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查出膽囊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

膽囊息肉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少部分人有不典型的上腹痛、腹脹等癥狀,往往在體檢發現膽囊息肉後才把這些癥狀聯繫起來。膽囊癌變的過程非常隱秘,並沒有明顯的癥狀,一般很難及時發現。等出現體重下降、上腹脹滿疼痛、眼睛發黃等癥狀,息肉已經發展到膽囊癌晚期。膽囊癌的治療效果差,對化療和放療都不敏感。

膽囊息肉生長在膽囊中,若想摘除息肉必定對膽囊帶來傷害,因此膽囊息肉的治療方式就非常的局限。最早膽囊息肉查出後,採用跟蹤觀察的方式對待息肉,等到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後切除膽囊。而不久前出現了一種新的摘除息肉的方法,叫做保膽取息。可這種方式還是會對膽囊帶來傷害,且息肉還易複發。

那麼息肉到底有沒有必要切除?膽囊切除危害大,查出膽囊息肉後,息肉小一般採用跟蹤觀察不治療。等到息肉增大,有惡變風險後才進行摘除。一般認為膽囊息肉的大小,息肉隨體積增大惡變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息肉體積是決定是否切除息肉的重要因素。而若息肉不大是不用切除的,只有息肉增大到一定體積有惡變風險時才切除。

那是不是息肉不大就不用管?其實息肉體積不大,及時治療一般可以消除的。而很多人一拖再拖導致息肉增大無法控制,最終只能選擇將息肉摘除。代摘除膽囊後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引發其他疾病。息肉查出後避免拖延避免息肉增大、惡變甚至癌變,應及時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