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是胃癌大國 胃癌晚期有什麼癥狀

中國是胃癌大國,據統計,在2013年全球胃癌新增的952,000例中,中國佔了47%,其發病率遠遠高於歐美等國家。在我國惡性腫瘤中,胃癌的發病率位居第二,每年有352,300人死於胃癌,死亡率位居第三。由於早期癥狀不典型且胃鏡常規檢查未普及,我國60%—80%的胃癌患者就診時已到晚期。加上現有治療手段獲益有限,預後差,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多不超過20%。

近幾十年來,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針對晚期胃癌標準化治療失敗後的新葯研發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導致該類人群得不到有效救治,給患者、社會和國家均造成極大負擔。因此,晚期胃癌治療亟需更加有效的新治療手段。

疼痛

疼痛是胃癌晚期癥狀最為常見癥狀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疼痛部位以心窩部為主,有時僅為上腹部不適或隱痛,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無規律,進食也不緩解。當臨床上出現疼痛持續加重並且向腰背部放射時,則常是癌腫波及胰腺的癥狀。一旦疼痛性質發生變化,患者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以及被迫臥床,疼痛可向後背或右肩部放散,且伴隨有噁心、嘔吐或者是吐出物中帶有鮮血等癥狀時,提示因腫瘤而致胃穿孔。臨床上多採用無毒副作用的中藥蟾烏巴布膏來止痛。

噁心嘔吐

噁心嘔吐是胃癌晚期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由於大部分胃癌位於幽門竇部,故幽門梗阻癥狀頗為多見。不典型的早期梗阻可引起食後膨脹感,輕度噁心、反胃等,典型的機械性幽門梗阻則引起胃擴張嘔吐。嘔吐物多為在胃內停留過久的隔宿食,故有腐敗酸臭味。瀰漫性胃癌常無梗阻嘔吐癥狀。

消瘦、貧血、食慾減退

胃癌晚期患者的消瘦已經很明顯,有關專家統計約大約有九成患者患有消瘦,往往消瘦3公斤以上才引起重視,隨即進行性消瘦更加明顯,有的可達5公斤以上。專家還發現約有一半的病人伴有貧血,四肢乏力等癥狀。有時這些也是胃癌的首發癥狀,不少病人厭油膩無食慾,或餐後因飽脹不適、曖氣等而自動限制飲食,消瘦明顯,並相繼伴有乏力、貧血最終發展成惡病質。

上消化道出血

早期胃癌即可出現出血,常表現為柏油樣便。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併有幽門梗阻時,常在嘔吐物中混雜咖啡色或黯紅色的血液。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反應。

其他癥狀

由於進展期胃癌常伴有胃酸低下或缺乏,約10%的患者可出現腹瀉,多為稀便,每日2-4次。有些病例可先出現轉移灶的癥狀,如卵巢或脾周圍腫塊等。

那麼問題來了,一旦被確診是晚期胃癌,該怎麼治療呢?手術、化療、中藥、分子靶向治療等治療方式改如何選擇?

大部分晚期胃癌病人,都沒有手術的機會,多是接受化療,但並不代表化療是全能的,只有少數幾個單葯對化療有肯定的療效。這些藥物包括氟尿嘧啶、絲裂黴素、依託泊苷和順鉑,有效率大致為10%~20%。幾種新葯及其聯合方案顯示對胃癌有效,這些藥物包括紫杉醇、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表阿黴素、奧沙利鉑。研究表明,與最佳支持治療相比,聯合化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胃癌晚期化療常用的方案

DCF(多西他賽、順鉑、氟尿嘧啶)、ECF(表柔比星、順鉑、氟尿嘧啶)、EOF(表柔比星、奧沙利鉑、氟尿嘧啶)、ECX(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EOX(表柔比星、奧沙利鉑、卡培他濱)、XP(卡培他濱、順鉑)、FP(氟尿嘧啶、順鉑)、CS(順鉑、S-1)

分子靶向藥物目前已經用於晚期胃癌的治療

目前曲妥珠單抗(抗HER2抗體)、貝伐單抗(抗VEGF抗體)和西妥昔單抗(抗EGFR抗體)均被已被已有與化療結合的治療臨床試驗。TOGA試驗是第一個隨機前瞻多中心III期研究,評價曲妥珠單抗結合順鉑與氟尿嘧啶化療治療HER-2陽性胃癌病例。研究結果顯示對於HER-2陽性的進展期胃癌,抗體結合化療優於單用化療。試驗中594例HER-2陽性晚期胃癌隨機分為兩組,接受曲妥珠單抗結合化療或化療。抗體組沒有意外不良反應,安全性相似。聯合抗體組的中位生存時間為13.5個月,化療組為11.1個月,研究者認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