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悲傷,霍金的征途可是宇宙星辰

嗯,相信你們的朋友圈昨天都被一個消息刷屏了,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

因為大爆炸理論,霍金一直被視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天才。巧合的是,霍金去世的日期正是愛因斯坦的誕辰。

如果這個世界有靈魂存在的話,那麽這兩個有趣的靈魂一定會在某處重新匯合。

別看霍金在學術上是巨人,生活中因為疾病原因,他所遭遇的不幸讓人不禁感歎現實的殘酷。

2006年和第二任妻子離婚後,除了繼續投身學術,霍金也偶爾客串一些影視節目。其中不乏有像《生活大爆炸》和《星際迷航》這些知名度極高的作品。

得知大師去世後,與霍金有過合作的劇作也發推文表達了自己的哀思。

為了緬懷這位大師,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根據霍金早年經歷改編而來的電影。

在我看來,它的風格質樸簡單,影像質感明顯不如《萬物理論》,但也的確不枉佳片稱號。

《霍金傳》

Hawking

在這一版由BBC打造的電視電影中,飾演霍金的演員是現在大名鼎鼎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無論氣質還是形象,相較小雀斑,其實我更喜歡本尼迪克特的這一版。

口碑方面,2004年推出的這部《霍金傳》也比《萬物理論》更勝一籌。

不過和《萬物理論》比,《霍金傳》的故事線僅僅放置在霍金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前後一段時間,而沒有繼續延伸他和第一任妻子簡的婚後生活

在故事開端,21歲的史蒂芬·霍金是一個和常人無異的帥氣小夥兒,他有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女友,也就是他未來的妻子——簡。

一天,在家裡舉辦派對時,狀況發生了——霍金遭遇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癱瘓

在醫院做了各種透視檢查後,醫生告訴霍金,你的身體暫時沒毛病,在具體診斷結果沒出來前,還可以繼續浪。

但霍金的父親並不這麽認為。

霍金當然也不是傻子,自己明明都出現癱瘓跡象了,怎麽可能會沒事呢?

幾番逼問下,醫生如實把病情告訴了他。

這種病在今天還有個更通俗的名稱,漸凍症

2014年的時候,一位波士頓學院的學生發起了支援漸凍症患者的愛心行動,其後風全球。當時霍金接受了這項挑戰,並讓家人代自己參加了活動。

總之,人一旦患上這種神經元疾病後,大腦會失去對肌肉的控制。這意味著,原本富有彈性的肌肉將失去活力產生衰竭,直至最終完全癱瘓。

更嚴重者甚至會產生呼吸肌萎縮產生窒息風險

得知真相的小霍金,當然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打擊。為了確保自己的呼吸肌還處於健康狀態,他會不定期通過潛水方式進行檢驗。

這種無助的掙扎在當時看來似乎是無意義的,因為醫生已經宣判了死刑。

按照醫院方面的說法,患上這種病以後不出2年,霍金就將面臨死亡。

而且越年輕,死得越快

要知道,這時候的霍金才21歲,他的人生還處於起步階段。

當凡人的21歲還在盤算怎麽樣通過期末考試的測試時,霍金已經是牛津大學的博士生了。然而,悲劇的是,這是他在學校的最後一年。

我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正是學位攻讀最艱難的時候——他得交一篇屬於自己的thesis。但現實是,霍金的身體狀況正在逐漸惡化,他的手已經開始時不時失去控制,握不住東西。

為了讓兒子順利畢業,霍金的父親決定找他的導師談談。

父親的意思是,我兒子有困難,要不然你給個不太難的題目讓他體面地過了得了。結果……

學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出於對個人意志和對學術的尊重,導師拒絕了霍金父親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霍金必須在身體進一步惡化前交出一篇品質過硬的論文,對常人而言難度尚且不低,對他來說則更甚。

為了找尋合適的選題,霍金和導師討論數次也未得到理想結果。

不過,此時的霍金已經開始顯露出一些學術天賦

一次學院的一位大咖準備發表一個理論,結果被霍金當場推翻。

在當時的學術界,這個理論是被廣泛認可的。而霍金,一個還沒有拿到學位證書的毛頭小子,竟然公開質疑這套理論,這當然會引起學術大咖的不滿。

導師告訴霍金,你與其去攻擊別人的理論,不如做好你自己的——寫一篇原創論文。

通過老師引薦,霍金結識了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另一位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兩人的年紀相差11歲,相對在學術界默默無聞的霍金,那個時候的的彭羅斯已經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對奇點理論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根據這個理論,一顆恆星在坍塌後其密度會不斷變大,進而坍縮為一個奇點,這個奇點的品質能夠留住任何東西,甚至包括光。

聽著很耳熟對吧?沒錯兒,就是如今人人皆知的黑洞。

▲諾蘭鏡頭下的黑洞

受這個理論啟發,霍金開始思考,如果一顆恆星最終的歸宿是變為一個品質可以無限大的黑洞,那麽宇宙呢?宇宙會不會也經歷過類似的運動?

在上世紀60年代,流行著一種名為恆穩態的理論,這個理論從根本上駁斥了黑洞現象。因為按照這個觀點,宇宙一直處於一種穩定狀態,沒有起源,沒有終結,也就是說,在這個結構中,時間是無窮而不可逆的。

然而根據奇點理論,當坍塌為無窮小的奇點品質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不可見”的天體實際上是可以無視常規物理法則,並將時間扭曲的。這意味著,在此種狀態下,“時間不可逆”是不成立的,因為在奇點中,壓根就沒時間這個概念,何來的可不可逆的說法呢?

最終,霍金和彭羅斯在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礎上,找到了解釋宇宙來源的合理解釋——人類現存的這個宇宙正是來源於一次奇點大爆炸。換句話說,他們證明了奇點論的可行性。

憑借和彭羅斯的合作,他們二人最終解決了這個世界級難題,並於1975年,被授予共同授予倫敦皇家天文學會艾丁頓獎。

與此同時,197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彭齊亞斯威爾遜,通過微波輻射檢測的方式,進一步證明了霍金和彭羅斯共同提出的理論的合理性。

作為無神論的霍金曾對外表示,他自己並不相信上帝。“宗教相信的是奇跡,但奇跡無法和科學共存”。

人類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科技成就,除了一輩輩人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不斷打破固有觀念往前看的勇氣,而霍金,無疑是這當中的佼佼者。

科學不講權威,講權威無真科學

大師已逝,無論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請讓我們記住這個曾經代表過人類最高智慧之一的名字:

史蒂芬·霍金

大師走好!

近 期 熱 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