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虧損9億多,王中軍馮小剛困局中再戰江湖

沒有馮小剛的賀歲檔,還能叫賀歲檔嗎?

今年春節,歷經《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人生》等影片的狂轟濫炸後,一撥“60後”、“70後”開始懷念起過去“吃餃子、罵春晚,看馮小剛”的過節方式。

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賀歲片大幕,此後的20年間,他拍攝了11部賀歲影片,從一個美工師、編劇成長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並穩守“內地賀歲片第一導演”寶座。

儘管從2007年開始,他試圖通過《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芳華》等影片尋求自我表達的機會,但“馮氏喜劇”特有的黑色幽默已成為其特有的標簽。

在“馮氏喜劇”的組合中,馮小剛有不少好兄弟。最被觀眾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始終靈敏並謹慎地把自己的形象保持到最佳狀態的葛優,另一位就是隨著這些賀歲片成長為“民營一哥”的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

近幾年賀歲檔,周星馳、成龍、徐崢、張藝謀等人的賀歲片輪番上映,觀眾不免好奇,馮小剛去哪兒了?除了執導過一屆春晚,他幾乎成為春節檔的隱身人。

去年5月,由《手機》原班人馬打造的《手機2》引發關注,讓人好奇該片會不會亮相今年春節檔,但該片最終淪為整個稅收事件與稅改整頓的導火索。當多米諾骨牌倒下,關於馮小剛公開的信息並不多。

他的微博在去年12月24日後沒有更新。那天下午,他與徐帆去看了陳建斌、任素汐等主演的《無名之輩》,馮小剛看得感動,“人在困境中的那點人味,那絲暖意,正切合了當下人們內心的情感需求。後生可畏,後生可敬。”他的前一條微博,也會讓人聯想到“困境”,“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個節點,萬物復甦,白天就長了。”

《手機2》的另一個主角葛優則出現在春晚小品中,與好友蔡明、潘長江搭檔,無論演技還是衣著,都上了微博熱搜。

而王中軍則忙著處理一地雞毛的公司事務。2019年1月底,華誼兄弟公布業績預告,宣布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歸屬上市股東虧損9.82億至9.87億。

對於上市以來的首次淨利潤虧損,王中軍近期也公開坦承目前華誼兄弟面臨的困局,全面反思了華誼兄弟所犯的錯誤。在4000字的文字中,他表示,“從2019年開始,我會參與公司所有的電影項目,從孵化開發到宣發落地,全面強化對電影業務的管控,擁有一票否決權。”

電影項目中,他也透露,在2019年,馮小剛將有兩部影片籌拍,“劇本都已經通過了。一部是獻禮建國70周年的作品,另一部作品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為了籌拍這部建國70周年影片,一座影視城已在海口電影公社拔地而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北京場景中,有鼓樓大街、火車站、教堂,也有蘇式建築。在北京新舊場景的交替間,已是白駒過隙。人生的宿命就是,無論你走多遠,電影依舊是電影人的安身之本,為此,花甲之年的馮小剛與王中軍還需再戰江湖。

賀歲檔40年,背後的推手之戰

要回溯馮小剛與王中軍在電影這個江湖中的起伏跌宕,時鐘必須回撥到20年前。

1994年,中國第一個外匯交易中心成立,中國第一座大型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這些重點項目的落成無疑預示著,中國將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繼續翻天覆地地變化,實現經濟軟著陸。

這一年,34歲的王中軍從美國留學歸來,懷揣著開車送外賣打工積攢的10萬美元。他的弟弟王中磊成立了“華誼兄弟”廣告公司。

就在王氏兄弟靠著給國內銀行設計卡面、統一標識等業務賺得第一桶金時,馮小剛也完成了他導演生涯的首部電影《永失我愛》,公開信息顯示,該片“反應平平”。

同年,以香港進口大片身份在內地上映的《大醉拳》,拿下1000萬元票房,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1995年,《紅番區》在內地票房狂收近1.1億元。1996年,《白金龍》獲得了8000萬元。這些電影,都由香港明星成龍主演,其票房成績無一不刺激著內地電影人的神經。

“1995年之前,內地是沒有賀歲檔、春節檔一說的,所有影院在春節期間不開門,最早也有初三開門,遲一些的要初五初六開門。”影視產業天使投資人周凱旋認為,是成龍的電影打破了這個規則。

如此背景下,內地電影人高軍與張和平一起策劃做內地賀歲片。當時有幾個方案,選擇成熟的電視劇導演,鄭曉龍、馮小剛和趙寶剛都是入選者。最後,馮小剛的劇本《好夢一日遊》脫穎而出,這也就是後來的《甲方乙方》,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賀歲片。

《甲方乙方》總投資600萬元,票房達到3000萬元。投資方除了紫禁城影業外,還需吸引一些社會資本。在一次聚會上,電影投資人董平將王中軍介紹給馮小剛。同樣當過兵的兩人算是一見如故。王中軍以30萬入資《甲方乙方》,自此開啟“中國賀歲片”時代。

賀歲片時代成就的不只馮小剛。1996年,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票房也不俗。接下來幾年,馮小剛持續打造他的賀歲片王國,張藝謀則以《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商業大片廝殺賀歲檔。與此同時,陳凱歌、薑文、胡玫、周星馳也成了賀歲檔常客。

幾輪拚殺後,馮小剛憑借《沒完沒了》《大腕》《手機》等十多部賀歲片守住“賀歲片之王”的地位,創造了超過50億元票房。背後的王中軍也通過投資這些賀歲電影,從廣告公司老闆一躍成為中國影視圈大鱷。

馮小剛與王中軍兩位搭檔的“兄弟情”,成了人們茶余飯後津津樂道的故事。但張藝謀與他的老搭檔張偉平,則在《三槍拍案驚奇》之後宣告散夥。

“拋開張藝謀、馮小剛二人創作風格與性格等因素外,馮小剛能走到今天,與王中軍較強的資本運作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影視產業投資人凌平分析認為。

2000年6月,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公司成立,太合控股花了1300萬元獲得了華誼45%股份。太合控股以地產和金融業為主,有充足的資金,當時也正在尋找新投資點,王中軍與太合控股董事長王偉又都是車迷,兩人一拍即合。華誼兄弟成為中國娛樂業較早進行私募的公司之一。

2004年,TOM集團以1000萬美元收購華誼35%的股份,而在此之前,華誼先回購了太合的股份。2005年,華誼兄弟又以10%的股份獲得了TOM集團的1000萬美元融資。2005年12月,中國最大SP(電信增值服務提供商)之一華友世紀宣布,將對華誼兄弟旗下的華誼兄弟音樂公司,進行超過3500萬元的戰略性投資,以此獲得51%的股權。2006年1月,買完雅虎中國之後,馬雲便宣布斥資3000萬元,聯手華誼舉辦2006年超級娛樂表演秀的“雅虎搜星”,2006年,馬雲與王中軍有了最直接的關係。

幾次大的資本戰略協作,讓華誼兄弟搖身變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娛樂集團之一。在這樣的平台上,無論華誼兄弟搭建、合作的簽約導演有多少個,馮小剛的電影給華誼兄弟的收益貢獻始終是最重要的。

華誼兄弟20年,巔峰與危機

之前多次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王中軍都毫不避諱,華誼兄弟對馮小剛的依賴過強。

2003年,《天下無賊》籌拍期間,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第一個合約到期,曾提出想創業。一年後,馮小剛又回來了,華誼兄弟用現金與股權留下這位金牌導演,雙方簽訂了第二份合約。

2005年年底,華誼兄弟又成功進行了新一輪融資,然後憑借著雄厚的資金實力,以換股方式收購了馮小剛電影工作室和張紀中影視製作公司。

接下來的幾年中,華誼兄弟多以這種方式將諸多明星齊聚旗下。

2007年,分眾傳媒聯合其他投資者,向華誼兄弟一次性注資2000萬美元,被外界視為王中軍借力資本整合行業的成功之作,同時也為其上市作最後的衝刺準備。

2009年,王中軍終於穿上了紅舞鞋,成為“影視公司”上市第一股。

上市當年,華誼兄弟在深交所掛牌,開盤即大漲,當天收盤股價為70.81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47.8%。一夜間,馮小剛、張紀中和黃曉明三個明星股東也隨之躋身億萬富翁行列。

而2009年的張藝謀,在成功執導北京奧運會後再陷《三槍拍案驚奇》的口碑輿論中,與張偉平的分歧開始顯現。

上市之後的華誼兄弟,每年都能推出數部票房表現上佳的電影大片,《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夫妻那些事》等劇集掀起全民討論熱潮,唱片公司也一度經營得有聲有色。

就在華誼兄弟20周年慶時,王中軍交上了華麗麗的一份成績單,75部電影,92億票房,26家電影院,前後擁有過300多位藝人,拍攝了3000集電視劇……

華誼兄弟的明星資源可謂華麗,曾經同時簽下周迅、范冰冰、許晴、鄧超、黃曉明等一線明星,王中軍也曾自豪宣稱:“國內的明星,有一半來自華誼。”

這不免讓人想到好萊塢黃金時期的米高梅。當時米高梅的掌門人梅耶曾有句豪言:“米高梅的明星,跟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2010年左右,隨著范冰冰、李冰冰、周迅、葛優等人紛紛離開華誼兄弟,曾佔據主要收益份額的藝人經紀業務收入開始下降。

2012年,凝結馮小剛十多年心血的《一九四二》在賀歲檔上映,結果被質疑“發國難財”,票房僅三億多。雖然第一財經記者在當年採訪中核實該片是持平,但還是被排上“2012年十大虧損電影排行榜”。

2013年,王中軍給華誼的未來定下一個方向:“去電影單一化”。其初衷就是擺脫對電影的依賴,同時發展互聯網、實景娛樂等業務,增加收入來源。

時任華誼兄弟的一位高管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擅長戰略的王中軍做出這個決定,她個人並不看好,她甚至認為王中軍“不務正業、不求上進”,“無論是全產業鏈,還是投資、收購科技、內容公司,華誼兄弟的核心還是在於內容生產,迪士尼也是這樣,之所以這麽多年經久不衰,根本在於迪士尼的經典作品不斷。”

從大局來看,中國第六、第七代導演已經成熟,寧浩、徐崢等導演開始風生水起,憑借《泰囧》等小成本電影崛起的光線傳媒更是緊追其後。與此同時,萬達、樂視、阿里、騰訊等企業大鱷開始加入影視產業戰局。

華誼兄弟要想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在搭建一個平台的同時,全產業鏈、實景娛樂等衍生品的布局還是要構建的。

王中軍的戰略並沒有大錯。畢竟,單一的製片類公司遲早會踏上“米高梅”被收購的窘境。

質押貸款25億,掏空家底應對危機

但華誼前任高管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在“去電影單一化”的業務實施後,華誼兄弟頻見媒體的新聞是不停地“買買買”。

2013年9月,華誼兄弟宣布以2.52億元收購張國立名下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溢價36倍;2015年10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收購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6位明星持有的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同年11月又宣布收購以馮小剛為主要股東的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的股權,交易對價10.5億元。

電影業務收益則開始下降。2016年,華誼兄弟開始聚焦內容生產,2017年緩了一口氣,憑借《摔跤吧!爸爸》《芳華》《前任3》等爆款拿下51億元票房,財報也好看了許多。

華誼兄弟2017年財報顯示,其全年營收達38.71億元,同比增長了10.49%,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的布局開始顯現優勢。報告期內,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0.61%。此外,對於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當年,華誼兄弟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並為公司在互聯網娛樂領域的資源整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但這與華誼兄弟巔峰時期穩居“民營一哥”的地位還差毫許。當年,憑借《戰狼2》、《羞羞的鐵拳》等影片,萬達在參與影片數量上位居榜首,其票房收入也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華誼兄弟當年排名第三。

但戲劇性的是,受萬達集團金融危機影響,萬達影業在2018年也是危機重重,高管頻頻離職,重組幾經調整;樂視系風波發酵以來,樂視影業首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如果沒有《手機2》所引發的連鎖事件,華誼兄弟可能還有機會恢復原狀,但崔永元並沒有留情。

去年年底,中誠信國際將華誼兄弟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列入評級觀察名單的信用等級雖不意味未來信用評級存在被下調的可能性,但列入觀察名單後,華誼兄弟只能貸款承接。

1月8日晚,華誼兄弟(300027)連發9條公告,稱為實際經營的需要,擬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娛樂、英雄互娛、東陽浩瀚、華誼影城(蘇州)股權等資產提供質押擔保,申請銀行授信共計25億元。華誼兄弟把所能質押擔保的幾乎都質押了出去。

抵押標的包括持有的英雄互娛20.17%的股權,北京華誼兄弟娛樂投資100%的股權,自有房產三套,華誼兄弟互娛(天津)投資自有房產一套,東陽浩瀚65.8%的股權,華誼影城(蘇州)14.29%的股權,以及不超過七部影片收益的應收账款,增加10家全資影院未來經營中產生的票房收入的應收账款。

將家底全部拿出的主要原因,是華誼兄弟將有22億元的中票於1月29日到期,4月11日還有7億元的短融到期。

1月23日晚,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阿里影業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為實際經營需要,擬向阿里影業借款人民幣7億元,借款期限為5年。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借款的質押擔保中,包括華誼兄弟持有的東陽美拉70%的股權,而後者正是馮小剛名下的公司。

從整體看,王中軍處理危機的能力較強,但王中軍與馮小剛的組合所面臨的對手也很強。

首先是將王中軍引薦給馮小剛的董平,其歡喜傳媒就將多位有市場影響力的導演納入麾下,其中包括寧浩、王小帥等電影導演,當然還有張藝謀。其次是隨著《戰狼》、《流浪地球》等影片成功的北京文化,其本質也是做平台性公司。

電影產業的核心就是人,在年輕導演不斷出新的時代,王中軍與馮小剛組合的“老將出馬”,能否“以一抵三”,恐怕是最大的懸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