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季感受燥邪不用怕,自我按摩穴位巧除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熱病邪引起的一種外感熱病,病症特點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礎上,出現發熱、怕冷、頭痛、少汗、咳嗽少痰、咽乾鼻燥、口乾唇裂等癥狀。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如不及時防治,病症會加重,少數人還會出現高熱、抽風等現象。為避免這些癥狀,你可以自我按摩來調養:

足底按摩

按摩足底時採用拇指尖施壓,按壓每個對應區的時間約50秒,兩足分別按壓,每天可按摩1次或隔日1次,10次1療程。療程之間可間隔1-2天。

穴位按摩

內庭穴: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滎穴可以說是熱症,上火的剋星。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達到一定的除燥降火之效。

合谷穴:合谷穴即我們平常說的虎口。由於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沒有固定的次數,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沖穴:太沖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具體做法是,在按摩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拍打「保健窩」

拍手心窩:每天雙手相互拍擊100-200次,或用拍子相互拍擊100-200次,使兩側手心窩都要能拍到。

拍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叫極泉,此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的地方。拍打的具體方法是: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提右手,用左手這樣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反覆5遍。

拍胭窩: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屈膝時呈菱形。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家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不斷地拍打兩側腿彎部(即窩處)。可反覆拍打100-200次。

拍肘窩:也就是肘關節前方這個地方,可取坐位或仰臥,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200次。

拍肚臍窩:肚臍又名氣舍,是人體真氣的宅室,如果經常配合按摩或自我按摩這個地方,可起到調暢經絡的作用。具體方法是: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腕關節固定或微動,以肘關節的屈伸活動為中心,以前臂連續不斷地拍打肚臍100-200次。拍打時,可用腹式深吸氣後進行。

拍腰骶窩:即人體腰骶部形成的「窩」,拍打這個部位時應該坐著,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虛掌著力,縱向或橫向連續拍打腰骶部,反覆3-5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