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汗不淌,小汗常流!不會出汗的人,往往難長壽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養生學》、《中醫藏象生理學》、《中醫養生大成》、《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列位看官,今天咱們來說說出汗和養生之間的關係。

一句話,大汗不淌,小汗常流。這樣做,乃是汗養生的真諦。

首先,咱們說說為什麼「大汗不淌」。

對此,您可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汗為心液」。既然都「汗」都和「心」聯繫在一起了,那當然出汗太多就不好了。

但問題是,咱們的「汗」,到底為什麼和「心」聯繫在一起呢?這裡面有什麼理論支撐呢?

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知道汗的實質,到底是什麼。用中醫理論來解析,這個汗,就是人體內「津液」的表現形式之一。津液,乃是人體內正常水液的總稱。津液的排泄途徑之一,就是出汗。《素問》說,「陽加於陰謂之汗」。就是說,當陽氣蒸旭津液的時候,就會出汗。

那麼,這個「津液」又是哪裡來的呢?一句話,它和血液之間的關係太大了。中醫素來有「津血同源」的認識。一方面,血液滲於脈外則為津液,而津液滲於脈中可以增補血量。另一方面,無論是血,還是津,都源於我們吃進去的水谷精微所化。所以,古人認為「津血同源」。

既然說到了血,就不得不提到心了。中醫認為,心主血脈。一方面,心對血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心對血液的運行,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心氣的正常,心神的安定,又離不開心血的支持。所以說,傷於血,必然傷於心。

從這個關係鏈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了,大汗則傷津,傷津則傷血,傷血則傷心氣。這就是所謂「汗為心液」的理論脈絡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有些運動員,會在比賽、訓練過程中猝死了。因為出汗太多,耗傷了大量的心氣。所以說,除非特殊情況使然,或者職業因素使然,我們要避免過於出大汗,弄得自己大汗淋漓,以至於產生心慌心悸乏力之感。這是得不償失的。

雖然大汗不淌,但是「小汗」卻要常流。這是什麼道理呢?

看官須知,以汗為代表的津液,其生理功能之一,就是排除濁氣。《素問》裡面講的清清楚楚:「濁陰出下竅」。《素問·五臟別論》裡面講:「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汗,作為津液表現形式之一,其排泄的過程中,可以將體內的部分代謝廢物帶出去。咱們都知道,被汗浸透的衣服,放在那裡,時間一長就臭了。如果把汗憋在身體裡,那時間長了,我們的身體內部,豈不也是布滿「汗臭」了?所以,適當排汗很重要。

另外,津液,還有平衡陰陽的作用。當我們的身體因為高溫或者運動,使得陽氣充盛的時候,汗水作為津液冒出來,可以適當地帶走一部分陽氣,如此達到陰陽平衡。這就意味著,排汗的過程,於體內,大多為升發陽氣的過程。由此可知,我們適當地運動排汗,就是在增進我們的陽氣。中醫所謂「動能生陽」,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適當地常出一點「小汗」,對昇陽排濁,是非常有好處的。為此,我們一方面要避免大汗淋漓,一方面還要適當用一定的有氧運動,來促進小量排汗。如何掌握這個度呢?每周至少三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微微出汗為宜。運動,必然呼吸急促。只要呼吸的急促程度,不至於讓我們說不出話來,這個強度就是比較合適的。

當然,生活中,有些異常出汗,那是病態的反應。在這裡,咱們把一些病態的出汗反應簡單羅列一下,您一併了解——

有的人,白天愛出汗,晚上睡覺也愛出汗,一活動就出汗,出了汗就感冒,面色淡白而舌質發淡,這往往考慮肺氣虛弱,衛氣不固。治療起來,就得補益肺衛之氣了。藥用黃芪、炙甘草、大棗等。

有的人,平時特別愛出汗,而且四肢汗多,乏力,勞累後或者飲食之後出汗尤其明顯,便溏,腹脹,面色不好,這要考慮脾氣虛弱所致了。治療起來,需要補中益氣。藥用黃芪、黨參、白朮、炙甘草、升麻、柴胡等等。

有的人,特別愛出汗,而且這個汗摸上去,還是涼的,身體有的比較涼,有的體溫如常,同時出汗後心慌、背部冷、腰部和下肢冷,小便清長而頻數。這個,要考慮腎陽虛所致多汗了。此時要補陽益氣。藥用黃芪、附子、浮小麥、煆牡蠣等等。

有的人,晚上盜汗特別明顯,尤其是心口窩這一片,常常是大汗淋漓,同時心悸、無心煩熱、午後潮熱,睡眠品質不好,口乾,舌質紅而少苔。這要考慮心陰不足了。調治起來,藥用熟地、白芍、當歸、川芎、知母、黃柏等等。

總而言之,汗,作為津液代謝的主要途徑之一,其養生意義、疾病提示意義,是頗為重大的。本文,就其中冰山之一角和您解說一番,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