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灸,找準穴位是關鍵


從古至今,人們尋求長壽的願望一直未改變,古代老壽星的養生秘訣是什麼呢?時時艾帶你探索古人長壽的秘密!


◆孔子常常「無病自灸」,能長壽離不開艾灸的功勞。《扁鵲心書》中也提到「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唐代醫聖孫思邈「艾火遍身燒」活百歲,尤其愛灸足三裡,到了90多歲高齡,仍能「視聽不衰,神采甚茂」;年過百歲還能著書立說。


◆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使氣海常溫,以求長生。


挖掘古籍30年——古為今用,安全有效


中國人用艾灸治療疾病至少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代艾灸粉絲之多,應用之廣,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將這個神奇的療法作為治病保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傳統的艾灸養生秘技,如同散落在大海的珍珠一般,隱藏在浩瀚的古籍當中。作者石晶明行醫30多年,有心地從發黃的古書中將那些艾灸的「瑰寶」一顆顆撿拾起來,呈現在讀者面前。不用翻看晦澀難懂的中醫古籍,你也能獲得古人的養生智慧。



三伏灸的效果


1、局部刺激效果:局部的藥物刺激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 ,使機體某些抗體形成,從而提高哦機體的免疫機能,對一些過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2、經絡調節效果: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效果,而且通過經脈的調整,達到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衡,預防保健的作用。


3、藥物本身效果:藥物通過皮膚滲透至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同時通過藥物對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發全身經氣,通過微小血管的吸收輸送,發揮最大的藥理效應。


1、為什麼要做三伏灸?


三伏天是氣溫最高,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此時艾灸,藉助天時,陽氣推動血液循環加快,可以相對容易的打通瘀阻的經絡!只要經絡打通了,針對性的治療也就簡單了。


簡單點理:三伏灸,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2、何為三伏?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症在冬季發作。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但並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適用於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2018年的三伏天


伏前(解毒):5月25日-7月16日

初伏(驅寒):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清養):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化瘀):8月16日-8月25日

伏後(固本):8月26日-9月02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