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骨折不用再臥床了!江夏區首例高難度頸椎手術完成!

播放GIF

「感謝你們,為我成功實施這麼高難度的手術!」

即將康復出院的王先生(化名)

握著醫護人員的手

激動地說

近日

江夏區中醫醫院成功完成

首例頸椎樞椎齒狀突螺釘內固定術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該項手術的成功實施

標誌著該院在脊柱外科技術上

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播放GIF

意外車禍 頸椎骨折

王先生(化名)今年46歲,5月22日乘坐汽車外出,途中車輛因爆胎急剎車,王先生躲避不及,頭部撞上前排座椅背面,頓感頭頸部疼痛不適,活動受限。家人立即將其送到江夏區中醫醫院骨一科就診,經頸椎X光片及CT檢查,診斷其為頸椎樞椎齒狀突Ⅱ型骨折。

頸椎樞椎齒狀突Ⅱ型骨折

是頸椎外傷中的一種嚴重損傷,傳統一般採取顱骨牽引、頭頸胸支具固定或體外支架固定等非手術治療,但這種療法需長期臥床,且併發症多,不癒合率高。」骨一科主任嚴紅勇表示,保守療法會導致寰樞椎不穩定、半脫位甚至脫位,壓迫延髓,造成高位脊髓損傷,引起心跳、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詳細溝通 確定手術方案

醫院與王先生(化名)及家屬反覆溝通,詳細分析和交代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各種利弊,並組織相關科室進行會診。在徵得患者本人和家屬同意後,醫院決定為其施行高難度的頸椎樞椎齒狀突螺釘內固定術。

「該項手術可以保留患者上頸椎旋轉功能、提高骨折癒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是對麻醉、體位及手術操作都有特高的要求,是骨科高風險手術之一。」嚴紅勇表示,上頸部及顱頸段解剖複雜,齒狀突後方為延髓,前方為氣管、食管、迷走神經、頸部大血管及其分支,要求手術操作非常精細而準確。術中稍有不慎,若損傷延髓(生命中樞),即可導致患者死亡,手術風險特別大,對術者的技術條件要求高。

手術高風險 制定應急預案

為了降低手術風險,預防術後併發症,術前,手術團隊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做好應急預案,與麻醉科反覆溝通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項,與助手醫師、器械護士、巡迴護士溝通體位擺放及術中需密切配合的事項。

5月30日,骨一科主任嚴紅勇、麻醉科主任江智勇帶領手術團隊,在上級醫院的指導下,經術前準備充分後,為患者施行經口腔氣管插管全麻術,在電視X光機監測下為患者施行頸椎樞椎齒狀突螺釘內固定術,術中顯示骨折複位及內固定位置良好。手術歷時約2小時,創口僅4cm,術中出血僅30ml。次日,患者即可在頭頸胸支具保護下離床活動,患者及其家屬非常滿意。

「該術式是一種高技術、高風險、高難度而效果優良的技術,我院成功完成該例手術,標誌著我院脊柱外科技術又上了一個新台階。」江夏區中醫醫院副院長韓勁松表示,未來,該院將在確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向高難度手術挑戰,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江夏市民提供更優質有效的醫療服務。

重磅!江夏率先開展5G通信網路建設!牽手華為、電信!

出品/區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胡香玲 責編/倪沖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