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暑不祛濕,秋冬病來倒!


大暑大暑,上蒸下煮。

土潤物厚,高溫侵襲!

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出現了,請大家熱烈鼓掌!


播放GIF

古語有言: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旱澇、颱風最多的時候!大暑又處在中伏天,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高溫與充沛的雨水,有利於各種農作物的迅速生長!

大暑時節容易濕邪犯體,人容易頭生睏倦,全身乏力,食慾減退。

大暑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當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大暑時節由於高溫多雨,濕氣與熱氣一同進入你身體之中,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大暑時節,高溫外加陰雨帶來的濕氣,令人體想要急速降溫。喝冷飲無疑是降溫「好捷徑」。捷徑雖近,不利身體。

冷飲能解盛夏的一時酷熱,但是後期由於寒氣體內積聚,身體內耗較為嚴重。因此,多飲溫水對身體較好。



北方有一習俗,大暑一到,羊肉湯喝起來!

經過現代營養師的研究證明,三伏天羊肉的營養價值較高,以陽補陽,通過羊肉與其他香料熬湯,引發一身熱汗,帶走五臟內部的積熱,有利於身體排毒。



播放GIF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有言:"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因此,夏季喝「暑羊湯」有利於排除身體內堆積的寒氣。



當然,小時候看《少年黃飛鴻》裡面有一個橋段是煎藥的時候把葯給煎糊了,為了補救這鍋煎壞的葯,陰差陽錯在葯上撒上了許多白糖。

電視劇中的大夫和病患吃了以後,都覺得這葯口感特別好!由此,龜苓膏揚名於世。

雖然,小時候一直以為是葯變焦就能變成龜苓膏,後來才知道不是這樣的。但不可否認,小時候最喜歡跑到甜品店去買龜苓膏吃,滴上一兩滴薄荷水,口感香醇、回味甘甜!




其實,龜苓膏是一道傳統葯膳,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宮廷禦膳。龜苓膏對於盛夏燥熱的人體有滋陰潤燥,調理臟腑,清熱解毒的作用!

龜苓膏是夏季解暑聖品,時至今日,在廣東及周邊地區依舊備受歡迎!

但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因龜苓膏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並且能清熱解毒,因此婦女在月經期間及孕婦都不宜食用,體質虛弱者也不宜常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YUBAITANG-CHINA 。(複製黏貼: YUBAITANG-CHINA ,搜索微信公眾號即可,更多文章等你來看!)


堅持,發現不同!

俞柏堂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 啊落

校對 | 祝華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關於 祛濕 的健康資訊:

TAG:祛濕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