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薪酬大PK:誰在悄悄裁員、誰在悄悄降薪?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見財經

電視劇《大宅門》裡頭,奶奶教育孫子說:“你現在好好努力,以後就能‘乾銀行’。”可見多少年以來,在銀行工作就被看作是個似乎高人一等的“金飯碗”。但是近來,常聽身邊捧著這些“金飯碗”的人抱怨收入不比往年,也聽市場傳聞說銀行開始了裁員潮。

整體來看,這些抱怨或傳聞是真是假?乾銀行的這個“金飯碗”,現在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橫向對比,在哪家銀行工作賺得更多?哪家銀行的員工更“給力”,人均創利能力更大呢?

數據說話。“愉見財經”趁著眼下大多數A股上市銀行已經公布了2018年年報,我們把裡頭的相關數據給大家摘出來做一對比。關於銀行薪酬的那些小秘密,在以下圖表裡,一目了然。

人均薪酬與降薪與否?

Y

在哪家銀行工作賺得多?用人均薪酬指標整體來探測,並不出大家所料,在股份製銀行,要比大行工作賺得多;在城商行,要比在農商行工作賺得多。

具體而言,招行、上銀、平安的人均薪酬位列前三甲;三家大行相對偏低。

不過這可能也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流動機制。畢竟在上表裡人均薪酬排名較高的那些個銀行,績效壓力也更大、勞動強度也更大,薪酬考核更趨市場化,有本事為行裡多創利才能多提獎金或“費用”。

“愉見財經”有個閨蜜,本來已經打算從某大行跳槽去一家城商行,結果期間正好懷孕,於是跳槽事宜偃旗息鼓。用她的話說,還是留在原來的銀行壓力小一些,工作節奏慢一些。比如,中午能確保睡到個午覺(而且他們中午全都是熄燈睡覺的,有次我1點前打了她座機,還被她罵了一頓,因為“懂行”的人都不會在中午打座機,會吵醒其他人),下班時間早一些,更能顧到家庭。

某大行高層此前在和“愉見財經”交流時,也承認他們績效激勵機制的市場化程度暫時不比幾家股份製銀行,但在員工關愛方面有其特色,更能讓員工有“歸屬感”和可持續發展性。他舉了一個很小卻打動了我的例子:他要讓員工每天有食品衛生安全的熱菜熱飯熱湯,所以在總行和分行,他們都落實了質量可靠的員工食堂。

在總薪酬支出方面,事實上對絕大多數銀行而言,隨著規模的擴張,人員也在擴張,總薪酬支出一路也是保持增長的,其中僅中信銀行減少了8.19%。由此從人均薪酬的同比指標來看,中信銀行和貴陽銀行有所下滑。

備注一句,我們在計算總薪酬摳財務數據時,採用了將“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這一大項,再加上“期末應付職工薪酬 - 期初應付職工薪酬”,以此能夠盡量覆蓋考量銀行的薪酬/獎金遞延發放因素。

考慮到風險的滯後性等綜合因素,銀行獎金遞延發放制度已經越來越普遍,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均適用。多家銀行年終獎的遞延比例在3到4成,一般在未來2~3年支付完畢。

人均創利杠杠滴

Y

看完了這張“人均創利”與“人均薪酬”的數據對比圖,大家心態基本上就都好了。因為畢竟那幾家人均薪酬較高的銀行,人家的人均創利也是杠杠滴。天道酬勤呀。

以前我們靠常識推測,強於對公的銀行,人均創利的指標就更高。但當前市場似乎有了些微妙變化。一來,越來越多曾經強於對公的銀行,近些年零售轉型的步子很快;再者,那些個強於零售的銀行,整體的利潤、ROE指標都很優秀,人家的對公業務也不錯,零售底子好對於全行業務的潤滑和促動作用也很大,因此人均創利也不低。

究竟誰要被裁員了?

Y

數據不說假話。從上圖可以看到,之前市場上傳過的五大行在減員的消息,為真。五大行2018年度合集減員超過26000人。

問題來了,誰會被裁,哪些崗位更容易被裁員?

上圖中我之所以把五大行排序打亂為農行和中行靠前,是請大家關注到減員最高的一欄:櫃面人員、綜合行銷服務與櫃員。工行和交行未單獨公布櫃員這一塊的人員結構,建行相應於網點與櫃員的數據有微幅的增長。但總的而言,隨著科技進程與電子化渠道的推廣,銀行們對於實體網點的需求度會比以往下降,“櫃員”這一從前龐大的隊伍,很可能會面臨“縮編”。

大勢所趨不可擋。不信你去問問身邊的80後、90後,即便他們日常的存貸匯、理財、掃碼支付的底層用的多半還是銀行的账戶或服務,但他們個個已經多久沒有進過銀行網點了?

數字化轉型是一面大旗。幾乎家家銀行都在把“輕型化”、“智能化”作為目標,對櫃面業務的智能機具分流率、零售業務的線上遷移率、手機銀行等渠道的用戶量和活躍度等指標,作為硬性考核任務。

如果您對這些冷冰冰的概念無感,讓我舉個活生生的銀行例子給您:浦發銀行大前年有運營人員12000名,去年一年減少了2000名、前年減少了1000名,也就是在短短兩年裡就將運營團隊削減了1/4。當然浦發整體沒有減員,他們將這些人員調配轉移到了更需要human touch的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零售理財經理等崗位。

我們還聽說,浦發過去一年來新招入行的應屆畢業生裡頭,超過50%都是學計算機、數學等理工科背景,反而是金融、經濟、管理等“對口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在新員工佔比變成了“一小半”。

浦發或許只是全行業的一個典型例子,而且應當是一個轉型的領跑例子。從這個例子可以反觀,“大雲平移”的浪潮之下,銀行用人的思路已經轉變。

最後有勞各位,請將“愉見財經”設為星標關注。

如果認可此文,點讚並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獎賞。

愉記枕邊伴讀 聽風金融江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