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雨潤未了局:融資獲“保駕” 祝義財案暫無果

視覺中國

締造了“雨潤神話”的祝義財,在2015年被監視居住的消息公布三年多後,其案件進展至今未有任何消息公布。

11月26日,新京報記者發現,在近日最高法院的一份裁定書中,祝義財被描述為“涉嫌違法違規”,這是近三年來公開資料中對祝義財案進展的幾乎唯一介紹。最高法院的上述裁定於9月底作出,並在4天前上線中國裁判文書網。

作為上訴人的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雨潤) 稱,江蘇省政府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多次召集各大金融機構召開協調會,強調必須穩定雨潤集團的對外融資環境,要求各大金融機構不得單獨抽貸壓貸、不得單獨申請訴前保全,不得單獨申請查封財產、不得單獨提高授信條件;同時要求江蘇省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外省聯繫溝通,協調當地金融機構參照該省做法,簽署授信聯合管理框架協定。

安徽省政府也就雨潤集團的融資問題召開了專題協調會議,會議強調目前雨潤集團資產狀況仍然較好,戰略重組正積極推進,企業融資風險可控,要求各金融機構將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個人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與企業正常合法經營區別開來。

此外,雨潤也在近期迎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的調研,並“勉勵雨潤不斷做大做強”。

此前11月16日,雨潤系上市公司中央商場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因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借款合約糾紛一案,被中國進出口銀行申請財產保全。

多家機構報送雨潤重組方案

作為江蘇龍頭民企,雨潤的債務情況得到了江蘇官方的重視。

11月21日,新京報獨家報導,在江蘇省政府金融辦指導下,雨潤集團金融債權人委員會於2016年成立,並擬對雨潤集團進行整體債務重組。2017年底至2018年初,江蘇省委省政府批示南京市政府負責雨潤集團的債務危機處理工作,南京市政府召開了多次會議,商議對雨潤集團的債務重組問題。

新京報記者還獲悉,目前,已有多家機構向政府、債委會和雨潤集團報送了重組方案,債委會各方正與相關意向重組方進行商談。

根據雨潤官方公布的資訊,今年1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等人,在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南京市政府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在雨潤調研。雨潤控股集團總裁祝義亮接待了孫梅君一行。

調研期間,孫梅君等人勉勵雨潤不斷做大做強,繼續發揮行業領頭羊的作用。

在新的接盤者進入之前,雨潤面臨的一大挑戰仍是遭遇債務危機後,資產被大量凍結的司法現狀。

11月16日,雨潤系上市公司中央商場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因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借款合約糾紛一案,被中國進出口銀行申請財產保全。

公告顯示,祝義財持有中央商場4.77億股無限售流通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41.51%,被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輪候凍結,本次輪候凍結包括孳息,凍結期限三年(自轉為正式凍結之日起計算)。

11月25日,新京報記者自企業信用資訊系統“企查查”獲悉,雨潤系的頂層企業——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陷入了200多起訴訟案,且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11月20日公布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雨潤等方面因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金融借款合約糾紛一案,作為上訴人(原審被告)的雨潤等方面被該法院駁回。

法院判決,涵悅大酒店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歸還進出口銀行借款本金15999萬元、利息約1.24億元等;雨潤肉類公司對判決第一項所確定的進出口銀行對涵悅大酒店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爆發債務危機後尋求接盤俠

2015年3月26日,雨潤食品公告,祝義財家屬接到通知,檢察機構3月23日起對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祝義財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強製措施。

這一消息的發布,標誌著安徽人祝義財的江蘇首富神話按下暫停鍵。

2015年,雨潤食品巨虧29.8億港元,創2005年上市以來年度最大虧損金額。虧損之外,此前大規模擴張的雨潤一步步滑入債務危機漩渦。

南京雨潤在前述裁定書中表示,雨潤集團實際控制人祝義財自2015年3月被采取監視居住的強製措施,導致整個雨潤集團融資環境急劇惡化。

2016年3月17日,雨潤核心企業南京雨潤發公告稱,2015年度第一期短融資券(即15雨潤CP001)應於當日兌付本息。但公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南京雨潤債務違約。

評級機構中債資信表示,雨潤實控人祝義財被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至今,目前無任何進展,此事件對南京雨潤經營、融資及財務等方面造成很大的衝擊,提前觸發了南京雨潤的債務危機。

在此背景下,陷入債務困境的雨潤曾選擇“賣身救贖”。

2015年9月,雨潤食品與中央商場發公告稱,雨潤在與融創商討有關戰略合作事宜,融創可能購買雨潤持有的雨潤食品股權,並承諾向雨潤提供全面支持,與債權人共同商討雨潤債務問題的解決。

不過,12天以後,融創就退出了此項合作。據中央商場的公告,理由是“完成潛在交易所需要的時間過長,不能在雨潤可接受的時間內完成”。與此同時,融創主要大股東融創國際出馬,表示有興趣與雨潤進行接觸,洽談戰略合作。到了2016年1月,這一談判再次失敗。

融創之後,江蘇民營資本蘇民投亦曾表示有興趣接盤。

2017年底,蘇民投方面負責人公開稱,“我們已經向省政府申請牽頭組織省內民企重組雨潤集團,化解其債務危機,目前正在等待機會,擇機推進。”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10月消息,蘇民投方面透露,“公司正在跟進雨潤與三胞等重大項目,省市兩級政府均認為在雨潤、三胞等重大項目上,蘇民投作為江蘇省唯一民營企業代表,應發揮特殊作用,目前項目正在跟進中。”

據介紹,江蘇民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蘇民投)是全國首家省級民營投資聯合體,現有注冊資本96億元,由沙鋼集團、協鑫集團、紅豆集團等10余家江蘇知名民營企業聯合設立,於2016年6月掛牌運營,以“匯聚江蘇民營資本,助推蘇商轉型更新”為使命。

近日,蘇民投方面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暫時還沒有進一步進展可以披露。

■ 人物

祝義財和“雨潤神話”

據公開資料介紹,雨潤控股集團是一家集食品、地產、商業、物流、旅遊、金融和建築等七大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目前,旗下擁有雨潤食品、中央商場兩家上市公司。企業綜合實力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12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位,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肉製品企業。

這一肉製品帝國的創始人,就是1964年出生的安徽人祝義財。

1989年,祝義財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分配至安徽省交通廳下屬的海運公司工作。不久,不安於“吃皇糧”的祝義財拋棄“鐵飯碗”下海經商。

根據公開報導的說法,祝義財當時用200元積蓄買了一輛三輪車,跟一家對日水產品貿易公司做蝦蟹生意,從這裡他收獲了人生第一桶金。1992年底,祝義財來到南京創立雨潤集團,標誌著這一未來的江蘇民企巨無霸正式誕生。

1996年是祝義財商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年份之一。當年,祝義財收購了南京罐頭廠,一家總資產500萬元的民企收購總資產7000萬元的國企。祝義財也被稱為江蘇乃至全國首個收購國企的民營企業家,一時轟動全國。

接下來的幾年,祝義財運用收購、兼並、重組等資本運營手段,先後在江蘇連雲港、安徽阜陽等地繼續“蛇吞象”。

由此,“雨潤神話”誕生。2005年10月,雨潤食品在香港上市,祝義財身家暴漲30億,一舉登上江蘇省首富的位置。2009年6月,祝義財拿下了A股上市公司南京中商的控股權,南京中商後來更名為今天的中央商場。

南京中商最早建於1936年,是極富歷史意義的全國大型零售骨乾企業。入主這一上市公司,祝義財的財富生涯再上一個台階。

生意越做越大,祝義財的計劃也越來越“巨集偉”。

2010年,雨潤集團宣布了“三三三”發展戰略,即在全國30個省會城市建設雨潤農副產品全球採購中心、在300個地級市建設雨潤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在3000個縣域建設雨潤農副產品種養生產基地。

據評級機構中債資信數據,截至2015年9月末,雨潤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合計達112億元,在總資產中的比重為73.66%,明顯高於雙匯(58.16%)。

然而,雨潤大舉擴張的資金是投入於肉製品主業,還是流向房地產業,一直備受爭議。中債資信表示,雨潤食品經營性淨現金流呈現持續大幅流出,主要為支付給關聯方的款項大幅增長所致,而關聯方款項的最終流向可能是房地產業務。

在大筆投資房地產業務的時候,雨潤集團的利潤來源——食品業務卻增長乏力。在祝義財案發前,雨潤營業額逐年縮水,2011年-2014年分別為323.15億港元、267.82億港元、214.40億港元、191.58億港元。

新京報首席記者 趙毅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