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荀彧為什麽能夠同時得到漢朝和魏朝的高度評價?

荀彧是曹操集團前中期的著名謀士之一,對曹操戰勝其他軍閥,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後來荀彧因為反對曹操篡漢以致身死。荀彧輔佐曹操成就霸業而又殉漢而死的矛盾的人生經歷引發後世對荀彧為魏臣還是漢臣的爭議。

史書對荀彧的記載非常罕見,因為荀彧被置於魏朝的開國功臣和漢朝的殉國忠臣之列。

陳壽在《三國志》中稱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將荀彧看做曹操的 “王佐” 之臣,陳壽甚至還將魏臣荀彧與蜀臣龐統作對比,以龐統擬 “魏臣”荀彧,可見在陳壽的理念中,荀彧作為魏臣的身份是無疑的。

荀彧為魏臣入之史傳,陳壽開啟先例 的。陳壽將荀彧作為曹操的開國功臣寫入《三國志》中荀彧輔佐曹操平定天下的功業在陳壽的史著中得到重新確認和評價。陳壽對荀彧在曹操創業過程中的地位應當給予盡量客觀的評價。荀彧對曹操創業 的歷史作用毋庸置疑,將荀彧列入開國功臣第一並隱晦反對曹氏而死的行為,也可以看作是為司馬氏的禪讓行為的合法性提供歷史依據。荀彧之子荀顗以及荀彧從孫荀勖成為西晉政 權的開國功臣的事實,也可能對陳壽的史書撰述造成影響。

荀彧子侄輩也多為司馬氏佐命,其一舉一動皆可能對陳壽產生影響。對朝中重臣的父祖進行評價,而傳主的人生經歷又如此複雜,要做到忠於事實而不犯權貴之忌,無疑是極為困難的。陳壽對於荀彧的評價,在東晉產生許多影響。如王導曾經在給司馬睿的一封上箋中說 “昔魏武,達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過亭侯” 但更多的是強調荀彧 “謀解時紛,功濟宇內”的 功業,置荀彧於 “三國名臣”之中,以荀彧為魏臣。

范曄則以荀彧為漢臣列入《後漢書》。在曹魏一代,荀彧始終未能配享宗廟,也沒有在曹魏官方認可的魏臣之中獲得一席之地。荀彧因反對曹操自立為“魏王”而被 “隱誅”,荀彧殉漢而 亡的行為,與他的漢臣身份密切相關。 雖保留了名譽和家人待遇,但在曹魏政權中的功臣地位卻已失去。對荀彧之死的評價,正是陳壽和范曄確定荀彧漢臣還是 魏臣身份最重要的依據。同時,曹魏朝廷也沒有給予荀彧以魏臣的身份,這與曹魏 一朝的史籍記載未將荀彧列為魏臣是一致的,

裴松之對荀彧的評價,以強調荀彧的功業對 於漢朝的意義為標的。所謂 “蒼生蒙舟航之接, 劉宗延二紀之祚”是“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裴松之看到了荀彧輔佐曹操平定天下對於 “蒼生”的意義和延續漢室20余年的事實,無疑是具有遠見卓識的。

《後漢書》對荀彧的處理方式,正是強調荀彧對延續漢室江山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對荀彧之死,范曄也不忘強調荀彧生前的異議延緩了曹操稱公的進程。裴松之所稱的 “亡身殉節”與范曄所稱的 “殺身成仁”更相類似,在儒家的道德體系中無疑是一種極高的評判。

在梁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中,荀彧居第七中位之左,小注雲“字文若,魏武謀臣,漢尚書令。”表明荀彧“魏臣”與 “漢臣”的身份。佐魏以救時,殉漢以明道,這一極高的道德評價在荀彧身上兼而有之。

陳壽將荀彧列入魏臣,正是以史官對荀彧歷史功績的正視。晉宋之際,裴松之與范曄強調荀彧輔佐曹操對延續漢室江山的貢獻,裴范二人的目的是強調荀彧的殉漢行為,在道德層面的評價也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綜上,荀彧“漢臣”與“魏臣”的背後反映的是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中如何定位,史家對荀彧這類有著特殊經歷的人物的評價和解釋,都無法逃脫現實政治影響下的思想藩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