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值超越蘋果亞馬遜,重回全球第一的微軟是怎樣翻身的?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劉景豐

編輯 | 魏佳

曾經被評論者判了“死刑”的微軟,在度過10余年的疲軟期後,重新做回“王者”。

7月18日,微軟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四季度(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三個月)業績報告以及2019財年業績報告。這份報告中,微軟整個財年收入超過1258億美元,增長14%;淨利潤為392億美元,增長137%。在第四季度,其收入為337億美元,其中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智能雲兩項業務的收入已經趕上甚至超過其傳統的更多個人計算業務(Windows)。

這份增長背後,是其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的5年改革與創新的結果。

當曾經的巨頭微軟走入“中年危機”後,薩提亞·納德拉臨危受命,在保證原有Windows業務前進的同時,積極籌劃轉型,他希望將Windows視作一種觸達更多用戶的手段,而非目的。經此轉型,Dynamics(智能業務應用程序)、Office(辦公軟體)等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此外,他上任之後,果斷提出發展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比爾·蓋茨評價稱:納德拉大膽創新,把微軟帶入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領域,這是一個關鍵的選擇。

2018年12月,疲軟了10年後的微軟股價站上113美元,短暫登頂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而此次財報發布後,微軟股價一度達到140.6美元的高點,市值達到1.04兆美元,超過亞馬遜和蘋果,妥妥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那個讓人害怕的微軟,是怎麽回來的?

年入千億美元,智能雲、Office成拉動引擎

從全年財務數據看,2019財年微軟總收入達到1258億美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為392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165.7億美元增長137%。

全財年來看,對其收入貢獻最大的,還是更多個人計算業務,全財年收入為457億美元;其次為生產力及業務流程,全財年收入為412億美元;智能雲業務收入390億美元。但從增長情況看,更多個人計算業務比上年增長34億美元,而生產力及業務流程、智能雲業務收入則分別比上年增長53億美元和68億美元。

這種情況在第四季度更為明顯。

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收入為337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12%;季度淨利潤為132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49%。

具體來看,包括Office產品、LinkedIn、Dynamics產品在內的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收入為110億美元,增長率為14%。Office 365和Dynamics 365的收入拉動力最強,兩項收入增長率均超過30%;智能雲的收入為114億美元,比上季度增長了19%,尤以Azure(微軟旗下雲服務平台)收入增長最快,增長率為64%;其傳統的更多個人計算業務的收入為113億美元,也實現了4%的增長。

對比來看,微軟在守住更多個人計算業務的同時,其生產力及業務流程、智能雲等新業務正顯示出較強的增長力。財報數據顯示,2018財年同期,其個人計算業務收入為108億美元,生產力及業務流程、智能雲兩項業務收入均在96億美元左右;而到2019財年四季度,三塊業務收入已不相上下,智能雲業務甚至首次超過Windows業務的收入。

在雲計算業務方面,微軟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亞馬遜。據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亞馬遜雲計算部門以32.8%的全球市場份額主導著雲計算行業。微軟的市場份額為14.6%,而谷歌的市場份額為9.9%。甚至有分析師稱,過去的一個財年,雲計算業務的增長成為微軟公司突破兆美元市值的關鍵動力。

種種跡象表明,如今的微軟,已經從傳統的PC作業系統服務商實現了數字化轉型,並且依靠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布局,已進入智能雲和智能優勢的時代。

就連薩提亞·納德拉在看到這份成績單後,言語中也透露著興奮。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中,他稱:我為自己在過去12個月裡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並為未來的巨大機遇而精力充沛。

受到財報影響,微軟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3%,至138.26美元。7月19日開盤後,微軟股價甚至一度升至140.6美元的高點。目前其市值在1.04兆美元。

不過,這並不代表微軟可以高枕無憂。在電話會議中,針對有分析師關於微軟智能雲業務未來增長趨勢如何的提問中,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稱,長期而言,公司智能雲業務毛利率增長還是有壓力的,因為有售後技術服務(TAM)方面支出的可能性增長(開發所帶來的支出)。上半年在執行方面做得很好,可能有所抵消,Azure的毛利率有所提高。

“救火隊長”上任,巨頭轉型

2007年,矽谷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聯合創始人Paul Graham寫了一篇名為《微軟已死》的文章。他在帖子裡認為,雖然微軟仍然在賺錢,但是已經沒有人害怕它了。

彼時已經32歲的微軟,正面臨著掉隊的嚴峻形勢。在前30年裡,微軟憑借Windows作業系統開創了PC時代,壟斷了作業系統市場。甚至有一種說法稱,雅虎的失敗源於戰略定位失策,而雅虎將自己的定位局限在媒體,就是因為“對微軟感到害怕”。

2000年,比爾·蓋茨的密友史蒂夫·鮑爾默接任微軟CEO,全面負責微軟的管理。不過,由於在鮑爾默掌控下的微軟在移動領域行動不夠迅速,在向移動設備轉型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風頭一直被谷歌與蘋果把持。鮑爾默從技術、市場等方面都進行了改變和嘗試,但效果甚微。

此時的微軟處在史無前例的低谷:智能手機事務被蘋果和Google絞殺,雲計算行業是亞馬遜主導全國,Bing搜索在繼續燒錢,Windows 8成了微軟史上被詬病最多的作業系統之一,而廣受好評的Office則被Windows綁定……

這才有了Paul Graham那篇《微軟已死》的文章。這篇文章在網上流傳的時候,蘋果和亞馬遜的市值紛紛趕超微軟,曾經那個因憑借Windows壟斷作業系統而讓人害怕的微軟,變得越來越疲軟。

尤其在移動互聯網開啟後,智能手機成為主流,微軟則開始被人遺忘。2013年9月,微軟以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然而此項收購並未讓微軟的移動業務出現起色。

這一年,57歲的鮑爾默決定提前退休。鮑爾默坦陳,在掌舵微軟的14年間,最大的失誤就是未能及時從軟體過渡到硬體。

2014年2月,微軟雲計算和企業部門的執行副總裁薩提亞·納德拉接過微軟CEO的指揮棒,成為“救火隊長”,開啟了一段大刀闊斧的變革。

納德拉更青睞英式治理方式。上任後的他,對微軟進行重新定位,他將微軟定位為一家為全世界提高生產力的雲平台公司,他只看三件事:Windows、Office 365以及Azure。

實際上,就算微軟處在低谷的時候,它仍舊是賺錢的,這得益於微軟產品超高的粘性。一方面,Windows系統仍然是桌面用戶首選,市場份額接近90%;另一方面,無論企業或個人,不管系統是Windows還是iOS,用戶都離不開微軟的Office辦公軟體,尤其是核心“三大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

納德拉將Office從單純的電腦軟體發展成一套完整的辦公室生產力促進服務,從而激發企業的購買欲望,並以月費和年費代替單次收費,革新了Office的銷售方式。

此後,Office 365成為微軟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其營收約佔微軟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2018年,微軟還推出了整合了Windows系統、Office 365及企業安全和移動服務的Microsoft 365產品包。納德拉設想中那個“提高生產力的雲平台公司”已經成型。

從此次公布的財報看,31%的增長率也足以看出Office產品的增長驅動力。

在這個定位下,微軟不再患得患失於錯過硬體機會。納德拉砍掉微軟在不擅長的消費端硬體方面的過度投入。

2014年7月,薩蒂亞·納德拉宣布,微軟將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削減1.8萬個工作崗位。被裁掉的約1.25萬名員工將來自諾基亞設備和服務部門,大致相當於該部門員工總數的一半。

此後,微軟又相繼數次減員,到2017年中旬,微軟已經裁掉2.6萬人,微軟收購的諾基亞設備和服務部門隨之離去,手機業務被面向邊緣化。

押注雲計算和AI,微軟練就“起死回生術”

讓微軟“起死回生”的,是其著重發展的智能雲業務。

2017年5月下旬,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在西雅圖召開。大會開幕首日,除了CEO的主旨講演外,擔任微軟雲服務和擔任人工智能事務的兩位全球執行副總裁也做了主題講演。按照以往的慣例,如此規格的大會上,這個環節必定有Windows部門的一席。而這次,不光是講演空缺,核心產品Windows甚至沒有出面,這在Build大會7年的歷史上是首次。微軟CEO納德拉只是在主題講演開端時提了一句,Windows10的月活躍設備已到達4億。

這並不是說Windows已經不重要了。實際上,擁有約10億用戶的Windows依然是微軟服務最首要的落地渠道。而且2017年第二季度(財年四季度)的財報中,個人電腦業務仍以88億美元的營收位居各業務之首。只不過,該季度的個人電腦業務業績同比下跌2%,而雲平台Azure季度營收同比跳漲97%,Dynamics 365和Office 365等商業雲應用該季度營收84億美元,同比上漲23%。

這意味著,在微軟內部,Windows首要性已逐步被Office和雲這兩大事務趕超。

雲計算誕生前,伺服器曾是互聯網企業難以名狀的痛。無論是騰訊還是Facebook,都曾飽受伺服器瀕臨極限之苦。雲計算幫助企業將數據儲存與系統搭建從傳統的自持伺服器轉移到線上雲儲存,不但釋放了物理空間,還大幅降低了企業成本。

雲計算的潛力,早已被業界所看重。2008年,《經濟學人》預言雲計算將徹底改變互聯網產業。

這一年,鮑爾默已宣布要全力發展雲業務,研發投入高達87億美元,但公司對雲業務缺乏願景,巨額投入反而成為了人心所背,初期該業務盈利表現一般,依靠其創造實際營收更是遙遙無期。

那時,亞馬遜的AWS已誕生七年,首批雲產品推出也已兩年,在雲服務領域無人可敵,壟斷地位一如微軟之於作業系統。

同在這一年,鮑爾默拉來納德拉負責雲計算業務。“這可能是你在微軟的最後一份工作,如果失敗了,那可沒有降落傘,你可能會和它一起墜毀。” 這是鮑爾默給納德拉的忠告和警告。

此後的幾年,微軟雲計算業務依然平平,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在微軟內部,一方面,部門負責人會說,“這是雲業務,我們應該孵化它”;另一方面,誰都沒有安全感,不知依托雲業務能否到達商業成功的頂峰。幾年之後,微軟的雲服務收入仍然僅有幾百萬美元。

薩提亞·納德拉上任後,為微軟確定了“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戰略。根據AI財經社的報導,當時,納德拉把團隊裡100多位工程師召集到一起,告訴大家,部門業務要全盤轉向雲業務。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讚同,大家手裡還有跟設備有關的許多項目,突然就要放棄,All in到Cloud。

很多人問,賭錯了怎麽辦?納德拉回答:給我一年時間,錯了的話我們再回去就好了。

最終,大家半信半疑地接受了,納德拉說服了團隊。

轉型雲業務後,納德拉還提出微軟要用人工智能重新定義微軟的所有業務。比如,所有的Office產品都進行人工智能化,PowerPoint不僅加入了自動翻譯,還添加了圖片自動說明。至於微軟的轉型重點雲服務,包括Azure雲服務中的認知服務,也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

錯過移動互聯網的最佳發展期後,微軟沒有錯過雲和人工智能時代。這一次,它的轉型踩準了節奏。

微軟三個時代的股價走勢 來源 / 網絡

如今,Office和雲計算兩塊業務佔有微軟六成以上利潤,是當之無愧的現金牛。這在此次財報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智能雲業務全年收入390億美元,與另外兩項業務的收入規模不相上下。尤其到了第四季度,智能雲業務首次超過Windows業務的收入。

據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在雲市場中,微軟雲業務的排名僅次於亞馬遜的AWS。而曾是掙錢主力的Windows業務,已逐步退居二線。從財報收入構成來看,微軟已經完全變成了另一家公司。

薩提亞·納德拉就任當天,微軟股價收於36.35美元。5年後的今天,微軟股價已經高升至140美元附近,翻了近3倍。

告別疲軟的微軟,又要讓人害怕了。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參考資料:

《微軟變硬》

《大象起舞:43歲的微軟是如何走出中年危機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