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入了解黑洞:黑洞並不是事物的終點,某種意義上是事物的起點!

在1970年代早期,黑洞是死亡的代名詞,我們所知關於宇宙的一切到了那裡都得結束。但是對史蒂芬霍金這個當時年輕的物理學研究院來說,黑洞卻是令人興奮的挑戰。1970年代中期,史蒂芬霍金計劃去做一件其他物理學家都從未達成的事,在那之前的50年,物理學家一直無法整理好愛因斯坦的重力理論,他們無法讓這理論跟截然不同的原子理論融合起來,也就是量子力學。但霍金瞥見的是這兩種理論終有相遇的一點,而這一點正是黑洞的邊緣。

如果有一個黑洞,把量子力學的理論也套用在黑洞會怎麼樣呢?愛因斯坦的理論說黑洞是個完整無缺的光滑球體,但霍金將黑洞應用於大片粒子和原子中,這兩種理論就會互相排斥,但霍金必須讓它們和解。

把愛因斯坦的理論和量子力學結合是其中一個現代物理學不斷追求的成果。霍金在1970年代初期的是他並沒有嘗試完全地解決這個問題,而是將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放在一起,用的是很有限的方式。更了不起的是,由於無法寫下長長的方程式和算式,霍金必須在腦海中想像整個過程。

跟宇宙和黑洞一樣,霍金必須想像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世界,那就是奇妙的原子世界。原子有點像我們的太陽系,中間是原子核,周圍是電子。以前我們學習物理課時,知道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但他們之間的距離並不是我們在書本上見到的那樣近。事實上,如果原子核的大小有彈珠那麼大,而電子的寬度有頭髮那麼寬,那麼兩者之間的距離能達到2英裡遠!

從原子的層面來講,粒子幾乎是不存在的,它們不像實體的團塊,而是微小和虛無的力場,而且跟力場一樣會發光,它們更像是波。水,聲音和光的特性都像波,原子的部分特性也像波,這就是說它們能擴散,可以同時出現在不止一處的地方。

舉個例子,我們在電子遊戲廳都玩過射槍遊戲,按常理說,當我們用槍射出球時,一個球擊中一個目標。但如果想用一個球擊中許多目標,這是不現實的,違反常理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常理是不管用的,常理在量子世界中無法立足。

霍金知道原子不像打撞球,它們沒那麼有規律。那麼霍金如何將愛因斯坦所說,沿曲線穩定運行的恆星和行星與極不規律的原子相結合呢?在極微小的層面上,宇宙就像是一種在胡亂跳舞的波,粒子是隨機出現及消失的,這那個層面上,沒什麼是確定的,甚至沒東西存在。原子甚至有點像人類,我們無法百分百準確預測它們的去向,我們能大致上預計它們的表現,但不可能絕對準確,而且我們不能完全確定原子是不是真的存在。

霍金知道有時原子會出現在按理來說絕不應該出現的地方,事實上,這種事在太空中經常出出現。太空這個無垠的太空絕不可能毫無能量存在,以原子的層面來說,總有極微量的活動在進行著。於是霍金就問,當黑洞這個完整無缺的光滑球體碰上太空的微小能量場時會怎麼樣?

在虛空裡,這種能量的形式是一次次原子粒子,它們憑空出現,存在不到十一分之一秒,然後就互相消失。這個概念就是一對粒子憑空出現,然後短暫地存在之後又消失不見。這種現象在太空中普遍存在。而這對粒子就像是陰和陽,它們彼此對立但又缺一不可,但很奇怪的是,其中一個有負品質。於是霍金就發問,如果那個有負品質的粒子撞上黑洞會發生什麼?

霍金知道那個有正品質的粒子擁有足夠的能量可以脫離黑洞,但有負品質的粒子則會掉進去,而且會對黑洞帶來非常重大的影響。

掉進黑洞的粒子會逐漸減少黑洞的品質,因為它有的是負品質,但是脫離黑洞的粒子對我們來說就是輻射的一部分。雖然現在我們了解黑洞為何會散出發出熱輻射,但當時這可確認讓人十分意外,因為一開始霍金甚至也以為自己犯錯了。但事實上霍金並沒有犯錯,在黑洞的周圍有一圈差點看不到的微光,脫離黑洞的正品質粒子,特性就跟熱輻射一樣,掉進黑洞的負品質粒子,會慢慢地幾乎無法察覺地減少黑洞的品質,這樣到最後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

霍金的結論就是黑洞並不是漆黑的,它其實一直在發出輻射,所以在它存在的大部分期間,黑洞是一直在燃燒,但是它會逐漸地縮小,溫度也會越來越高,到最後就會高到一個點,然後就會爆炸,它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所有的品質!

當我們想到黑洞時,都會認為黑洞是一切的終點,一個恆星毀滅之後,一切都會消失在裡面,什麼都跑不出來。但其實黑洞給了我們最好的機會,讓我們了解宇宙,做最根本的測試。

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霍金的發現。事實上,宇宙中的每一個星系,也許都有一個超重品質的黑洞在中央。黑洞並不是終點,它們其實是某物出現的起點,因為在黑洞周圍有無數的活動在進行著,有正在毀滅的恆星,有圓盤形的增生物質在盤旋,黑洞周圍有大量的熱和光,有黑洞產生的噴流,有粒子以光速的一半速度被射出黑洞,黑洞周圍有正在誕生的恆星,這一切都是因為黑洞在那裡!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