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厄爾尼諾又來“鬧” 農產品暗潮湧動

  近期多地暴雨頻發。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ENSO監測和預測資訊,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上升,預計將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面對即將來臨的厄爾尼諾,農產品市場將攪動何種風雲。

  走了拉尼娜 來了厄爾尼諾

  據新華社消息,7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大到暴雨,長江發生2次編號洪水,嘉陵江上遊、涪江上遊、沱江上遊發生特大洪水,大渡河上中遊發生大洪水,黃河發生1次編號洪水,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此外,進入盛夏,台風也開始粉墨登場,“山神”、“瑪利亞”、“安比”刮起狂風驟雨。據中央天氣台預報,今年第10號台風“安比”於7月22日白天在浙江沿海登陸(強熱帶風暴級或台風級)。

  農業農村部表示,當前正值南方早稻收獲、中稻穗分化,黃淮夏玉米幼穗分化的關鍵時期,也是畜牧業生產和伏季休漁的重要時期,第10號台風“安比”帶來的強風、大浪、暴雨將對農(牧、漁)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要堅定穩定優化糧食生產的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

  “今年洪水頻發,讓我想到了1998年的特大洪澇災害,有人說是厄爾尼諾導致的,也有人說是拉尼娜導致的,讓我都迷糊了。”一位期貨投資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達了他的疑惑。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退休教授楊學祥表示,長江流域大洪水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交替發生有關。在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1953年發生弱厄爾尼諾,1954-1956年發生強拉尼娜事件,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了20世紀以來最大的特大洪水;在1977-1999年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1997-1998年發生最強厄爾尼諾事件,1998-2000年發生最強拉尼娜事件,1998年發生長江流域20世紀以來僅次於1954年以來的特大洪水。

  而目前正是“拉尼娜-厄爾尼諾”交替階段。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ENSO監測和預測資訊,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上升,預計將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

  另外,美國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中心/氣候預測中心(IRI/CPC)也預測今年秋冬季的厄爾尼諾。該中心的ENSO多模式預測框架集合全球約20個機構的預測結果,大多數機構做出了同樣的預測。該中心表示,由於預測的厄爾尼諾“春季障礙”已經過去,即已經結束“西太平洋風向不定、大氣環流變化大”時期,從多模式預測結果看,秋季厄爾尼諾發生的可能性約65%,冬季上升至70%。

  極端氣象擾動農產品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總是交替循環發生。通常來說,厄爾尼諾從發生到結束一般持續9-12個月,而拉尼娜一般持續1-3年。厄爾尼諾一般在3-6月開始形成,在當年12月-次年4月達到強度高點,在次年5-7月開始減弱。”興業證券農林牧漁研究團隊表示。

  其指出,簡單來說,厄爾尼諾基本造成東南亞、澳大利亞及美國北部地區乾旱,美國南部及巴西、阿根廷等地區降水偏多局面。在中國則造成南澇北旱狀態。

  厄爾尼諾主要影響我國長江流域氣候,北方地區夏季容易出現乾旱、高溫,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近百年來我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年。北冷南澇的氣候或對北方小麥、玉米、大豆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洪澇災害也可能影響南方水稻生產。

  拉尼娜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在氣候方面造成我國冬冷夏熱,南旱北澇狀態。另外,也會催化我國北方沙塵暴出現,台風發生概率的提升。

  一般情況下,赤道中東太平洋於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我國秋季降水易出現南多北少的太空分布,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冬季,東亞冬季風易偏弱,全國氣溫以偏暖為主,我國南方地區降水易偏多。

  據盛達期貨研究院分析總結,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兩種對不同農產品的影響不盡相同。

  從全球角度,厄爾尼諾往往造成東南亞地區乾旱(利多棕櫚油)、澳大利亞少雨乾旱(利多小麥)、印度乾旱(略利多油脂和白糖等)、巴西北部少雨和中南部多雨(利多大豆)、阿根廷多雨、中國北方少雨和南方多雨(利多國內玉米、小麥)。

  盛達期貨研究院副院長孟金輝表示,按照統計數據,厄爾尼諾對小麥價格有一定影響,拉尼娜對玉米價格影響較大。厄爾尼諾對白糖價格影響有限。厄爾尼諾對大豆價格無影響。厄爾尼諾對棕櫚油價格利多。

  誰是價格受益者

  在厄爾尼諾之年,受影響最大的是咖啡、可可豆等品種的全球價格。咖啡的全球產量集中在巴西,約佔全世界40%左右。作為全球波動率最高的品種,如果熱帶地區氣候異常,咖啡價格便會急速上漲。

  瑞銀證券指出,1997年至1998年,全球遭遇強厄爾尼諾,這段時期咖啡價格上漲逾200%;即便2009年全球遭遇一次較小的厄爾尼諾時,咖啡價格也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上漲近100%。

  同屬熱帶作物的可可豆,其產量也基本集中在非洲(加納、尼日利亞、喀麥隆等)和南美地區(巴西、墨西哥)。據國際可可組織預計,厄爾尼諾將使全球可可平均減產2.4%。2014年上半年可可豆價格上漲30%,達到兩年來高點。根據歷史經驗來推測,如果氣象繼續惡化,可可豆價格將被進一步推高20%-50%。

  除了兩個高波動率的品種,厄爾尼諾對糖價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甘蔗適宜種植在熱帶和亞熱帶,主要生產國為巴西、印度和中國。甘蔗生長髮育過程需要較高的溫度和充沛的雨量,一般要求全年大於10℃的活動積溫為5500℃-6500℃,年日照時數1400小時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然而過量的降水對甘蔗的成長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歷史上,厄爾尼諾現象給巴西地區帶來大量的降雨,給甘蔗收獲造成嚴重危害。據統計,2009年7月-2010年4月發生了一次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造成巴西中南部降水偏多。過量的降水使得甘蔗糖含量下降,最終導致巴西2011/2012年度甘蔗總產量下降6%。受此影響,國際糖價連續9個月上漲,一度飆升至32.64美分/磅,創下歷史最高值,累計漲幅達119.71%。此外,2009年的厄爾尼諾還曾引發了印度4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導致全球蔗糖價格大幅上漲。

  玉米方面,孟金輝表示:“今年,雖然北方遭受春旱,但6月份尤其是7月份,北方降雨豐沛,導致單產前景不錯。但因北方春旱補苗造成部分區域苗情不齊且病蟲害因近期氣象適宜部分區域發生較重,單產潛力有所下降。”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和中國農業農村部這兩大官方機構的報告均顯示,2018/2019年度之內,在不考慮臨儲拍賣前提下,中國玉米缺口有擴大之勢。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在其最新的月底供需報告中稱,2018/2019年度中國玉米缺口4053萬噸,較上一市場年度增加2042萬噸。而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在其《2018年7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中稱,2018/2019年度中國玉米缺口2007萬噸,較上一市場年度增加1475萬噸。

  “現貨市場因2015年玉米拍賣成交量佔比呈增加態勢,而2015年年產臨儲玉米較2014年產的拍賣底價高50元/噸,也即實際玉米成本後期將呈增加趨勢。綜上所述,玉米期貨1901合約在夏季有望保持強勢。”孟金輝說。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