩子放入泥中,甩成人類,並且將人區分為富貴和貧賤,說明這個故事已經有了階級意識,明顯是經過了後世的加工。古希臘人認為人類是天神普羅米修斯按照自己的樣子用黃土捏成,說明人類起源的神話具有共通性。《淮南子·說林訓》說:“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上駢、桑林和黃帝、女媧一樣都是神仙名字,現已不知其詳,應該是女媧造人時來協助造人的耳目和手臂,屬於女媧的助手。至於女媧補天的原因,說是“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不覆,地不周載”,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與遠古全世界流行的洪水神話有關。

共工觸山,屬於洪水神話

《淮南子·天文訓》載: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是共工氏與顓頊的爭帝戰爭導致的災禍,說明大洪水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淮南子·本經訓》說“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共工也是人面蛇身的天神,卻是洪水的發起者,《兵略訓》說“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說明顓頊與共工的戰爭具有正義性,並非爭帝那麽簡單。女媧的行為,實際上是彌補人類的過失。拯救的措施是“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說明女媧也是治水的英雄,大鼇和黑龍是洪水爆發時的水怪,女媧因而殺死這些興波作浪、危害人間的怪物,並且積累了許多蘆灰用來遏製洪水。

后羿射日,屬於英雄神話

《淮南子·本經訓》載:

逮至堯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這一神話在《淮南子》之前已經有記載,《山海經》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說十個太陽住在樹上,輪流值班,並未釀成禍害;《楚辭·招魂》說“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楚辭章句》說“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鳥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說后羿射下太陽,只剩一個,卻未說明原因。《淮南子》交待了后羿射日的原因是“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后羿射日的同時還殺害了九個猛獸,並提出是受命於堯,因此後世學者將后羿直接換成堯,如東漢王充《論衡》引《淮南子》說“堯時十日並出,堯上射九日”,因此百姓高興地要堯做天子,可能當時民間有兩個傳說系統,后羿射日逐漸佔據了主要地位。

嫦娥奔月,屬於民間傳說

《淮南子·覽冥訓》載: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嫦娥的形象最早見於《山海經》“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本屬帝俊的妻子,《淮南子》換為后羿的妻子。嫦娥“奔月”之後,應有“托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句,說嫦娥在月亮裡化身蟾蜍,這就能解釋後面惆悵失落的原因。該句本是舊記所有,只是被後人刪削了。西王母的形象也經過了幾次變遷,《山海經》中的西王母是半人半獸的怪物,長著豹的尾巴和虎的牙齒,居住在山洞裡,有三隻青鳥為它取食,屬於凶神;戰國時期,《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和西王母歌謠應答,形象已趨於正面;漢初演變成為“有不死之藥”的吉神和仙人,漢武帝求神仙招方士,西王母拒絕了武帝所請的不死之藥,而給了三千年一結子的仙桃;魏晉年間,西王母已經演變為“年可三十許”的麗人,屬於群仙的領袖,成為道教的神仙形象。與西王母相對應的是東王公,居住於東方的蓬萊山,東王公的出現很晚,是西王母的鏡像,蓬萊山也是仿製昆侖山的產物。

繽紛的神仙形象

《淮南子》記載了繽紛的神仙形象,舉凡天地日月、雷雨風電,莫不有相應的神仙。《淮南子》沒有記載天地開辟的神話,但對天地的生成卻有別具一格的看法,認為天地之前有一個無形的“像”,後來分為陰陽二氣,這就是《精神訓》中的“二神混生”,“二神”即陰陽之神。《天文訓》說“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陽氣清而成天,陰氣濁而成地,天先於地而產生,這就是天地的由來。三國的時候流傳了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徐整《三五歷紀》說“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這個神話故事雖然出現很晚,但說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以及陰陽二氣的升沉,與《淮南子》頗有相似之處。

天地開辟之後,尚沒有人類,於是女媧捏土造人。女媧造人的時候,上駢、桑林等神仙都來幫忙製造耳朵、眼睛、手臂等。人類產生後,文明也就出現了,紛爭也隨之開始,因此就有了共工與顓頊爭帝的傳說。這場戰爭異常酷烈,以至撞折撐天的巨柱、系地的大繩,引發了一場世界性的大洪水,猛獸惡鳥也趁機興風作浪。也有說是共工引發洪水災害,民不聊生,顓頊因此誅之。女媧只好煉五色石補天,又殺死鼇龍、積灰止水,終於恢復了世界的秩序。

太陽是一切能量的源泉,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因此是古人的想象重點。《淮南子·天文訓》描述了太陽一天的行程:

日出於暘谷,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朏明。至於曲阿,是謂旦明。至於曾泉,是謂蚤食。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悲谷,是謂餔時。至於女紀,是謂大還。至於淵虞,是謂高舂。至於連石,是謂下舂。至於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有五億萬七千三百九裡,禹以為朝、晝、昏、夜。

古人將太陽的起落共歸結為九州七舍共十六個點,分為朝、晝、昏、夜四個名稱,其中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暘谷、鹹池、扶桑,《山海經》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太陽洗澡的地方,落山的地方是虞淵、蒙谷,也屬於水鄉澤國,反映了陸地為海洋環繞的地理觀念。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太陽居住在神樹之上,九個太陽居住下枝,一個太陽居住上枝,如果十日並出,就會給人間造成災難,因此后羿射日就是懲罰措施。那麽太陽既然在西方的虞淵下山,次日如何在東方的暘谷升起呢?下山和升起的地方都屬於水澤,那麽這當中存在著夜晚的太陽,《楚辭·天問》說“鴟龜曳銜”,這鴟(貓頭鷹)和龜其實就是運載晚上的太陽。著名學者王小盾指出太陽是由三足烏背負太陽由東向西飛行,降落的時候經歷死亡並解開羽毛,沉入羽淵,化身為鴟鴞,羽淵中的龜便馱起它緩慢向東方爬行,並在早晨成功地送到東方,這個運載的通道就是黑水。

日月的飛馳都是由天神駕馭,日月之中都有靈鳥存在。《離騷》說“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崦嵫也是傳說中太陽落山的地方,羲和是太陽的禦者;又說“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是月亮的禦者。東漢王充《論衡·說日》說:“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漢人的畫像石中,常以三足烏代表太陽,以與有蟾蜍的月亮區分,《精神訓》說“日中有踆鳥,而月中有蟾蜍”,“踆鳥”即指三足烏,是太陽的代表,蟾蜍即癩蛤蟆,是月亮的代表,當時也有傳說蟾蜍是嫦娥所變。

天地日月之外,四時五方、雷電雲雨、禾木鳥獸、江河湖海莫不有神主管。《淮南子·天文訓》說“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閉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谷禽鳥草木”,女夷是主管百谷、草木和禽鳥成長的神仙。《原道訓》說“使風伯掃塵”,風伯即風神。《地形訓》說“雷澤有神,龍身人頭,鼓其腹而熙”,這是雷神的外貌描寫。《原道訓》說“今雨師灑道”,雨師即雨神,《山海經》說“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這是上古雨師的形象。《天文訓》說“至秋三月,地氣下藏,乃收其殺,百蟲蜇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就是霜雪之神。《齊俗訓》說“馮夷得道,以潛大川”,馮夷是河伯,是黃河之神,黃河是中原的大河,因此河伯的傳說記載甚多。

天地連接的通道

《淮南子》記載了兩條通天的途徑,一是南方的都廣山,《地形訓》說“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都廣山是天神從天上往人間的通道,建木是登天的天梯,但不大為人所知;二是西方的昆侖山,是著名的登天之路,應該是昆侖山至高、可與天相連而產生的想象,《地形訓》說“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這條路是從昆侖到涼風,已能長生不死,再到懸圃,具有役使風雨的技能,再到上天,終成天神。《山海經》說“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又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百神之所在”,那麽昆侖山是天帝和百神的居所。

《淮南子·地形訓》對昆侖山有詳細的描寫: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掘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裡,裡間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昆侖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複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

昆侖山由大禹治水而成,是通往天堂的天梯和不死之山,它有增城九重、宮室千間,有名木佳樹、精美寶玉、園圃流水,屬於神仙生活的地方。尤其是昆侖山頂上的“縣(懸)圃”,《山海經·山經》稱為“帝之平圃”。《穆天子傳》說:“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縣圃。”舂山就是昆侖山上的一個高峰,縣圃正是懸掛在高空中的花園。再據《地形訓》“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所載,九重天的結構是:第一重是昆侖,有丹水可以飲之不死;第三重是涼風之山,可以長生不老;第五重是懸圃,可以呼風喚雨;第九重是天界,是天帝的居所。

一直以來,昆侖山屬於仙界名山,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早的昆侖山屬於充滿黑暗和死亡的刑殺之山。王小盾根據《山海經》的《西山經》《北山經》《海外南經》《海外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等篇章中都有關於“昆侖”“昆侖之虛”或“昆侖之丘”的記載,認為昆侖沒有固定的地理位置,不必是具體地名,屬於某種神秘觀念的產物。這種神秘觀念比較明顯地同死亡有關。所謂“帝之下都”,即指冥帝的統治地。所以《博物志》說“昆侖山之東北……有八玄幽都”。所謂“昆侖”,其原始涵義即是墓丘。昆侖同死亡的關聯在昆侖山神的神性上有很明顯的體現。這些山神都是些死亡之神和刑殺之神,其中最著名的神靈是西王母。據《大荒西經》《西山經》和《海內北經》記載,西王母是“豹尾虎齒而善嘯”的人物,是主司“災厲、五刑、殘殺之氣”的人物,當古人把這些形象凶惡的神靈安置在昆侖之丘的時候,當他們指出西王母的主神特色的時候,他們分明提示了昆侖的真相——死亡之所和埋葬之所。《穆天子傳》曾稱奄山(即崦嵫山,日入之山)為“西王母之山”,昆侖山就可以理解為太陽落山後的居所,日落是被古人視為死亡的象徵的。 ?

昆侖早期的意義是承載死亡的神秘場所,但在發展過程中,從黑暗的墓丘變為仙界的樂都,至遲在戰國後期,昆侖山的想象已經趨於正面,《淮南子》所記載的昆侖山完全是升仙和光明的所在。

劉安死後,民間逐漸流行升仙的傳說,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東漢王充《論衡》力辯淮南王成仙說為虛妄之談,認為:“升天之人,宜從昆侖上。淮南之國,在地東南,如審升天,宜舉家先徙昆侖,乃得其階;如鼓翼邪飛,趨西北之隅,是則淮南王有羽翼也。今不言其徙之昆侖,亦不言其身生羽翼,空言升天,竟虛非實也。”王充批駁劉安成仙說的依據是,淮南國在東南,而昆侖山在西北,劉安首先要遷居昆侖山,可見,王充時代昆侖山是唯一的天地連接通道。

作者為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